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巧
摘 要:作者在教学中采取如下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建立师生情,让学生在和谐交往中享受快乐;挖掘数学美,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强化基本功,让学生在学会数学中获得快乐;增加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注重评价,让学生在表扬中产生兴趣;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追求快乐。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运用
每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会形成各自的教学方法,关键是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具体的教学方法落到实处,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一、建立师生情,让学生在和谐交往中享受快乐。
数学教学绝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教师还应宽容他们犯错,相信并帮助他们在不断犯错中逐渐成长;教师更应把他们当成朋友,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一旦深厚的师生情谊建立起来,学生就会从内心喜爱数学老师。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二、挖掘数学美,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理性地体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如:我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依理运算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等等。事实证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无处不在。
三、强化基本功,让学生在学会数学中获得快乐。
数学教师不应只关心学生会数学,而更应关注学生会学数学。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不少学生七年级读完了还不会分数计算,对有理数运算没有入门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试想这些别人讲的听不懂、分组讨论讲不出、自己动手做不对的同学,怎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又有何快乐而言呢?在这一方面我从初一开始,就一直注重数的运算、代数式的运算、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解法、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等基本功的训练。但是,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和加强需要足够的、反复的独立练习才能形成,切忌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基本运算,作业中的推理证明在相互“借鉴”中完成,这样就会导致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造成学生解题能力下降。
四、增加课堂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再经过讨论、交流,在合作中完成,但也要避免合作、交流仅仅流于形式。分组讨论时首先要确定讨论的题目或概念,然后明确讨论的步骤。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我事先设定以下步骤让学生展开讨论。
(1)先让学生计算并观察下列每组算式:
5×5=?摇?摇?摇?摇8×8=?摇?摇?摇?摇12×12=
4×6=?摇?摇?摇?摇7×9=?摇?摇?摇?摇11×13=
(2)已知25×25=625,那么24×26=?
(3)你还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从以上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5)你能证明自己所得到的规律吗?
这个例子设置上述问题串,使学生经历了根据特例进行归纳、建立猜想、用数学符号表示、并给出证明这一重要的数学探索过程,经小组讨论,学生都能轻松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
五、注重评价,让学生在表扬声中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正面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但是,教学中评价简单化的现象却不容忽视。一方面,“你真棒!”“你真行!”之类的语言充斥课堂,它不仅不大适合初中年龄特征,而且是一种指代不明的评价。另一方面,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学生明显的错误也用“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等类似的语言来评价使错误的信息不能及时矫正,这显然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一种误导。评价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给予评价。
六、磨炼意志,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追求快乐。
数学不是“娱乐性”学科,单凭兴趣是学不好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并让其充分认识数学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明白,没有成年累月的含辛茹苦是不能学好数学的,更多地体验历经磨难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七、增强成就感,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然而,要用一刀切的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因材施教原则,分层要求,区别对待,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其次,教师要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周到、不多不少,使每個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快乐,较好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数学学科强调知识的连贯性,要求每个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要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中学数学教师还要正视中学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真正做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同行,提高数学素养与发展创新精神同步,这样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富有成效,数学才能成为中学生最喜爱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