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焱
摘 要: 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如何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实现完全衔接直接影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翻译硕士专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介绍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出了开展衔接工作的必要性。虽然目前二者已实现衔接,但这种衔接不够紧密。为了实现二者的完全衔接,文章最后提出了开展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衔接工作需要继续努力及改善的四个方面:不断完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刚性课程质量评估标准;借鉴国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应进行适当的课程改革,尽量做到课程衔接;翻译硕士培养单位需采取相关的奖励措施。
关键词: 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 衔接
一、引言。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并成立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MTI 教指委”),具体负责指导这一新兴学位课程。这是翻译学科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调整外语类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1]。截止2013年,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9所,这标志着翻译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已进入了一个更加正规的新阶段。
在翻译硕士专业开设以来的短短六年时间里,教育管理部门、高校专家学者和翻译界都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见证并收获了2010年首批翻译硕士完成学业、步入翻译实践领域的成果[2]。经历了从建立到发展再到成熟的漫长过程,在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取得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稳步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培养单位的供给能力极为有限,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级翻译人才缺口依然很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课程教材建设速度相对缓慢,等等。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ATTI)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China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Administration)负责实施与管理的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
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9年上半年,翻译硕士第一次参加翻译资格考试起,截至2010年底,MTI考生共参加了4次翻译资格考试,累计报考1456人,累计合格139人,与约18,000的总报考人数相比,这只是冰山一角。与其他考生相比,其考试通过率并无明显优势,虽然其整体通过率略高于其他考生,但就考试人数较多的2010年而言,除了上半年法语二级笔译、下半年英语二级口译外,上半年英语二级口笔译、法语二级口译,下半年英语二级笔译、俄语二级口笔译翻译硕士的通过率均比其他考生低[3],这说明虽然翻译硕士具有系统性学习的专业优势,但其翻译实践能力并不是很强,这也间接反映出翻译硕士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其设立的培养目标间还有较大差距。另外,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作为一个翻译专业人才评价体系,是检验考生翻译能力的试金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职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其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合格需要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进行检验。从上面的报考人数比例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虽已实现衔接,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二、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与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自2003年推出,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经过十年发展,已正式成为国家第三十一类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国家大中型考试之一,翻译资格考试在规范我国翻译市场,加强翻译行业管理,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适应加入世贸组织需要,加强我国翻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专业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作为国家第18个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其设立目的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这与CATTI的推出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处。CATTI在其将近十年的考试实施工作中,基本形成了以翻译实践能力为标准和核心的翻译人才评价体系,确定了鲜明的能力标准即选拔翻译人才的“硬杠杠”,在提高翻译队伍能力建设中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3]。另外,翻译资格考试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也将逐步在服务和引导翻译教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为国家培养和选拔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的大目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与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衔接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显而易见,衔接工作势在必行。
三、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实现衔接。
在2008年下发的《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家明确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前未获得二级或二级以上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的,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二级口译或笔译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二级笔译或口译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可免试《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笔译实务》或《口译实务》科目考试,考试成绩合格,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二级笔译或口译‘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这种课程及考试科目的豁免和互认机制推动了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考试间的有效衔接,翻譯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实现接轨。
四、实现两者之间的完全紧密衔接需要继续努力及改善的方面。
1.完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刚性课程质量评估标准。
制定有关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衔接的政策文件,加强国家政策干预,不断完善衔接工作各项细则的法律依据,不断完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刚性课程质量评估标准,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文要求MTI研究生入学前未获得二级或二级以上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者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二级口译或笔译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人社部发[2011]51号),但留下了漏洞——没有要求必须通过,更没有要求将其作为毕业与授位的必备条件,以至于部分学校只要求学生参加此项考试,有的学校干脆直接回避。因此,制定科学统一客观的评估标准势在必行,有利于推进衔接工作平稳向前发展。
2.借鉴国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1)成功案例分析——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介绍
