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梅
摘 要: 口译课程一直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合格口译人才,但这样的课程目标是不合理的。清楚口译教学的定位和目标是发挥口译课程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口译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一、引言
口译课程出现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英语学科的成长让口译课程得以发展。市场对口译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口译课程奠定了其在英语专业学科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很多高校都会在第三和第四学年开设口译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部分院校甚至希望通过口译课程培养口译人才,为市场输送口译员。但是大部分院校的口译课程教学质量很一般,即使是修习了口译课程,学生的口译能力也远没有达到合格口译员的要求。口译教师也苦于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如学生能力薄弱、教学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且缺乏系统性等。
越来越多的院校希望通过课程设置和最新的教学接轨、市场接轨。但是在没有弄明白何为口译的情况下开设口译课程,只会随波逐流,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质量。所以,开设口译课程之前,要先明白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何为口译教学?
二、本科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何为口译教学?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知道口译教学的含义,更要清楚口译教学内容、课程规划、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法等重要因素。刘和平(2005)认为,口译教学应该是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双语思维的转换和交流技能。所以,口译教学不应该是“高级口语”的延续,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动嘴说英文的机会;也不应该是语法口译,重点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而这正是很多院校口译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所以,对口译教学的理念认识不清,是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这是本科口译教学中最突出而又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1.口译教学定位不明确。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口译教学都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门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传统想法其实是违背口译教学的本质的。正如詹成(2011)所说:“口译教学不同于语言训练,前者是一种技能训练,而后者是语言强化;从教学构成来看,口译教学也不同于单语的技能训练,因为前者所涉及的能力是将别人的思想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后用另一语言表达给自己听众的能力,而后者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然而,很多院校的口译课程教师还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帮助学生修改翻译中的语法错误、练习口语等,将口译课变成语言训练课。口译教学的重点在于技能培养,而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为教学目标,在口译教学过程中却又采用语言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这无疑是互相矛盾的。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和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先明确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定位是什么。
鲍川运(2004)认为,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的翻译人才,这是正确的但又很笼统的说法。口译作为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对学生的语言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受限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和课时量,这样的课程往往不可能在两三个学期内取得很好的成效,学生能够接触的只是口译的基础知识和口译技巧,是一个了解口译和自己能力的过程,不可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其口译技能。而且教师在课堂上的训练无法像翻译专业的口译课程那样,把大量时间放在技能训练上。事实上只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实行辅助外语教学的教学翻译。而学生课后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则使“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的翻译人才”这样的目标变得更难实现。既然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本科教学阶段是难以实现的,就应当重新审视本科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其定位应该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还是让学生了解口译课程的基础内容和口译这个行业?
2.口译教学设置不合理。
很多院校其实没有搞清楚本科英语专业中口译教学的定位和目的,只是根据高校自身面临的社会需求而设定了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的翻译人才”这样宏伟的目标无疑会使得教学团队在设置口译课程时偏向过高的定位,使教学目标脱离团队自身的能力和学生的素质,更脱离学校的特色和地方的需求。在口译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教学设置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目标和课时量之间的矛盾。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课程通常在第三学年开始,大部分学校开设一年的课程,也有部分学校会开设三个学期甚至两年。以18周为一个学期,每周两个课时,一个学期36课时,一年就是72个课时,3个学期则为108课时,两年为144课时。这些课时是无法满足口译训练的要求的。口译技能的提升不仅需要系统的教学,还需要足够的训练。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就要求学员两年内至少做2000个“磁带小时”的练习。这虽然是对口译专业学生的要求,但本科英语专业(非口译)的学生真的要达到满足市场期望的水平,一年至少要做400个“磁带小时”的练习,但是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口译课程都无法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
