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

2013-04-29 20:48何桂珍
课外语文·下 2013年9期
关键词:对话阅读语文教学

何桂珍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每个环节中,师生就沉浸教学的涟漪之中。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一、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对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表现得最活跃。“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唯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感,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师生对话中,教师如果没有了大声呵斥、批评,而是以宽容、博大的胸襟引领学生,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田,放飞自己的真情,自然学生的心灵之窗、情感之门就会愉快地向你敞开。这样才会达到自然融洽的境界,民主平等的师生關系这样产生了,唯有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友爱、理解,才能激活思维,敞开心扉,放飞心中的想象。

(一)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只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二)做一个友好的伙伴

实现对话教学,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形成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合作的伙伴。

(三)做一个出色的主持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要巧妙地设计话题,铺垫对话基础,展开有益而有效的对话。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把“‘冒字的理解、体验”作为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对话,并以此为导向,极其巧妙地把握话题,逐步深入,交互层递,使课堂对话以艺术的方式演绎出来,引发了一个教学高潮。

二、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对话场”得以形成的基础,但它并不是全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学习之初,肯定是浮浅的认识。仅仅依赖这种形式,是不能感悟到文本的内涵的。而教师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科学整合,则是“对话场”得以形成的关键。教师的引导一般有这样的两种形式:

(一)预设性

在课前,教师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都会设想如何在学生独立对话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大的问题,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而这几个问题的确定,关键是要看教师是如何对“三个思路”进行整合。“三个思路”即教者的教学思路、学生学习的思路、作者的写作思路。而对“三个思路”整合的关键,则在于教师确定怎样的“三个思路”的交叉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这种预设性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话场”是否顺利展开。

(二)生成性

上课时,教师还要注意对课堂中形成的一些生成性问题给予及时的拓展延伸。学生课堂中形成的一些生成性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教师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并对这些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教师这时有三种处理办法:(1)当场激励学生试着解决生成的问题。(2)对问题进行归类整合后,在第二课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时候来解决。(3)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来解决。二是教师在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突然生成的答案。对于这种形式的问题,一是学到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能解决的随机给予解决;另一种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形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临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围绕着这几个问题组织讨论教学。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得以形成的基础。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学生自身在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下,自我建构的过程。没有学生与文本的独立对话,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很难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的。

课文是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文本,解读文本,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才能有所感悟。只有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四、在多元化解读中对话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习惯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慧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情况,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是贯穿始终的,只不过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体现的方式也不相同,表现的频率和质量也不相同。所以,就教师而言,在教学中既要体现“该放手时就放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两者都不可偏废。

总之,课堂上,教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配合、民主、愉悦的氛围,变苦学为乐学、趣学。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和睦气氛,和谐学习。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在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得到提升。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对话阅读语文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