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田
摘 要:学案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一种引导型教学方法。在中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法,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学生由“观众”变成“演员”;突出教师的导学行为,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从而破解“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现状。
关键词:学案 学案导学 力学教学
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帮助的导学作用;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接收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主、积极、创造的自学作用。针对目前中职建筑专业力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现状,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法是破解两难现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学案导学法的界定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供学生学习时使用的学习方案。学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导学功能。
学案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一种引导型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的特点:一是先学后教。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教师引导或精解,即学生已学会的内容教师可不教,学不会的或易错的要教,并突出学法指导,能力培育。二是以学定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学习因素决定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教学行为。
二、学案导学法的实施
1.学案设计
(1)学习目标。一方面学习目标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可理解为学会、会学、乐学目标,三维目标中的每个维度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如知识目标可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技能目标可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个层次;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可分为经历(体验)、反映(认同)、领悟(内化)三个层次。另一方面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要指明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如何去学。如《力矩》的学习目标为: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力矩和均布线荷载的概念;会解释力矩的两个性质;能熟练计算集中荷载和均布线荷载的力矩;领会计算力矩的解題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法指导。学案设计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因此,学法指导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征和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且必须与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如《梁内力图的规律》的学法指导如下:认真阅读教材,并把梁内力图的五条规律中的关键词用红笔圈出来;仔细分析简支梁在简单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与梁内力图的五条规律的内在关系,形成“看内力图、说规律”的记忆方法,领悟“从特例中发现一般规律、运用一般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把梁内力图的规律提炼成“口诀”,激发兴趣、便于记忆、提高效率。
(3)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用问题形式呈现,采用问题式学习方法。如《力矩》的学习过程由新知导学、新知应用、问题探究组成。新知导学可设计成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如为了让学生说出均布线荷载的概念,以教室中钢筋混凝土大梁为例设计新知导学问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均布线荷载与其合力的关系,并为计算均布线荷载的力矩作铺垫。新知应用是集中荷载与均布线荷载力矩的计算,由基础训练与能力提升两部分构成;问题探究相对要求较高,是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的有效探究。如计算集中荷载力矩的解题思路怎样?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把计算均布线荷载的力矩转化为计算集中荷载的力矩?
(4)学习整理和学后反思。学习整理主要包括重难点整理、易错(易混、易漏)点整理、知识体系整理、课堂生成整理等。学后反思主要指学习收获、存在困惑和对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等内容,也是教师了解学习情况的主要来源。
2.课前预习
以学案为导航,课前预习教材并独立完成学案是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在预习过程中,把发现的问题、出现的想法、不会的内容等全部记录下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解决。可分两步实施:第一阶段课内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时,把学案发给学生,根据学案向学生简单介绍学习内容,并作适当的学法指导,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学案开展自学,并尽力独立完成学案,教师巡回督查,作个别辅导。第二阶段课前完成预习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由课代表收齐学案上交给教师,教师及时批改后在上课前发还给学生,在批改时特别关注易错(易混、易漏)点、问题探究完成情况等,及时了解学生预习状况,及时调整备课,为开展有效教学做准备。
3.讨论展示
将班级内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设组长1人,实行组长负责制。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互帮互学。教师应到学生中巡视,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指导,并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难问题,对于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由其他小组帮助或教师引导解决。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案开展讨论,不可离题而漫无边际、放任自流。在讨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
4.点拨精讲
点拨是指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共同讨论,适时点拨;也可在小组上台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时教师补充点拨。点拨时教师要适时疏导学生的思维通道,尽力使学生收获到一点就通的成功喜悦;另外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去点拨,切忌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去解决疑点。如老师可对“梁的最大挠度一定发生在集中力作用处吗?”这个问题进行点拨:请同学们把塑料尺一端用手压在桌边上,另一端悬空,形成悬臂板,在塑料尺不同地方作用向下的力,观察其最大挠度发生位置与集中力作用位置关系。
精讲应针对难度较大的普遍性问题,针对其难点,抓住要害,厘清思路,迅速精讲。精讲要以问题为抓手,从个别问题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培养构建知识网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应对梁正应力强度条件的三类问题求解进行精讲,把它们的解题思路与步骤统一归纳为“计算最大弯矩→确定抗弯截面系数→利用强度条件求解”三步解题法。
5.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包括完成训练题,并进行学习整理与反思。一是完成训练题。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设计训练题,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完成,巩固学习内容,检测学习效果,进一步让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漏洞。设计训练题时,要注意层次性和应用性。二是进行学习整理与反思。让学生整理所学的重点内容和解题思路、方法,完成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并总结易错、易混、易漏的薄弱点;反思学習收获和困惑,捕捉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点,形成良好的学后反思习惯。
三、学案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1.优化时间安排,创建高效课堂
针对土木工程力学两节课连上以及中职学生对这门学科厌学现象较为严重的现状,在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第一节: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为新课导入与学案导学两个环节,对应时间约为5分钟、40分钟。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新课导入时既要开门见山引入新课,更要进行预习指导,尤其要突出学法指导。学案导学分为学生个体独学、学生之间互学和师生之间的导学三个方面,独学时间25~30分钟、互学与导学时间10~15分钟。学生围绕学案和教材开展独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的互学,主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的导学,主要让教师了解学情。
第二节:以学定教的教学流程为交流展示、点拨精讲和巩固拓展三个环节,对应时间约为20分钟、20分钟、5分钟。教师在课间休息时,根据学情,实施二次备课,为第二节开展以学定教做准备。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上台板演、问题讲解、辩论等活动;点拨精讲要求教师点拨难点、精讲重点。
2.创新评价体系,促进个性发展
创新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和适时的鼓励,必将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效地促进学习和个性发展。一是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开展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代替教师评价的改革,体现学生为本。二是实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在学案导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更要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因此开展以学生个体评价与小组捆绑评价相结合代替学生个体评价的改革,体现合作为本。三是实行评价内容的多维性。开展以课前预习、发言提问、课堂纪律、作业质量、纠错情况和考试成绩等代替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内容的改革,体现素质为本。
3.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习动力
教学情境是以直观方式再现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教学情境通常有悬念情境、问题情境、求异情境和情感情境等。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具有可操作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时间,尽量地展示自己;要活用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的学习材料。例如在固定端支座反力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起立,分两次慢慢地提起所坐的凳子,用心体验手的用力情况有何不同,并分别画出凳子的受力图。第一次用手指钩住凳背后慢慢地提起凳子,第二次用手指紧握住凳背且在不能使凳子发生转动情况下慢慢地提起凳子。在两次提凳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二力平衡定理,而且明白固定端支座反力中存在一个阻止转动的力偶矩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2]俞建文.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晓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