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篇预设在言语幽默表达中的作用

2013-04-29 19:06李蕊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幽默文本解读

摘 要:预设不仅存在于句子层面,语篇层面的预设研究更有意义,语篇预设是预设研究的新视角。语篇预设是语篇意义实现的前提,读者要想了解语篇信息的分布特点、把握交际内容的变化,理解语篇主旨,掌握语篇预设的发展、表达很有必要。本文从语言学理论语篇预设视角,分析文学作品中幽默效果的表达,以期从语用认知的视角对文本做出更清晰的解读。

关键词:语篇预设 幽默 文本解读

1、引言

语境与预设的关系密切,广义意义上的预设研究就是语境。语境依赖性是预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所以,在大于句子的语言结构中,如上下句、复合句、段落和语篇等层面上对预设的研究更具说服力。而文学作品中幽默效果的表达,语境和预设是很重要的因素。这就使得文学作品中语篇预设的呈现成为可能。马克·吐温的小说处处流露出幽默讽刺的色彩,预设的使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从文学语用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幽默是一个新的视角。

2、语篇预设所包含的因素

预设研究通常有三种视角: 语义、语用和认知理论。近年来,预设的多角度、多学科交叉研究热度不减,有学者主张“可从语义、语用、语篇、认知、对比等角度去研究预设”,以便能更加充分地认识和理解预设的机制、理据、功能等。涉及语篇研究时,以广义预设的应用居多。学者高彦梅(2004)给其定义为:“语篇中的预设指说话人讲话之前对语篇内因素和语篇外因素所作出的估计。在此基础上说话人对自己的语篇表达形式作出选择。语篇预设通过语篇中语言形式体现出来,如指称形式的选择,语气、时态的选择,信息的安排,以及对语篇传输方式的选择等。[1]

学者高彦梅(2004)指出语篇预设可以分为语篇内预设和语篇外预设。语篇创作有三个阶段:语篇预设、语篇形成和语篇产出阶段。语篇外因素是说话人对语篇的评估。包括以四方面:说话人,指说话人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交际目的、所处环境等因素对听话人接收话语的能力、交际经验等因素所作出的评估和推断。听话人,包括听话人的知识水平、年龄、性别、情绪、与说话人的关系。语篇形式,说话人在讲话之前考虑以哪种语篇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意图。交际环境,说话人在创造语篇之前或同时会对自己及听话人所处的交际环境做出不同预设。语篇内因素有:指称预设,语篇上下文中各种指称词语所体现的说话人对所叙述事物及听话人对该事物的知识等的预设。它是一个庞大的、贯穿语篇始终的认知过程。关系预设,语篇中各种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说话对叙述事件、人物、过程等之间关系的预设。人际预设,语篇中预期的使用所反映的说话人对自己和听话人关系的判断和所采取的态度。信息预设。说话人和听话人在语篇创作和解读中对语篇信息的预设。[2]对于语篇预设的使用,多数情况下是篇内与篇外的交织与融合。

3、语篇预设在言语幽默表达中的作用—以《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为例

马克·吐温在的《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尔虞我诈的虚伪本质,是其幽默小说中比较经典的一部。语言学上对于马克·吐温及其作品的研究不在少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比较受青睐的,对其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三方面分析语篇预设产生的幽默效果和文本的解读。

3.1语篇预设触发与读者期待

预设来源于某些词、词语、句式或某种语境。文学语篇主要使用语境来制造虚拟语篇世界。即由语境触发的预设,利用这个预设营造小说语篇发展的背景。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的开篇描述了“哈德莱堡曾是最诚实、最正直的一个镇子。镇子里的婴儿在摇篮里就开始接受诚实信念的熏陶,在以后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贯穿始终。另外,在整个发育期里青年人要与一切诱惑彻底隔绝,他们的诚实就能够利用一点一滴的机会变得坚定而牢固,成为他们的主心骨”。从这些描述中读者会形成这样的期待:哈德莱堡的人的诚实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从后文中知道:这个最诚实、正直的镇子却也是最虚伪、肮脏的地方。此处开篇的预设触发是幽默讽刺产生的源泉。此处首先是背景信息的交代,运用到了篇外预设中的交际环境、社会文化预设,为后文做铺垫。读者不禁会想真有这样的镇子吗?镇子里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这样那样的的期待产生,吸引其继续读下去, 语篇预设的作用体现无疑。

