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卫贤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成功,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获取新知识。本文作者从温固知新、趣味实验、教师演示和设疑悬念等导入法论述了课堂教学导入的新策略
【关键词】 温固知新;趣味性实验;教师演示;设疑悬念
一堂高效数学课的导语是师生互动的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教师只有把握好导语环节,才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和承前启后的作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状态,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最近几年的实践让我摸索出了新课导入的一些路子,下面作简要的表述,以供大家斧正。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内在联系,在复习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了旧知识,而且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这种温固知新导入法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譬如:我在讲授“切割线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接着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从而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两者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如此的新课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系列新问题,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趣味实验导入法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思考、拓广探索等栏目,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数学活动,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譬如:我在讲授“有理数乘方”这一课时,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人动手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重复做这个实验,直到不能再做为止,一人记录。学生每次折叠后又展开所得的长方形个数,进而讨论、质疑:“折叠次数与展开后长方形个数间有何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学生发现了规律性的“奇迹”:第一次折后对应得到2个长方形,第二次对应的是4个,第三次对应的是8个……显见每折一次,得到的长方形个数是上一次结果的2倍,这样第100次,对折后可得10240个长方形,即100个2相乘,乘方的定义和幕的定义便呼之欲出。又如:我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用纸印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先让学生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准确无误地猜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激发出他们强烈地求知欲后,借以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其效果事半功倍。
三、教师演示导入法
初中生对直观性教具比较感兴趣的,因此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探究氛围。譬如:我在讲授“椭圆”一课时,课前准备一根线绳,刚上课先让学生用该线绳设法试画一个圆,我就在一根线绳的两端各系一根铁钉,再把两铁钉固定在黑板上,用粉笔将线绳绷紧绕两定点作圆周曲线运动,此时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了椭圆图形。此时,我启发学生比较两种图形的异同,并对后一种作图过程详细加以分析,便引出了“椭圆的定义”。这种直观形象导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设疑悬念导入法
鉴于初中生追根求源迫切的心理特点,教师巧妙设置悬念,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了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探究氛围。譬如:小李家的衣柜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破了,他能否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许多学生讨论热烈后得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三角形的判定。
质疑是学生在认真思索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启思、设疑,而且要释疑、解惑,引导学生在明白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法宝, 教师成功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当然,悬念设置于课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无穷魅力。
实践证明:疑问是思维的催化剂,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恰恰从疑问和好奇开始。因此,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能达到以一石击起千层浪的美妙境界,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習“圆的概念”一课时,就开门见山的提问:“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我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出等边三角形和平衡四边形吗?”同学们一下子被逗乐了,异口同声的回答:“绝对不能,因为它们无法滚动!”我接着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后问:“那就做出这样的形状行吗?”同学们视觉茫然,继而大笑起来:“不行,因为这样的车轮在滚动时就会忽高忽低的。”我在进一步追问:“为何做成圆形就不忽高忽低呢?”在师生互动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车轮边缘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由此很轻松的引出了圆的定义。
教学改革的路还很漫长,愿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与时俱进,进一步探索课堂导入的更佳模式,为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