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重在立意

2013-04-29 11:54:01于景文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于景文

【摘 要】小学生作文难,难就难在文章的立意上。“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已经成为了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这一困境,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好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米下锅,无从立意”的问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合理选材;准确立意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文选择材料就要从生活中选取。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和积累生活素材,其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的能力。促使他们在不断地揣摩中学会立意,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

一、从观察入手,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虽然拥有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但是他们平时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勤于积累材料。这是学生作文时产生害怕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从观察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去亲近自然,去亲历社会,去亲和同伴,用个性化的目光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在或清洌或浑浊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广袤神奇的大自然是学生特别心驰神往的,我们可以领着学生走进它的怀抱,用肌肤去接触它,用心灵去感受它,让学生亲身感受春的活力、夏的繁茂,体验秋的奉献、冬的孕育……每当他们的心灵产生愉悦时,感情就会有一次升华,表达的欲望也就越强烈。

如果说学生亲近自然还只是停留在对生活认识的物质和历史的层面,那么社会应该是学生学习作为、学会做人的重要课堂。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深入社会,观察身边的人物,留心身边的事情,关注身边出现的每一点变化,或组织学生参与社區活动,进行社会调查。长此以往,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窗口。是师生共处的一个重要场所,处处洋溢着纯洁的友谊和真挚的情感。自然也就成为了学生作文题材的主要来源之一。可以开诚布公地讲,丰富的校园生活,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其形成友善的集体主义观念,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实践证明,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后,生活素材积累自然就多了。有了这些大量鲜活的素材,学生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并且在不断地观察过程中激发了写作兴趣。

二、从选材入手,把握整体方向

生活是纷繁芜杂的,只有热爱生活、细心、有心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就能积累生活的材料,写作时才能从记忆中提取生活材料,为自己所用。

以写《我的妈妈》为例,我们可先让学生开展确定中心的讨论,思路拓宽。有写妈妈“勤劳”的,有写妈妈“坚强”的,有写妈妈“工作认真”的,还有写妈妈“追求美”等等。于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中心说说用哪些自己熟悉的生活材料来表现中心。这样选材使学生深受启发,提高了根据立意来选材的能力,写出来的文章就显得真实、生动。

众所周知,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中心思想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还要靠材料来表现。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提炼文章的主旨的能力,通过大量阅读寻找规律。这样就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逐渐地也就学会了立意,进而准确地把握好作文的全局。

三、从立意入手,学会真情表达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要受主题的约束,它们必须围绕主题, 为主题服务。当然,主题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每个人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社会实践,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提炼和概括。在确定主题时,学生一定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出发,选择最有体会的角度立意。立意准确,符合文章题目的要求,学生可以正常发挥,写出好作文;立意不准确,不合题目要求,写作时就可能偏题、跑题。可以说,立意是写作的总体设计,立意的好坏决定着作文的成败。既然立意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有好的立意,写出优秀的作文呢?

作者写文章总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这“情”和“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学生在作文立意时常出现的问题是程式化,思路狭窄,缺少新意,产生这种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缺少观察,抓不在住事物的特点,很难写出新意。若要学生能够结合所选材料准确立意并学会真情表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同一个题目,立意相同或相近的,自然众多。独辟蹊径,写出立意新颖,构思独特的文章,定会一支独秀,占尽春光。

其次,要把反映的对象所蕴含的本质意义挖掘出来。从学生的作文来看,立意不正确、不鲜明的很少,而立意肤浅、不深刻的则相当多。因此,要想写出好作文,一定要在立意深刻上下功夫,挖掘出人物的本质,做到入木三分,形神俱佳。

再次,写作时要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真实感受、真实感情,只有“真”才能使人感到真切自然,让人信服,而大话、空话和故作姿态只会让人反感,更不会成为好文章。

总之,只有让学生亲历生活、体验生活,学会观察积累、准确立意,并且在习作中求真、求活、求新,才能真正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佚名.关于小学作文改革的几点思考[J].图书工作室,2008

[2]刘艳华.探索小学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J].小学教育,1992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10:42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翻转课堂”习作修改中提升表达能力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58:13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4: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7:47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17:52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