本科口译课堂上的教学通常是教师先解释相应的技能,然后学生进行技能练习,再让学生进行口译,将学生的口译练习集体录下,然后再挑个别学生的录音进行点评。练习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刚听取了教师对某项技能的讲解之后就立刻进行练习,这短暂的过程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而练习通常都是蜻蜓点水般的,让学生有所体验就好,并不注重学生对技能练习的反馈,教师也缺乏深层次的分析。
口译练习的内容多以专题为主,训练所用的材料多来自现成教科书或者网络,有的教科书的材料早已过时,来自网络的材料其内容和难度并不一定适用于教学。这些专题多包括礼仪祝辞、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国际关系、环境保护等话题,虽然都是热门话题,但很少是教师自己所实践过的材料,真实口译材料比较少。而且有的学校在教授这些专题的口译时会不知不觉就变成文化知识课。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口译教学比较突出的知名大学相比,大多数高校的口译教学都无法提供模拟教学,真实的现场口译观摩更是不可能。而各个口译教师之间的同级教学和跨年级教学并没有形成系统性,只是遵循专题训练的方式一直往下走,没有注意形成自己的口译教学系统和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口译教学大纲也体现了这一点。
三、本科口译教学的改进措施
刘和平在她的讲座和著作中多次提到,高校的口译教学应该和当地的市场接轨,应该满足当地的需求,根据地区市场的需求决定自己的特色,在口译教学中体现这样的特色。所以,本科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教学定位。
1.制定合乎实际的口译教学目标。
鲍川运在2004年的暑期全国翻译师资培训之后就提到:“大学本科口译课的性质是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的手段。但是大学本科口译课也可以为翻译培养作出贡献,作为一门口译入门课,口译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也可以对口译进行尝试,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为将来真正意义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他的这一论述指明了本科口译教学应该走的方向,只有遵循口译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尊重本科英语专业教学的总体目标,才能使口译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但师资队伍和学生能力都无法实现目标却仍旧好高骛远,则只会浪费口译课程在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口译教学的定位,才能制定出合乎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的口译教学计划,做到合理设置课程,系统教学。
2.合理规划口译教学。
明确了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即口译课程作为口译的入门课程,偏重口译基本概念、技巧和策略的介绍,同时结合学生的素质进行适当的口译训练尝试,让学生清楚自身的能力缺陷,为以后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就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口译课程的课时量。如果口译课程是以概念、技巧和策略等入门知识为主,让学生了解何为口译,借此培养学生对口译的兴趣,一学年的课程量足以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如果要进行更深入的口译实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口译技巧,为学生以后的口译学习打下基础,可以适当地将课程量增加至3个学期或两个学年,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师也增加对学生练习的反馈,促进学生口译技能的提升。只要明确了自己的口译教学定位,课程量的多与少都不是最主要的,合乎自己的教学方案和规划即可。但总体还是要“按照口译工作规律和口译教学的特殊性进行设计,循序渐进,练技巧,传知识,抓实践,重效果”(王斌华,仲伟合:2004)。
3.制定系统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纲领,体现了一门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口译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有科学、系统的大纲设计,这样才能使口译教学循序渐进,增强每个学期之间的课程衔接性。口译教学内容也可以丰富多样化,可以专题训练的形式进行讲课,但要尽量采用最新的口译材料,善于开拓新途径,增加模拟口译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真实的现场口译观摩。这些方式既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又能增强他们对口译学习的体会。
在口译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讲授,又要避免以文化知识为主。口译训练所用的材料应该是完整的篇章,具备清晰的背景,不要将缺乏背景的零散段落用于练习。教学材料还可以将书面材料和音像视频材料相结合。书面材料能给学生提供稳定、常用的信息和知识,而音像视频材料则带来更多最新动态,声音和图像更有真实感,给学生以足够的口译紧张感。
在口译教学中应该适当地给学生以反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练习,教师都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课堂上及时给学生反馈,让学生即刻明白自己的缺陷和长处,课后练习也给出反馈,这样学生自主练习有了更明确的指引,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口译教学中的另一大问题是师资队伍的问题。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英语口译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不尽如人意,关键在于教师团队对口译教学的理解并不全面,很多缺乏系统的口译教学方法、理念和方法都偏向于传统语言教学。而且大部分口译教师没有或缺乏口译实践经验,口译教师离译员的标准还很远。或者教师有口译实践经验,但是没有能够形成教学和科研相辅的团队。这些都是本科院校英语口译教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要重点解决的方面。根本的途径在于增加教师自身的口译实践,掌握相关的口译理论知识,通过具体实践和进行课程等提高自己的能力,逐渐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相辅助的教学团队。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值得期待的。
四、结语
切实提高本科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质量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倾注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强化自己的师资队伍,完善自己的口译教学体系。而实现这些的前提是先明确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定位,抓住自身的英语办学特色,找出和地方市场接轨的交叉点,这样才能让本科英语口译教学真正服务于市场。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2]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王斌华,仲伟合.翻译本科新专业的口译教学理念探索——兼谈外研社翻译专业本科口译系列教材的编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4).
[4]詹成.中国口译教学三十年:发展及现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