3.2语篇预设冲突与幽默表达

语篇预设冲突是造成幽默效果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预设表达的是语篇世界中毋庸质疑的事实或常识, 如果预设信息与语篇世界中的一般事理发生矛盾, 就会产生预设冲突。《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中用到的语篇预设冲突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理查兹的一段心理描写。

理查兹为了证明自己救过古德森的性命,拼命想出各种行为。他先是设想了自己救过落水的古德森,却忽略了自己根本不会游泳的事实。此处的语篇预设是结合上下文语境的,即语篇外预设中的交际环境和听话人因素,和篇内预设信息预设。先是对理查兹所处的环境清晰的交代,继而听话人形成一个期待与预设。前文我们知道镇子里所有人都在想自己是如何救了古德森一命,理查兹也不例外。而文章的前半段声情并茂的描写给予读者这样的期待:理查兹确实是救了古德森一命。往下读时却突然出现最后一句他才想起来:自己还不会凫水呢”。语篇预设冲突效果突显,幽默讽刺跃然纸上。

3.3语篇预设发展与情节理解

小说情节向前推进离不开预设的使用。由于共知知识和语境信息的铺垫,随着小说中会话的进行, 小说人物所处的语境也向前推进, 新的内容随之成为新的预设信息。这样循环往复,情节的推进营造出一个不断前进的小说氛围,同时使小说情节的理解更为简单。《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中把最初诚实是最珍贵的品格、陌生人的阴谋、镇里首要公民们的反应、阴谋的成功、哈德莱堡镇名誉扫地等过程复杂的交织起来,语篇预设发展在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

小说故事糅合了三个主要线索:事情的起因是一封来信。文中叙述道:一位陌生人为报答哈德莱堡的一位救命恩人给予一袋金子。用到语篇外预设有说话人、听话人因素,和语篇内预设的人际预设、信息预设。说话人先设置了一个虚假预设,期待听话人可能有的反应,说话人与听话人最终可能形成的关系的推测。更多层面上是这种虚假预设所造成喜剧效果。即此信一出,镇里的首要公民们的所作所为令人啼笑皆非。由于首要公民们的表现,整个镇子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景象,令伯杰斯牧师所疑惑。继而到第二条线索:首要公民们的表现。文中描述道:伯杰斯牧师百思不得其解。近来他无论走到哪里,不是有人跟着他,就是有人正在找他。运用了篇内预设的指称预设。指称衔接是语篇最频繁使用的手段。围绕焦点人物伯杰斯牧师展开的一系列追踪叙述。同时也是文中表达的最可笑的地方。平时公民们都不理会伯杰斯牧师,此刻人人都觉得他“亲切”。公民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于天下。即线索三:陌生人的最后一封信。文章中描述到:这一切都是编出来的。并不是从身体上或资产上来打败你们而是你们的虚伪——这个地方虚伪软弱的人们令这个地方不堪一击。运用了篇内预设中的信息预设。这部分很明显的读者和听话人之前没有听到过的内容。之前预设的信息得到印证,一切都是假的。从以上三例可以看出,预设发展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保证,它把整个体系巧妙的链接在一起,使行文一体化,也使文章理解起来更加轻松。通过语篇预设使读者的脑子里形成了连续贯通的认知过程。

4、总结

语篇预设是预设理论研究的新视点。对文本进行语篇预设分析是从认知的视角对全文的梳理过程,这一认知过程的构建有益于对文本的理解。小说文本意义的表达与读者的理解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读者可以通过文本的多种线索来解读文本的意义,而遵循语篇预设的方式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通过语篇预设,读者能很好地根据预设内容进行文本解读,摸清作者的行文脉络,更好地欣赏到其幽默效果。本文从语言学的语篇预设理论对文学作品中的幽默进行了分析、解读,以期对文本表达提供一个新视角并为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2]高彦梅. 语言学研究第三辑[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Van Dijk TA. The Hague: Studies of 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outon, 1981.

[4]Vander Sandt, R. A. Context and Presupposition [M]. London: Croom Helm, 1988.

[5]马克·吐温.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马克·吐温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王守元,苗兴伟. 预设的语用意义在文学分析中的价值[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3)

[7]魏在江.语用预设的语篇评价功能——语篇语用学界面研究[J].中国外语.2011,(3)

[8]王静存. 马克·吐温小说的“美国式幽默”探析时代文学. 2008, (4).

作者简介:李蕊(1989-),女,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幽默文本解读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幽默”教学法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