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姜小燕
德育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德育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使他们体验到德育课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德育目标。
德育学习动力活动教学法中职德育教学是针对学生的思想、纪律、法制观念、职业道德等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培养、良好习惯和高尚情操的培养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德育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德育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高技能、高素质、综合型中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尤其是在中职德育教学的严峻现状下,这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重视不够,对德育课堂教学缺乏强有力的支持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观念在目前中国教育体系中深入人心,中职学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在这方面表现的更明显,学校为了追求学生较高的就业率,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导致德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教学师资配备不足,甚至缺失。
2.德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一降再降,课时数量一减再减,在个别中职学校中甚至已经是可有可无,导致教师不能正常完成德育教学任务。
(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德育学习缺乏兴趣
1.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吃力,导致学习挫败感强,缺乏学习动力,例如不少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课,让他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比较难。
2.学生玩心重,自我控制力差,课堂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严重影响课堂教学。
3.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导致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未来工作充满疑问和困惑,继而对学习的有效性产生怀疑,课堂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现行的中职德育教材大部陈旧,内容缺乏现实性和实际操作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作为德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和设计者,教师存在诸多因素,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不当,导致课堂教学难上加难,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1)虽然素质教育已是主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无法真正转变角色,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甚至是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本来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就更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课堂教学严重依赖教学工具,尤其是对教学电脑课件的依赖,导致教师的教学技能出现退化,甚至有些教师,上课一停电就不知道怎样上课。
(3)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使学生产生课堂学习“审美疲劳感”,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心及课堂学习的兴趣。
2.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真谛,在思想上还无法真正做到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仍然坚持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就可以。
二、德育课堂教学的革新之道
(一)德育课堂教学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重视,这是学校德育教学搞好的基础和前提。
(二)教师是德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设计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推动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它虽不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却对课堂学习活动的走向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我看来,中职学生或许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致德育课堂教学难度加大,但德育课堂教学的革新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有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1.教师要彻底抛弃应试教育的思想,坚决反对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课堂教学角色,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变主动为被动,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甚至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挫败感强,动力不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表扬,少批评,合理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3.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断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
4.尤其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改善德育课堂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我推荐一种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它脱胎于“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源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教学情境,由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心、手、脑并用,强调教、学、做相结合。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为本位的教学。)。
“活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学内容分解、重构,设计、转换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或者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该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全新”:
(1)全新的教师角色——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授课者,老师讲,学生听。“活动教学法”中教师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甚至是旁观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不同的角色面对学生,如朋友、伙伴、咨询员等,对课堂教学只是起到引导、辅助和校正作用。
(2)全新的学生角色——“活动教学法”中,学生是活动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主导课堂,独立设计活动,在老师的引导和辅助下,自我完成,自我学习。
(3)全新的教学思路——打破教学与实践(实习)相分离的教学思路,使教学与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4)全新的知识体系——对现有教材知识内容重构,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换成活动(工作系统)。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活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德育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使他们体验到德育课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德育目标。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等。
总之,中职德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上是笔者粗浅之实践与感悟,希望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