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
摘 要: 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当前教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研指导思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对教研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教研 教学 互动
教研即教学研究,是对教学的研究,必然是以教学为基础和核心进行研究。教研基于教学也源于教学,但却又高于教学,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抽象和升华,是源于教学而又高于教学的实践活动。脱离教学的教研如同纸上谈兵,不用来指导教学的教研形同虚设。教研必须既基于教学又指导教学,从而实现其价值。
一、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教学工作者缺乏教研意识。某些教学工作者只是单纯教学,缺乏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研意识薄弱,绝大多数教学工作者未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评职称除外)。鉴于教研与教学存在相互补益的关系,增强教研工作者的教研意识已是当务之急。
(二)教研论文质量不高。目前教学工作者的教研水平与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极不相符,教育理论知识缺乏,评职称时只能提供习题解析、复习资料、学科知识拓展等资料,并非具有理论水平的教研成果。教研论文论题找不准问题所在,只是空谈阔论,不具有教学参考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努力由实践型逐步向科研型、专家型发展,不断探索和总结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行家。但在当前的中小学中,大多数老师仍缺乏教科研意识,缺乏对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思考和研究;有的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沉睡在古老的教育模式之中,导致教育教学工作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事倍功半,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工作来提高升学率;有的虽搞了一些专题研究,但由于缺乏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研究也往往是随意的,重论文的发表和获奖轻实际的调研过程,重研究成果的获得轻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有的头脑中还有诸如教科研神秘论,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的工作;有的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的提倡教育科研简单论、教科研唯文论,错误地认为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简单地认为评价研究者能力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就是发表论文的多少,较少运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三)教学研究的务实性不强。出名的教学工作者不一定是名师,之所以成名是因为该教学工作者扎根教学实践,深刻掌握教学规律,并用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并与学生、家长、社会形成互动,只有获得三者的普遍认可,才成为真正的名师。部分教研工作者将教学研究的重点单纯放在论文的写作上,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学研究要结合教学,选择务实性的课题进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
二、解决方案
(一)教学工作者要贯彻“从教学中来,去教学中去”的指导思想。一名教师或教研工作者如果不重视教学研究,那么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经验型的教育工作者,但是不可能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就要扎根于教学,深入研究教学,发现其普遍性的规律和特殊规则,用以引导示范教学,带动教学的互动,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教学工作者应该研究教学。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的研究包括直接研究和间接研究。直接研究就是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进行研究。间接研究则是通过听课、教学讨论、教学专注论文等媒介进行第二手资料的研究。教研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有待提高的学生,坚持因材施教,注重情感教学,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工作者应该对考试进行研究。目前教育改革出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变,但是考试成绩仍然是考核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体现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所以考试也就成为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研究对象。对考试的研究,包括应试技巧的研究、常考考点的研究、出题思路的研究等方面。在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编辑与所在地区教学需求相关的资料、题库、解题思路供教学参考。
(三)教研工作应该对学校管理进行研究。学校是教学的核心场所,“孟母三迁”便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学校管理必须为教学提供一个环境优美、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对于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研究工作中教学研究者应当研究应对方案,应向校方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其及时纠正。
(四)教学研究中应善于发现教研课题。教研课题是教学研究的载体,教学工作者和教研工作者必须具有敏锐的眼光,在听课、讲课、说课、评课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方面仔细观察,发现有价值的教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教学建议,促进和提高教学成效。
(五)教学研究中应该对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培养,提高教师总体教学水平。作为两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和学,必须掌握技巧才能使二者互动融合,而原动力就是教师教学技能的充分发挥。以上教学示范课、听课、说课、评课、召开教研会议方式对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技巧、规律的培训,对于提高总体教学水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