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这种结构虽然不是固定的,但也成为通用的。近年来,体育教师在三个部分中多数是准备活动后,在基本部分讲解新教材的方法、要点,再做23次示范,接着宣布练习方法、各组所练习的项目,是否分组轮换及轮换顺序,然后各组到指定场地开始练习。由此安排,可看出以下问题。
一、时间
准备部分包括组织教学及准备活动,至少需要10分钟才能进入基本部分,再讲解新教材要求、方法、要点,再示范2~3次,至少又需要10分钟,结束部分5分钟。一节课45分钟,学生实际练习时间只有20分钟,练习时间太少,运动量也不够,影响了技能、技巧的学习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密度
1. 过多的调整
由于三个部分任务不同,因此就要不断调整队形。其过程必然是在组织工作后进行一次队形调整,准备活动结束后进行一次队形调整,基本部分中讲解示范后又需调整队形,如用分组轮换,还须互相调动。这样过多的调整,就浪费了很多時间,显然也影响了课的密度。
2. 实际练习与课的总时间比差太大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曲线不是逐渐上升的。在做准备活动时,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和运动量同时由平静逐渐上升,但在准备活动后应立即停止活动而集中精力听教师布置、讲解,看基本部分中新教材的示范动作。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及运动量急速下降到平静状态,再开始练习,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及运动量又同时突然增大,波状起伏较大而形成一个马鞍形。不是波状曲线逐渐上升,而是突降猛升,这是不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原则的,因为体育课毕竟不是竞赛。
综上所述,这种结构安排不太理想,也不完全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我根据近几年来的实践、观察和学生反映,总结出了原结构以上的缺陷,也初步设想把体育课的结构改变为以下三个互相连接的部分。
准备部分→学练部分→结束部分。
A. 准备部分。包括(1)整队、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2)集中注意力宣布本课内容。(3)新教材的讲解示范。
B. 学练部分包括 。(1)准备活动。(2)复习巩固旧内容。(3)学习新教材。(4)身体素质练习。(5)放松活动。
它是由平静呈波状曲线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步下降平静的过程。具体是做关节、肌肉、韧带、呼吸、循环等身体机能的准备活动,旧教材的复习巩固,新教材的练习,身体素质的锻炼及放松活动。
C. 结束部分。使身逐步体恢复到平静状态:(1)小结本课。(2)提出课外练习项目。(3)宣布下节课内容。(4)交还器材。
这样安排与原来的三个部分结构相比较为合理,开始和结束部分都是平静部分,学练部分完全是活动时间。准备活动连接练习项目及放松活动,中间没有停顿。活动时间增长,运动量不会间断,这样既符合了人体运动规律又增大了运动量。机能、技巧练习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对学生身体的锻炼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