吕艳艳
摘 要: 要保证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就要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文章分析了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可行对策,以提高高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更好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应用
现如今,教育在人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极强的课程,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与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相比,现如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日益多元化,怎样培养高中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树立他们终身学习的思想,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由于高中物理具有复杂性和实验性等特点,课堂较为呆板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增强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各个学校一定要不断加强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积极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实现探究式教学,从而实现物理有效教学。下面笔者阐述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不是通过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课本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实验,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提问艺术,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和观察,从而独立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从而找到问题的成因,发现事物的规律,实现自主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想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实行探究式学习并保证教学水平和效率,不仅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式学习,还要弄清目前我国物理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具体来说如下:
(一)认为频繁提问就是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进行提问,但是提问不等同于探究式教学,提问的问题要有深度,有内涵,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重复模糊,没有意义,就不能称其为探究式教学。
(二)依赖多媒体教学。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把计算机、大屏幕等现代化设施引入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了大势所趋,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进行多媒体演示,忽略了实验和学生思考探究的重要性,就称不上探究式教學,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物理教学效果。
(三)着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以分数挂帅;师生无法实现良性互动。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一)创设合理的探究式学习情境。想实现探究式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首先就要创设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情境,在把物理知识引入到实际生活中。例如,高中教师在讲解物理中的圆周运动时,可以借助于电风扇的旋转或者雨伞的转动画出简单的图片,从而让学生了解“切线方向”。
(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达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并顺利教学,就要保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探究方法实现教学目的。例如,“楞次定律”的课堂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三个实验并提出问题:(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判定?(2)将磁铁插入闭合线圈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判定?
针对问题(2),学生很容易用右手定则判断。而问题(3),用右手定则就不好解决了。教师可以提出探究的课题——寻找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更普遍的方法。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探索,教师适当点拨,并通过分析、比较、猜想,得出如下判断: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同,于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增减有因果关系;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分别插入线圈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同,又想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穿过线圈的原磁场方向有某种关系;由于感应电流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磁体和电流之间的互相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因此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原磁场方向有一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假设——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增减、原磁场的方向有关,从而得出楞次定律。
(三)细化探究设计,注重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是一个注重互动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并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细化教学过程中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巧妙引导学生,从而找到最优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有效实现探究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徐飞.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2):243-18.
[2]陈忠平.基于探究的高中物理课堂调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2011:87-20.
[3]宋玉峰.开展探究式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发掘学生思维潜力[J].东方青年·教师,2011(11):1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