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度预习开启有效课堂之门

2013-04-29 06:00杜显忠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9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生字高中语文

杜显忠

近日听过几节公开课。执教者放手让学生活动,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突出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也有一些意外。一位老师一开场就鼓励学生任意选读课文语段,喜欢哪一段就学哪一段,哪一点印象最深就谈哪一点。结果学生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却少有触及课文精髓的“真知灼见”,那些肤浅而零乱的提问也干扰了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还有一位老师让学生“用2分钟快速浏览课文”后就转为讨论,结果整节课老师“主导”吃力,学生“主体”迷茫,教学步骤的推进十分艰难。课后交流反思,我深深地感到,有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学生课前的深度预习。

平常教学,预习是老师必然要求的环节之一。但由于重视不够,学生对如何预习存在着误区。有的同学认为预习作业就相当于没留作业,那只是老师的一个“程序”;也有同学认为预习就是读读课文;大部分同学认为预习就是解决生字生词,了解一下文学常识,结果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高中语文学习,要倡导学生作深度预习,只有进行深度预习,才能真正给课堂教学助力。

何谓深度预习?结合平常教学实践点滴,笔者认为,深度预习应该包括:在初读课文、解决生字难词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整体感知,基本把握重点和难点;在主动求疑和思考的基础上,尽其所能地利用资源,对课文理解增加深度,拓展广度,为课堂学习激发兴趣,引领方向,提高效率。

根据自身体会,笔者对指导学生学会深度预习作过一些尝试和思考,也有一些感悟。

一、由浅入深,适时适人

课前预习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泛,但一般都离不开“识记”“阅读”“欣赏”等方面。归纳一下,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可以列举如下:①理解标题和背景知识;②标注和掌握生字生词;③读通读熟课文,形成整体感知;④尝试解答课后练习,明确学习重点难点;⑤搜集课文相关资源;⑥提出质疑,交流探讨。显然前三项是基础性要求,后三项为发展性要求。通常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时间有选择地确定预习内容。现实中多数同学选择基础性要求作为预习内容。

但深度预习强调的重点正在发展性要求。这首先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需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此类要求随处可见。其次是适应高中学段语文学习特点的需要。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在语文知识、学习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转向在“积累整合”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的“感悟鉴赏”“拓展创新”能力。教材选录的课文既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适宜学生个性解读,又有大量的课外资源连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深度预习,要求学生由浅入深,努力在“发展性要求”方面探究规律,培养习惯,取得实效。

语文课前预习适宜在课外进行,深度预习更不主张放在课内。因为它需要较多的时间保障,高中生学业再重,花一定的课余时间来学好语文也是应该的。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规律更提醒我们要让学生用好课外时间。深度预习要求充分鼓励学生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对于全册性的预习,建议学生利用好假期时间或周末时间;对于单元性的预习,建议学生用好周末时间或自习课时间;对于单篇性的预习,建议学生利用好课后或自习课的时间。所用时间的多少,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定。

二、类型多样,形式活泼

根据内容的特点、指向的差异,预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有:①浏览性预习。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背景知识和大体文意,标注生字难词疑点,留待老师讲课时解决。②思考性预习。是带着问题,开动脑筋,精细阅读,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③技能性预习。耗时较多,但它是对语文学习有帮助的基本技能练习。如故事情节复述、分角色有表情朗读、重点内容的改写仿句等。④辅助性预习。有些课文内容或涉及一些社会历史、自然科学常识,或涉及社会风土人情甚至旧有的已学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需要课前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回顾前面已学知识,或开展一点社会调查,或看视频、听录音,或参观现场实物……这些行为就是辅助性预习。

一般认为浏览性预习是常规预习方式,而其他预习类型可以有选择实施。但深度预习要求学生尽可能灵活运用多种预习方式,取得最佳预习效果。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太长,必须课前作静心浏览。但仅此还远远不够,要求学生还要看相关视频,激发兴趣;查阅贾府人物关系,理解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根源等等。如此学生作了形式活泼的深度预习,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质量也成倍提高。

三、检查指导,提高实效

深度预习尤其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和检查督促。根据新课标精神,高中语文预习指导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侧重培养独立收集相关课文资料的能力和提问的能力——这是高中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获取信息,是学习的前提;进而提出问题,就是探究的开始。深度预习,既包括大量地占有资料,也包括建立在资料基础上的思考和发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使他们主动地进行新的探索,才能使课前预习发挥最大功效。另一方面要侧重在正视学习态度、能力基础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预习方法。只有遵循了“正视差异,灵活调控”的原则,深度预习才不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也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实现最大收获。笔者在教学中,一般依据学生情况提前拟就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指导方案,让学生讨论商量其可行性。如果可行,就要他们选择完成预习任务;如果不可行,可以自己做修改完善和执行。这样,深度预习做到了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老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预习检查,方式多样,可以查看学生课本上的圈点标注或预习笔记上的体会感悟、疑惑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辨析中展示预习的收获思考,也可以用评比的方式褒扬优秀的预习成果,还可以在课堂上收集问题,讨论答疑……预习的检查评价反馈既是课前预习和课堂讲解的粘合剂,也是培养学生深度预习习惯的发动机。教师只有把深度预习指导和预习后的检查评价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全面地让学生养成深度预习的习惯,也才能把高效课堂引入佳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通常把眼光盯着课堂40分钟,却不知道语文学习是从课前预习开始的。预习对课文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辅助作用,深度预习甚至是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老师要多花一点时间和心思培养学生深度预习的习惯,让深度预习真正成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催化剂和突破口!

——————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2]程红兵《自主探究式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 中学语文》2004年。

(作者单位:舒城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生字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读儿歌识生字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生字辨识大闯关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