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丽
摘 要:秉承“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的理念,探究了数学“引导自学”型课堂。
关键词:引导自学;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对学生来说,我们的“自育自学”型课堂结构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转折,该如何坚守?又该如何向纵深方向发展?既贯彻何老先生的“自育自学”理念,又有自己的创新、思索、尝试,让学生受益,让自我成长,让课题更加发挥它独特的魅力,都是所有新人的追求、实践。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将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脚步,在“自育自学”的道路上前行着……
何炳章先生指出:“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何先生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旨在“引发学生的自学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能够由教师的‘讲堂真正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何老不仅提出了自育自学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提出了实施自育自学的操作模式,我们田区十八小积极践行何炳章先生关于自育自学的教育思想,我有幸参加这个重要的省级课题的研究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我结合“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的五大环节,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渗透“自育自学”思想,对在数学课堂中构建“引导自学”型教学进行了尝试、实验。
一、激趣,明确自学重点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生动有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明确自学重点”这第一环节中,我们要灵活利用教材,设置情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让他们想学、有迫切探究的
愿望。
二、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体验式自学
在“围绕重点进行自学”这第二环节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自学提示,并且以学生的独立自学为主,结合合作学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空间。由于受年龄和实验的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虽然已经了解了这种课堂的要求和规范,但还不能自觉高效地开展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在许多细节上,需要不断提醒,因此,我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把他们分成四人一小组,每组有一位“组长”,充分发挥这些学优生的作用,让他们承担起小老师的角色,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同学。这样,让学生学得生动,课堂气氛活跃,也使得小组自学和全班交流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统计》时,我利用课件播放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要求学生进行现场记录,再完成统计表并制作折线统计图。当录像播放一小段时,我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该如何准确、简便地记录。讨论之后,他们在组长的安排下,带着明确的分工和简便的记录方法再次观看录像进行现场记录,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困生得到帮助,学会学习,增强自信,得以锻炼,体现自我价值,学习积极性高涨,也正因此,教师有了更多的个别辅导时间充分关注学生。
三、关注小组讨论情况,搜集学生自学未解的问题
在每一堂课上,都有可能生成、出现极具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新知,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及时评价。因此,在“讨论自学未解”这第三环节中,教师要巡视、关注小组讨论情况,搜集学生自学未解的问题,做到了然于心。比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学生在自学时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我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最后按照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前面的植树问题:100米长的小路,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20段,也就是共有20个间隔,而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因此一共要准备21棵树苗。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重视课堂小结
在“点拨自学得失”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结。有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新知进行梳理和归纳,并能对学生提出新的希望,激发学习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五、密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第五环节“巩固自学成果”中,要重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自学”教学思想,正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教学方法。总之,数学能力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必备基础,需要长期地培养。我们只有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后继发展服务。教师做到常思出新,不断在教学中去发现教学不足,反思如何创新,记录课堂教学的闪光点,长此以往,坚持就有成效,教师魅力也才能逐渐彰显出来。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