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3-04-29 01:32叶丽兴
科教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兴趣内容

叶丽兴

摘 要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并最终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让一层楼。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 兴趣 自学能力 方法 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兴趣是激发学习的动力

1.1 善于启发,以趣激思,让学生想学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鲜、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新知的情境。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新课导入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新课导入的关键在于突出一个“激”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比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只小羊在草地上玩累了,很口渴,于是来到一条小河边喝水,遇上了一只狼,嘴馋的狼看见小羊多想把它吃掉呀。尽使坏计的狼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一计。大家想知道狼会使什么坏计吗?请看课文。并谈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很快地入情入境,兴奋点立刻集中在老师的几句话上,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1.2 引导质疑,以疑促思,让学生“会学”

过去谈话法之类的教学过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应付老师的提问。这是一种机械式的被动“应答式行为”。它与我们整个教育目标所要培养的具有主动创新精神的“探究式行为”是背道而驰的。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为提高学生的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经过自学过程的努力和探索而生疑—质疑—释疑。那么,老师就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把书本知识由信息储存状态变成信息输出状态,然后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大脑,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我在布置学生预习《找骆驼》这篇课文的时候,先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读懂要学的课文,并把读懂和读不懂的内容分别记录下来。如读懂的是从哪儿读懂的,不懂的为什么。然后让他们讨论提问,有学生问到:“老师,我觉得老人很聪明,很善于观察,但我仍然想不明白,为什么看见骆驼的脚印就可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足?根据树叶的牙齿印,真能判断骆驼缺了一颗牙吗,难道它们会说话不成?”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活跃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有一学生答道:“这是因为骆驼的左脚较为用力,所以踏得深。”也有的说:“牙齿缺了,咬不到树叶。”答案虽然不够全面,但足已见得学生的思维力,我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正是学生通过自学,以疑促思,进行创造思维的结果。

1.3 巩固深化,以用拓思,让学生“学会”

教学的目的不應仅限于巩固知识,而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深化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等,达到“一箭三雕”之效。怎样引导学生自学,并在巩固的基础上拓宽思路,真正达到举一反三,“学会”知识是目的呢?本人认为,在课堂问题设计上,一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既能让学生在课内释疑,又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二是用作课后留疑的问题,要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

我在教《火烧云》一课时,在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自学第1~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其归纳出火烧云的颜色美、形状奇、变化快的特点之后,引导学生说出课文是从“金灿灿”、“红彤彤“等词语说明颜色美;从“天空里又像那个”等句子说明形状之奇;从“一会儿”、“一会儿”等词说明变化之快。接着借助电化教学手段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这些段落,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火烧云的美丽。朗读前,我不失时机启发想象:“除了课文讲到的火烧云的形状,还会有什么形状?”学生们热烈讨论起来:“还有像老虎的,有像小白兔,有像大公鸡……“答案多种多样,想象丰富,达到了我要训练的目的。这时,全体学生的情绪高潮,更有学生举手问道:“老师,火烧云这么美,它是怎么形成的?”我因势利导,反问道:“对呀,是怎样形成的呢?能告诉老师吗?”借机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揭谜底。学生兴趣盎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2 语文的自学能力该怎样培养

2.1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认字和识词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识字的主动权:首先,我让同学们过汉语拼音关;然后,在新学期开始专门用两到三节课的时间为同学们讲解理论上的知识,当然要用学生们所能理解的方式。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的辅导。我把识字方法归纳为六个字:点(点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查(利用工具书查出字文)、写(连词端正书写)、默(自己默出所学生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性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习惯,不仅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完全掌握,就边课外阅读中以发现的生字,学生也能主动学习掌握。学生识字能力提高了,对于看书、学习及写作的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

2.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教学任务。这是仅在课堂教学中,谈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些方法。

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叙事文。学生在阅读中也经常遇到,在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也记录下来。那么我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确定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注意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把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培训的重点。正如《大纲》上所说:“在理解中心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和写作。

培养怎么样才能算作合适?我进行了反复的阅读、思考及研究,发现了这类记叙文的规律和特点:(1)需要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要写清楚、明白。(2)在叙述的过程时,要把关键的场面内容、中心话语写具体生动,让学生产生兴趣。在教学时,一步步引导其发现规律,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按以上两点自己学习,边阅读、边理解、边讨论,只用了一节课,要使学生既清楚、明白、深刻懂得了这篇文章的意义,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又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这类文章的能力。接下来,又用了一节课,叫学生根据老师归纳的两条规律,试分析同类的文章。由于学生手中有了最基本的阅读“工具”,学生就能独立实践,很快就把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弄清楚了。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兴趣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