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莉
有幸观摩各高校举行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其中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是“自主学习”,那么何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随着教学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其倡导的自主学习,尤其是其中的合作学习也正被初中教师广泛应用,但总有种事倍功半之感,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还是忽略了很多问题.
一、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学习主体,通过小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学习,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
基于上述理解,我认为当前教师在运用合作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堂开展流于形式
由于现在许多初中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理解不够透彻,许多课堂,表面上安排学生小组围坐开展讨论,实际还是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未能走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怪圈”.而且由于以小组围坐的方式听课,许多学生还歪着头看黑板,非但没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反而大大降低了听课效率,得不偿失.
(二)不能保证学生的集体参与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往往采用分小组讨论学习形式,小组内讨论过程中,往往是几名同学在说,其余都默默倾听,“羞”于开口,小组讨论不能达到讨论交流目的,学生不能真正拓展思维提升自我,开展的合作学习也就违背了初衷,收效甚微.
(三)课堂学习过分自主
合作学习根本在于自主学习,但有的教师对其理解稍有偏颇,认为越自主越好,越自主越能培养创新思维,所以采用了错误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做老师”上台授课,被叫上来的学生支支吾吾,不知所云,下面听的同学云里雾里,毫无收获.这样耽误时间不说,完全没起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别谈开拓思维了.
二、合作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含义和目的
作为教师,在实施合作教学时必须明确:什么是合作教学?为什么要实行合作教学?也就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含义和目的.
上文提到合作学習是以学习小组为学习主体,通过小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学习,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教师需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方法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其含义并制定适合的实施方案.
至于合作学习方式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首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名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探索新知识并不断与同学交流.这个过程,学生将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因获得知识而产生成就感,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次,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基础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合作交流,是在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长期的合作训练,学生将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人类文明的进步证明只有与人进行有效合作,个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合作学习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二)发挥教师作用,是促进参与合作式学习顺利开展的基本策略
特长爱好是成才的基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人格,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创新需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扬其长避其短.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和自由,适时启发引导,唤醒乐趣.
(三)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了以下合作学习的分组模型.
1.拼板模型.此方式类似拼图游戏.每名学生分别参加两个小组:学习小组和研究小组.确定学习目标后,小组成员先到各自的研究小组研究分析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工作完成后,研究小组成员再回各自学习小组共享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
2.调查模型.此模型可用三种方式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按感情友谊分组和按特长搭配分组.分组后,教师给学生介绍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并拟定讨论命题.每小组选一个命题,并把大命题划分为若干分支问题分配给小组每个成员.每个成员负责研究自己的问题,将研究结果写成报告.小组把各成员报告汇总形成总报告,与全班同学共享研究成果.每个小组陈述自己研究结果后,给时间让全班讨论.班级评价可使该小组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纠正自己的观点.
3.编号模型.该模型特别适合于一些明确的问题.将学生分组编号,教师提出问题后,每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问题答案,之后让一个编号组回答问题并征求其他组意见,让其他组对该组进行帮助.
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针对合作学习,做到明确其含义和目的、发挥教师作用、合理分组,来解决课堂开展流于形式、不能保证学生的集体参与、课堂学习过分自主等诸多问题,切实有效地将新课标中提到的合作学习应用到初中课堂,让学生与教师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