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优化

2013-04-29 02:08陈雪群
考试周刊 2013年85期
关键词:加涅信息加工外交

陈雪群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完整的内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个信息加工阶段发生的事件,称为学习事件,学习事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教师的教学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的完全吻合。

动机阶段——预备阶段:激发动机、获得期望领会阶段——注意、选择性知觉阶段:指导注意、领会知识习得阶段——编码阶段:提供学习指导、进行知识编码保持阶段——记忆储存阶段回忆阶段——检索、提取知识?摇增强保持概况阶段——迁移阶段:促进学习迁移作业阶段——反应阶段反馈阶段——强化阶段?摇让学生作业、提供反馈

在他影响深远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中,动机、领会、习得三个阶段,重在课堂环节的掌握,保持、回忆、概况、作业、反馈五个阶段,是前三个阶段在课后的延伸。掌握学习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

下面以《新中国初期外交》为例,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优化课堂教学等问题。

一、动机阶段对教学策略的优化

加涅认为,有效的学习必须有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动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教育教学情境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机,它是借助于学生内部产生的心理期望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为了激发动机,我利用图片设计三个场景:清政府签不平等条约、袁世凯签二十一条、蒋介石签《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并借用周恩来的话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由此自然引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样立即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情景、一个氛围,引导他们继续思考:为什么我们不一样,怎么不一样?

二、领会阶段对教学策略的优化

加涅认为,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必须接受刺激,当学生把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储存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选择性知觉。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知觉,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只有学生对外部刺激的特征作出选择性知觉后,才能进入其他学习阶段。

1.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指导学生的注意。当讲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毛泽东用形象的语言把方针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教师在讲授这三个方针时要用形象的语言加以解释。如另起炉灶,说明我们家里原来有一个旧的炉灶,那么这个旧炉灶是指什么,烧出的饭菜是什么样的?学生很容易明白,旧炉灶是指国民政府,烧出的饭菜是屈辱的外交关系,而另起的炉灶是新中国平等的外交关系。

2.用辩论、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一边倒”,我设计了一个讨论: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走什么样的外交路线,有人认为应该“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假如“一边倒”,又该如何处理与独立自主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国际环境、中国社会性质、国家实力)

全班分成四大组进行讨论,观点各不相同。第一、二组的代表认为我们应该走中间路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独立自主,不受制于人。这一类的学生主要是没有考虑国家实力和国际环境。第三、四组的代表认为要“一边倒”,但在阐述理由时认为不选择倒向苏联,苏联会生气,甚至用了“背叛”一词,这一类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国家利益。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由于国家实力不够,在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为了稳固新生政权,选择“一边倒”是上上之策。

3.用层层设问丝丝剖析法吸引学生注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方向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1953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转变,我国外交工作中心由“一边倒”发展为开始注重与邻国发展外交关系,然后开始层层抛问:与邻国相处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很快想到领土、边界问题。与邻国相处必须在平等、互惠互利、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由此,在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访问印缅时,为何把“平等互惠”改成“平等互利”?引导学生思考,惠是恩惠、馈赠的意思,而国与国之间应该是谋求共同利益,因此互利比互惠更符合国家间的关系。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为什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成“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呢?学生想到尊重领土主权比较适合邻国,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适合所有国家,范围更广。不难理解,我国的外交方向从注重社会主义国家到注重邻国更到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乃至世界上所有愿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国家,更能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完善,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因为它体现了我们国家在处理外交关系时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正因如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了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用细节微观法指导学生的注意。对于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日内瓦会议,我重点渲染“精彩”一词。采用多媒体展示了两组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步入日内瓦会场的图片,从细微处观察历史。从代表团们的衣帽服饰到周恩来矫健的步伐再到照片背景中其他代表团那种被震呆的表情,无不传递着一个新兴的中国给世人展示的自信和魅力。

5.用植入情境再现历史法刺激学生的观感。对于另一次更重要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我重点渲染的是“惊险”。为了突出“险”字,我利用视频给学生制造一种惊险的视觉效果。展示美蒋为了千方百计阻挠新中国参加亚非会议,策划一连串的暗杀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恩来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参加万隆会议,进一步体会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者为了打开外交僵局作出的不懈努力。

气氛在不断酝酿,情绪在不断堆砌,美蒋暗杀不成,又使出一记挑拨离间计,此时我给出材料:

材料一(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谴责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声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和平的三种势力”,因而提出“反对共产主义、反对苏联、反对中国”。

并指出,亚非会议的主旨是亚非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加强合作的会议,被挑拨后,会议的航向发生了偏转。我抛出第二个讨论:面对与会代表咄咄逼人的发言,假如你是中国代表团,你该如何应对?这时先前酝酿的情绪都爆发出来了,有些同学被气晕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些同学甚至拿出要吵架的架势。有些同学甚至理论起什么是“新的殖民主义”的问题。由此我顺势提出,同学们出现的这几种情绪正是帝国主义所要看的,因为帝国主义就是要搅黄这次会议,达到封锁、孤立、包围中国的目的。那么周恩来是如何处理的呢?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什么是求同?什么是存异?这一方针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什么是万隆精神?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学生迎刃而解。学生更进一步钦佩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外交智慧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材料三:继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第一次建交高潮后,1956—1965年,出现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第二次高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毛泽东曾形象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通过材料,理解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理解当时周恩来为什么要冒生命危险去参加万隆会议,此行成功对中国外交的意义何等深远。

整节课在一次次的跌宕起伏中进行。问题层层抛出,层层解决。在一次次的强烈刺激中,学生的感观受到一次次冲击,进一步加深理解,选择性知觉在加深,为后面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三、习得阶段对教学策略的优化

加涅认为:“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生就可获得知识。而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为学生提供一套编码程序,作为对整节课的总结。

外交政策的制定:194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针初步实践成果:1949-1950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的第一次高潮 1950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外交政策的成熟: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国际舞台:1954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 参加的国际会议 1955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 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这套编码不仅呈现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的走向,体现了我们国家在外交上不断趋于灵活、走向成熟,而且反映了国家政策对外交实践的指导性作用,使学生加深了对新时期外交成就的记忆。如果时间允许,则可以准备一些题目让学生当堂练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习得知识的保持和反馈。

加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评定者。教师在安排教学程序时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进行。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我对信息加工理论的初探,今后我将不断摸索,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加涅信息加工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知识分类教学策略研究课例
心理语言学卡罗尔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理论述评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利用教育理论设计彰显复习课堂生命力
物理教学中的学习风格探究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