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新课程中的利用

2013-04-29 02:10:40汤小平
考试周刊 2013年82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教学新课程

汤小平

摘 要: 乡土资源是一个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对学生具有“天然”的亲切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一线历史老师更加重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不仅符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除了要学好国家课程规定的历史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该学习一些乡土历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早在35万年前,就有汤山猿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又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文章提出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乡土历史资源,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乡土资源 历史教学 新课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充分发掘乡土教学资源,正确恰当地运用乡土课程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教多年来,我一直都有意识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乡土史“近、熟、亲”的特点,从学生身边的历史入手,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体味和思索历史的久远,感受学习历史的乐趣。

一、贴近生活,感悟历史,激发学生学史的积极性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现象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南京历史悠久,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及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历史文化沉淀浓厚,历史遗存众多。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视频、图片或者新闻报道等,将学生有所了解和知道的乡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展现出来,为学生创设“历史就在你身边”的新情境;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博物馆、大屠杀纪念馆、总统府、中山陵等历史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考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搜集当地的传说故事、民风民俗,架设历史于现实生活的桥梁,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实地感知历史,学生会感到历史并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并真正領悟到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而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使学生觉得历史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生活之中,从而产生求知欲望,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和穿插讲授一些地方史知识,将历史知识与乡土资源中学生关注的热点、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历史可以“触摸”,可以“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课时,在导课时就出示南京汤山古人类遗迹图片和介绍,并通过自己在汤山古猿人洞考察游玩时所拍摄的照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他们纷纷要说说他们所看到的和了解到的有关汤山猿人的情况;再如我在讲授《南宋与金的对峙》时,出示南京郊外秦桧的儿子秦熺墓的发掘和南京牛首山岳飞抗金遗址的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激发,我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岳飞与秦桧,学生纷纷举手说:“我知道,我知道”。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地方和事物,化枯燥为生动,化难为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丰富的乡土资源中,一些是学生耳濡目染却熟视无睹的,比如乡风民俗、民谣传说、地理环境及亲历者口述等。这些不需要老师详加介绍,只需略作提示,学生就会恍然大悟。例如在讲述八年级历史下(华师大版)《计划积极》一课时,我事先布置学生进行探究:1.搜集家中的票证如粮票、布票等;2.采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请他们讲述那个时代的生活情况;3.思考:那个时代我们的祖辈、父辈为什么要使用粮票、油票等票证呢?4.思考:为什么今天不再使用票证呢?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改变的呢?在这个过程中,“票证由学生搜出,故事由学生将出,结论由学生探出”,让学生从相对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再创造”活动,使学生把历史课堂延伸到课堂外,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历史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从史料得出结论的史证意识。再如我在讲完“宗法制”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找寻你身边这类现象。学生能找到修族谱、清明祭祖、殡葬时的长子、长孙打幡的习俗。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的过程,就是培养历史意识,增强历史感的过程。

三、挖掘乡土历史资源,构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的过去性及不可还原的特点,使得历史学科不能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可以复制和再现,它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相背,因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而乡土历史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是学生能够看得见、感知得到的内容,能够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学生觉得课本上所讲的历史事件离他们太久远,因而感到枯燥无味,学生都把历史看做是死的东西,更不会和现实联系起来。其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影子,历史和现实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就要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比如我在讲述八年级历史下(华师大版)《改革开放》一课时,为展现改革开放的成果,我让学生去校史馆、厂史馆查找老照片,把改革开放之前的学校的面貌、我们生活的梅山地区在梅山钢铁集团建厂前的面貌和我们今天的校园、今天的梅山集团公司的面貌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变化;然后我让学生从网络资源中查找南京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的变化,再扩展到其他城市,如深圳、上海浦东等,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讲述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时,我把自己小学、初中、高中毕业时的照片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把爷爷、奶奶生活年代的照片拿来展示,观察不同时代衣着打扮和我们今天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易于接受,表现积极,也消除了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明白了历史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原来生活中可以找到历史,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四、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勾起爱国情愫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主题之一,更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旋律。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乡土历史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不可缺少的好素材。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都是学生引以为豪的最佳材料,可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生动教材。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对家乡现状的探究,培养他们为建设美好家乡和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带领学生参观江东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当学生看到那具具白骨时,对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有了比学习书本知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学生思想的震撼更强烈,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产生直接反思;带学生瞻仰南京航空烈士纪念碑、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等了解南京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通过了解家乡历史上如秦桧、汪精卫等奸臣的下场,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调动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延伸到对祖国的热爱。因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将乡土历史资源融于历史教学中,营造“寓教于乐”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讨和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既可获得知识,又可提高能力。历史教师应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攫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生活,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让每一位学生在芬芳的乡土气息中学习历史,感悟历史,探究历史,享受历史。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历史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8:20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9:27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