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 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时期管理的思想就已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道家思想应运而生。但洋务运动的推行碾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学校教育管理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学校教育理论逐渐显示出其优势,为此本文在对中国道家教育管理思想进行整理、研究的基础上,论述道家思想对我国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道家思想;传统教育理念;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1
一、道家思想中传统教育管理理论
道家创始人老子指出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 “我无为, 而民自化”, 倡导“行不言之教”。其教育管理思想就体现在其理论的“无为而治”之中,主张淳淳,自然,反对束缚人性的礼仪 伦理制度。其所倡导循法与“道”的思想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希望人类活动不受政治权力的干预影响。期望人能抑制欲望的奢求,恢复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仁”。这实际上都是教育管理者顺应自然的方式管理,而不是强加的管理思想。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无所作为,他说,“无为无不为”。
道家思想还主张无知、无识、无欲、无情,甚至于“无已”。但作为中华的文化精典道家思 想的形成主要是为了教导他人。道家不仅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而且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管理理论。如“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庄子》也就是说,幸福)意思是鱼没有水就不能生存而人要是溺水会死去。人和鱼两者有着不同的特质和习性。因此,管理者应充分关注个体之间的不同,追求达到良好效果最佳的方式。此外,强调“自然之天”的理论,天既是自然的。《庄子·秋水》篇说:“牛马四足月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日无以人灭天” 。牛马四足是自然的,与生俱有的,庄子认为此乃天性。给马套上笼头,给牛穿上鼻子,这是人为的、违背自然。
二、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不足
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源于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是西方教育管理思想的渊源,关注学校管理结构、功能等事项的研究,强调教育工作者的表象工作效率。
(一)为管理而管理,制度僵化
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可现在的学校要应付的行政事务、各类检查太多了,学校行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方面体现出为管理而管理,管理制度僵化的现象。以学校管理中的课程管理为例,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每年会对各学校的课程进行检查,这种检查不但内容相同而且规则统一。然而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特设,课程设置与管理也千差万别,在不同学校之间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检查,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从学校内部来看,每一学期会对学生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然而有课程改动者寥寥,即不引入新课也不代谢落伍的内容,只是为了体现管理而管理。
(二)批量式教育管理模式,学生缺乏个性、创新能力。
现在我国学校管理方式如同工厂管理,以工厂对产品标准化要求规格统一的学生,如果不能达到统一的规格就会被视为不合格产品,不予发放毕业证书。长时间以来,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不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区别,在教学时间安排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实行统一的要求,以一种方式培养所有学生,以一套衡量办法管理各种类型人才,不顾教育管理的自身规律而任意施加管理,进行强制教育、教学管理,其阻碍了学生自的个性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伤害了学生的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埋没了不符合统一标准但又妨碍了有用人才的发展。例如,我国大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入学后很难按照个人的意愿、喜好调换专业方向。并要求专业所有开设的课程全部合格才能毕业,即使是选修课不选也不能通过毕业审查。
三、道家教育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影响
(一)教育管理要遵循“道”的要求
在《道德经》中老子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道法自然”,指出“道”就是自然,主张教育管理要遵循其自然规律。要清楚地认识到管理是为了教学服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学习,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也要保持這种自然。例如,在历史课程的讲授中,教师认为这一部分可以带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有相同的想法,那就应该离开课堂去博物馆。不应该要履行先向学校提出申请,并且在等得到答复后才可以去的管理规定。再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工作者的文化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大学必须被打破培养“精英”为其任务的目标,必须要与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根据现实情况,顺应时代潮流,对当下的教育管理方式和教育基本内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和改革。但到目前为止,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以其先行展的优势,依然占据教育管理领域主导的地位,教育管理改革的速度远远不能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要求。道家宣扬的“水”的思想将帮助我们更好、更自觉地顺时顺势的思考,关注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承担教育管理者应承担的教育管理发展的重要时代任务,培养各种适应时代发展的领军
人才。
(二)教育管理制度在无为中求有为
在传统道家思想中教育管理者要做到“无为而治”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的目地。这种管理就如同日常的水一样,看似没有无形、无态却也不可阻挡,可以滋润万物、也可以填充所有的形状。教育者以 “无为”、“好静”、“无欲”等行为及行为方式,给受教育者以行为示范和导向的作用,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的产生相应的情感,受教育者的思想或行为向教育者示范的方面转变,在实践过程中,将教育者示范的内容自觉的内化为自身品德。
现代学校教育的很多管理思想,大多不是有学校自身产生,而是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衍生形成,比如学校学生、教师的各种评比制度,教师之间的竞争机制,都是由外来的企业管理渗进了教育管理后形成的。近几年我国学校频繁出现学校内部的伤害事件,如学生间的斗殴 、“复旦投毒案”,在企业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得多年来我们在教育中过多的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育之间感情淡漠,教学管理中过度激励竞争,强调成败的重要性。“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教育管理延续的思想,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是占据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段重要驿站,这个旅途中关键的当然是学习,然而除些之个,还要有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受教育者需要游戏时间;需要独处和自我调整与思考的时间;需要情感释放的空间;需要生存能力发展的学习……可我们常常忽视这所有的一切,给予他们的关注只集中在学习之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将所有娱乐和游戏的时间都视为对时间的一种浪费行为。
学校最应该是优哉游哉、藏焉息焉的地方,“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层面上,更应该还原给孩子们,让他们体现在幸福的童年和遐意的学生时代,让他们享受自在、自得、自然、自律的生活。让受教育者在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有心身的舒展、愉悦和惬意的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何志红. 关于现代教育管理的若干思考. 科技信息2009(03)
2、陈华. 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导报.2012(10)
3、李放 刘兆伟.我国古代教育管理思想略论.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8(04)
4、肖起清. 现代企业管理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 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