实行国家政策干预,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规范职业学校的教育行为是英国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英国实行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VVQ)”制度,两种证书体系关系密切,现行的职教课程、教学及考试均围绕这两种资格开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现有700多个职业标准,14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已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劳动力市场。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由初、中、高三级组成,有15种职业。英国政府实施NVQ和GNVQ,排除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和偏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享有平等权利,使得经过11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兴趣和志向自由地选择接受继续教育的道路。各级资格证书的培训有最基本的学历要求,获得证书后可插入对应的学校接受学历教育。获得GNVQ高级证书可以就业,可以免试直接升入大学攻读学位;也可以攻读NVQ第四、五级证书。获得NVQ三级证书者可以继续攻读NVQ四级证书,可以免试升入大学攻读学位。这样就建立起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证书的等值和互换机制,既有利于学生的连续教育,又为分阶段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方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4]。
(2)分析与思考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实质是通过两类证书及其教育培训的相互对应,相互承认,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最终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设想,在不断加大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的影响力、权威性的同时,将其与学历证书有机结合,比如已获得全国翻译专业二级笔译或口译资格证书的在校本科生,可以直接进入指定大学进行翻译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或是可以在报考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免考部分科目;在校翻译硕士研究生如取得全国翻译专业一级笔译证书或是同声传译口译证书,可以推荐继续攻读翻译方向的博士学位,或是对考试通过者给予优先录取权等。
3.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应进行适当的课程改革,尽量实现良好的课程衔接。
一方面,由于很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过分专注学科知识体系,而忽视与翻译资格证书考试的有效衔接。许多培养单位课程的设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符合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据调查,世界翻译总量的90%是技术翻译和商务翻译,而文学翻译只占翻译总量的1%,但是文学翻译课在65%的院校都有设立,而市场业务量最大,需求量最多的机械、电子、IT、化工、能源、汽车等行业内容因为没有科技翻译的细分而在课程设置中没有体现[5]。另外,开设法律、经贸翻译的院校也没有开设文学翻译的院校多。试问这样的课程设置如何能确保培养出真正具有翻译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专业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目前我国159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培养单位绝大多数实行MTI教指委《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全日制两年学制,只有极少数院校采取3年制或弹性学制。受到学制的限制,专业学位课程已经安排得非常密集,更无暇顾及安排其他与翻译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翻译硕士研究生在完成高额成本的专业学位教育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费用考取翻译资格证书,以使自己能够获得在该行业任职的资格。这实际上是国家教育资源和个人时间及经济成本的巨大浪费。
鉴于此,各培养单位应开设至少一门与翻译专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为了保证翻译人才的质量水准,各培养单位要有勇气面对挑战,本着历史责任感从难从严要求学生,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笔译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逐渐过渡到要求通过二级考试,并与毕业与授位挂钩。不管是已对此做出相关要求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还是未做出要求的其他培养单位,都没有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但是鉴于通过二级考试的重要性,全面开设一门与翻译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6]。
4.翻译硕士培养单位需采取相关的奖励措施。
各培养单位应采取适当的奖励机制或措施以鼓励在校学生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进一步提高翻译资格考试的参与度。一方面,由于相对较高的考试费用,就甘肃省而言,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文件(甘价费[2005]203号),考试费标准为:三级笔译翻译每人500元,三级口译翻译每人460元;二级笔译翻译每人590元;二级口译翻译,交替传译每人530元;一级笔译翻译每人1420元。这对一名普通的在校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负担,为此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采取了报销考试费的奖励机制来鼓励学生,即凡是在校期间通过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级笔译或口译的学生,均可向学院申请报销考试费。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对鼓励学生参加考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其他培养单位借鉴。另一方面,该学院采取了其他奖励措施,比如:获得国家人事部翻译资格证书者(口译方向为口译二级证书;笔译方向为笔译二级证书)可免于参加中期考核;且通过该资格考试者,经学院批准,可免修翻译工作坊类课程一门等。根据2013年上半年的翻译资格证报名情况,该院2011级、2012级两届共62名MTI学生,除去已通过考试的4名同学外,大约有49人报名参加了考试。由此可见,一定的奖励措施对提高学生参与翻译资格考试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与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完全衔接。
五、结语
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翻译资格证的衔接是培养翻译专业硕士(MTI)人才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有利于简化考核合格翻译人才的标准和制度。翻译专业硕士教育将培养出更多的翻译人才,这将有利于此项考试的发展;反过来,此项考试又给MTI学生提供了职业资格认证,证明其具有进入翻译市场,成为一名合格职业翻译的能力和资格,翻译职称不再实行评审制度,而是实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的统考制度,这会进一步推进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翻译专业资格证书实现全面衔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带着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翻译人才的目标,相信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翻译资格证的衔接工作会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挑战[J].中国外语,2007.7.
[2]尚亚宁.我国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3]杨英姿.谈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三个衔接[J].中国翻译,2011.03.
[4]林佳,孙跃东,杨小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探讨与研究[A].全国第九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
[5]许钧.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10.1.
[6]曾立人.翻译产业需求与MTI课程设置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
[7]孔令翠,金黛莱.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问题、思考与建议——兼论区域性师范大學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特色[J].译苑新谭,2011.1.
[8]黄友义.谈职业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行业管理的接轨[J].中国翻译,2007.04.
[9]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官网(DB/OL)http://www.catti.net.cn/2010-07/07/content_283667.htm
[10]人社部发[2011]51号.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Z].
[11]人事部办公厅,人发[2003]21号.《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甘肃省2013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 GSGXG002、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度校级重点暨精品课程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