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文
摘 要: 和谐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纽带和价值体系。和谐文化视域下的大学体育文化改革,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变革,它既能使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要求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需要,又能获得社会文化最广泛的支持,从而达到互相促进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和谐文化 大学体育 课程改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教育改革的助推剂。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必须适应和谐社会的进程,如何建设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如何进行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为和谐社会进程中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
1.创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文化的战略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武装。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精神来浸润,需要和谐文化氛围来营造,也需要和谐文化秩序来维系。大学体育课程的和谐文化必须与社会文化保持高度一致,既能够使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要求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需要,又能够获得社会文化最广泛的支持,从而达到互相促进与发展的目的。大学体育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涉及人自身和谐、课程与社会关系和谐、教学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等领域,大学体育课程和谐文化包括共同的社会理想、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内容,它是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领域。和谐文化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利于形成与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课程文化体系。
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是大学体育课程自身追求和谐的精神归依,是引导全社会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的教育。和谐社会文化与大学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达成共识,有助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关注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为体育课程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另外,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改革准则,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与世界课程发展同步,与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我国当前国情相协调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还有利于丰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为构建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奠定基础。
1.2有利于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包括课程外部文化系统和课程内部文化系统的有机结合体,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突出了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教师、学生、课程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诸多因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和谐发展,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又需要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有力推动。因此,进行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有利于解决课程文化中的矛盾。
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整合课程内部不同的利益诉求,化解各种改革矛盾,规范课程体系标准,协调各方面的需求。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就是进行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通过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引导教师和学生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这就有助于形成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治学态度,有助于维护大学体育课程良好的改革环境,有助于协调不同领域、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实现课程自身发展和课程自身资源的整合。只有充分运用和谐的思想,消除矛盾,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和谐发展。
2.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解决的矛盾
体育课的和谐发展与改革,对于大学体育课程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又能够“和谐”地完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成为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注意几个文化问题:
2.1一元与多样的文化关系。
要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始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们的中心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主流思想文化。要正视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用一元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大力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弘扬积极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改造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不断用先进文化丰富大学体育课程理论,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既要认识到一元指导思想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又要充分意识到作为社会科学体系中的教育科学(大学体育课程)其文化内涵多样性的课程本质属性,真正做到一元与多样互为有益补充,从而能够顺利实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2.2统一性与差异性的文化关系。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追求的是“和谐”,但是和谐并不意味着排斥差异、回避矛盾。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和谐”不仅表现矛盾的统一性,还表现矛盾的差异性。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改革,而是求同存异的文化选择。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必须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并且正视这种差异存在,才能求同存异,使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文化共同前进。不同民族、地区等之间的多种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在相互冲突、碰撞、摩擦。只有通过大学体育文化的自觉、整合甚至重建,才能促进各种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交融和不断升华,才能体现出和谐的大学体育文化的真正价值所在。
2.3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文化关系。
建设和谐的体育文化,首先要考虑它的先进性,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健康发展。但是,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同样不能脱离现实。“乌托邦式”的改革注定只是理想化的幻想,不可能实现。现实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体系,和谐文化视域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把握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适应我国现阶段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層次性,照顾多数,区分层次,这样才能增强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和谐社会对于我国而言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和谐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于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而言,同样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如何把握住历史机遇,担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勇敢地承担起大学体育课程对于社会、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将是留给体育教育者的沉重思索。
参考文献:
[1]刘旻航.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布特.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8.
[3]现代国外教育思想与我国体育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6.
[4]杨芳,高海利等.育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36.
[5]刘旻航,杨启亮等.无序中的有序: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