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琴
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冲破了教者“一言堂”的局面,形成了生成式的课堂教学。当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激活、神采奕奕的乐土,而不是统一模式的车间、操作一致的作坊,课堂教学才谈得上有意义。课堂教学中一些突如其来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带给学生的探索欲望、探索与共鸣,是无法预设的。要让语文充满智慧,教师就应该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
一、误读文本,和风细雨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因为其本身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文本结构形成冲突,常常出现“误读”。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误读”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误读”也能成为课堂中的亮点。
一位教师指导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胡楼醉书》,理解诗句后指名学生背诵全诗。一学生放声吟诵起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如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全班一听哄堂大笑,教者也忍俊不禁。一名学生指出他把“白雨跳珠乱入船”误背成“白雨如珠乱入船”。该同学立即反驳起来:“老师,我认为‘白雨如珠乱入船也说得过去。”教者一听,静静地与这位善于思考的学生斟酌了一番,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这个孩子侃侃而谈起来:“诗人苏轼在这首诗里运用了一些比喻,如黑云翻墨,把天空中的乌云比做了泼翻了的黑墨水;水如天,把望湖楼下的水的颜色比作了天的颜色,水天一色。那么我在背诵第二句时就想着白白的雨点就像珠子一样,白雨如珠,不也可以吗?”不少同学频频点头,也有同学提出反驳:“苏轼的诗你也能随便改动吗?”又有人立即接上话茬儿:“这样说有点牵强了,我认为在末尾句中‘望湖楼下水如天中已经有了如字,在一首古诗当中,不应该出现相同的字眼吧。”此时,教者及时总结:“一般来说,在同一首古诗中,出现相同字眼的现象不多见,通过刚才的小小辩论会,大家有了收获,那就是以后遣词造句时尽量避免重复。”
出现了“白雨如珠”这样的“误读文本”这一资源,通过讨论研究,教者和风细雨式的机智引导及适时总结,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诗中比喻的理解,还学到了用词避免重复的写作方法,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二、奇思妙想,随机应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出其不意的“金点子”,有的看似跟所学的内容无关,有的甚至与所要联系的语句相矛盾,但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思考后闪现出的灵感。此时,教师若能善于倾听,冷静思考,巧妙抓住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调整教学进程,课堂将变得更加精彩。
一位老师所执《秋天》一课。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感情诵读之后,师生之间展开对话。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到底这顽皮的秋风涂掉了夏天的哪些脚印儿?
(学生们思考一番后,大胆地举起小手)
生:夏天有火辣辣的太阳,阳光太刺眼了,秋风涂掉了刺眼的阳光。
生:夏天有雷公电母,实在令人害怕,秋风涂掉了闪电和响雷。
……
(师正要总结,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却有一男生将手高高举起,师便顿了顿,示意他发言)
生:脚印儿。
师:脚印儿?
生:在炎热的夏季里,撒野的孩子们索性脱了鞋子,光着脚丫子在乡间小路上蹦来蹦去的留下的脚印儿,被秋风涂掉了。
师:(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你的见解真独到,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棒!
听到这里,我不禁要为这位回答与众不同的同学喝彩,同时更多的是对曹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智慧的语言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在当下的教师队伍中,多么需要更多这样的老师,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求异能力,才能得以呵护,甚至得到发展。
三、善于提问,鼓励探索
古人曾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提问开始。而善于提问又是人类进步必然经历的过程,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又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学应当在挖掘文本深沉内涵与拓展延伸中使学生不断生成疑问,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精彩教学片断:“……天渐渐黑了,月亮出来了……”学生正沉浸在有声有色的朗读职中,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课文写得不美!”原来和谐的课堂氛围被打破了,大家都放下书本,盯着老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老师压抑住心中的不满,仍不温不火地问。“因为他写得不够精彩。比如他只说了‘天渐渐黑了,月亮出来了。为什么不这样说‘夜,静静地拉上了黑色的帷幕,月亮姐姐披上了金色的外衣,缓缓地向我们走来了? 这样写出月亮的柔美、悄无声息,多生动啊!”教者会心一笑:“这位同学说得很在理,我建议课后将改好的课文寄给编辑部,你们看,行吗?”同学们听了频频点头。這样的阅读形态已经从读懂文本语言表层次逐渐走向发现语言、创造语言深层次形态。
课堂,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资源,让语文课堂凸现智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