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既野心勃勃又随遇而安

2013-04-29 00:44宁萌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新周刊蒋方舟方舟

宁萌

顶着“天才少女”头衔的蒋方舟,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打开天窗》;11岁发表长篇小说《正在发育》,引起社会广泛争议;12岁出版长篇小说《青春前期》《都往我这儿看》;16岁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主席;18岁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

4年大学生活刚刚结束,已经做了4年《新周刊》主笔、出版了9部著作的蒋方舟又给了公众一个惊叹号——直接受聘《新周刊》担任副主编职务。几年前有评论说,蒋方舟是中国最清醒的小孩。现在,这个小孩已长大。

少年时代的蒋方舟:爸妈从来不把我当孩子看

5岁时,蒋方舟用一个下午读完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不久,她又读完了张爱玲。9岁时,她看《百年孤独》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3岁时,她看完了《金刚经》与《二十四史》大部分,并浏览诸子百家。

“父母从来都没有限制过我的自由发展,这可能是他们早教成功的最大心得。”蒋方舟觉得,父母对她最成功的早教就是不教育。进入小学后,蒋方舟对家里的其他藏书很好奇,这里头也包括成人方面的书籍,也有涉及性和男女关系方面的。当时她妈妈的态度很开通,允许她任意选择自己爱看的书。

“在我们家,爸妈从来不把我当孩子看,我们的对话,就像三个三四十岁的人在说话。”在别的孩子还在看童话书时,蒋方舟被领到妈妈的书柜前,从那时起,她什么书都看,除了一种书——作文书。“作文书太限制人的思维了,我以前带过同学的作文书回家,被妈妈撕了,害得自己还去买一本还给同学。”

小方舟正式开始写作是在上小学的前一年。那年春节,家里的亲戚济济一堂,蒋方舟见到好久没见面的哥哥姐姐,感觉格外亲热。但哥哥姐姐却对七岁的小妹妹“视而不见”,结伴出游落下了这个小家伙。小方舟气得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找来纸笔,靠拼音和查字典,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光荣传统》,文中表达了自己对哥哥姐姐“忽略”自己的不满。蒋方舟笑着回忆:“文章简直就是对哥哥姐姐的一一数落。” 蒋方舟称,自己没有提前学认字,但要写东西就必须用到字,于是她经常放一本字典在身边,要写就翻字典。在写作中,她渐渐把汉字认齐了。

六七岁正是孩子贪玩的时候,蒋方舟笑着说:“我是被妈妈骗上写作之路的。”

进入小学的那一年,妈妈就“郑重其事”地告诉她:中国的法律规定,每一个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必须完成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不然就会被警察抓起来。看到妈妈一脸的严肃,不谙世事的蒋方舟对此深信不疑。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每天晚上蒋方舟都会趴在床上翻字典,写上500字,交给妈妈过目,但妈妈从来不给她改。起初,蒋方舟对此很厌烦,看到《红楼梦》中黛玉焚稿那一幕时,小小的蒋方舟就羡慕不已:如果可以把稿子都烧掉,从此不用再写多好。但妈妈的警告让她害怕完不成任务,她开始认真地对待写作。就是从那时起,写作成为蒋方舟生活的一部分。她说:“我写作没有任何目的,感觉就是非写不可,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

渐渐地,她写出了兴趣。十一二岁时,蒋方舟的作品开始在各类报刊发表,还在报纸上长期固定地开设过两个专栏:“正在发育”和“邪童正史”,专栏定位都是她用同龄人的视角看社会的种种现象。因为要写专栏,在初中阶段,蒋方舟有两年多的时间没有写过作业,这确实使她的学习成绩有些下滑,但整体排名仍在班级前十。

尽管如此,蒋方舟并没有停止写作。父母对她也格外宽容,在他们看来,孩子成绩的好坏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即使蒋方舟学得再勤奋,也不见得就能保证学习成绩永远排在第一名。而如果坚持写作,并不会对她正常的学习有多大影响,并且培养了她另一种技能。

初中时,蒋方舟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开设专栏“邪童正史”,以另类的眼光、锋芒毕露的才气以及大胆惊人的话语风格,歪解历史小故事。尤其是每篇的结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插科打诨,调侃古人,令人绝倒。有时候,方舟要在一天内交出四篇稿子,每天翻阅的史书,堆起来有一人高。而她全天都要上课,还有晚自习。

方舟上的是武汉著名的高 中——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数学是她的弱项,最初只能考50多分,连年级1000名都进不了。当了半年的拼命三郎,她奇迹般地提高到143分,一下子考了全年级第8名。

学习语文,方舟很有一套。语文课本发下来,她会抢在老师讲课之前通读一遍,然后找人讨论。有的课文只是一首短诗,或者一句引用,如果她认为有价值,就会把这个作家的作品全部找来看。方舟说:“考语文很简单,你一定要弄明白出题的人在想什么,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 高考的压力本来就够大了,方舟却在高中接连推出了两部长篇小说《骑彩虹者》和《第一女生》,写的是学校生活,依旧是语言幽默机智,情节妙趣横生。

清华园里的蒋方舟: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己性格的矫正

上清华大学,蒋方舟也是饱受众人非议。很多人说她是被清华破格录取,甚至还有人称蒋方舟的高考作文交了白卷。谈起这些往事,蒋方舟说:“我没有被清华破格录取,我是靠着自主招生考试经过高考才进入清华的。很多人不了解流程,所说的都是自己的猜测。有很多人,说出这些无中生有的话,本身就是在刻意忽略很多东西。说我作文交白卷,可是我的高考语文成绩是117分,这怎么可能是交白卷?还有在清华的时候,很多人说我不去上课,可如果我不上课我考试又是怎么通过的呢?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只要经过思考就会想明白的问题,而很多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在刻意忽略,他们不想去思辨,所以去说服他们就是浪费时间。”

在清华,蒋方舟和大家一样住集体宿舍,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和大学宿舍的人成为好朋友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对于少年成名的蒋方舟来说却不一样。少年成名,过早成熟的心理,还是让蒋方舟对周围的人有很多的戒备和不信任。“其实,如果换作我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人,也会很讨厌,所以我不会去埋怨别人。那时候小,不懂得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

进入清华之后,蒋方舟人际关系上的缺陷慢慢地在改变,她开始打开心扉接纳别人。她很慢热,却很执着,要么大家不是朋友,要么就掏心掏肺。对于她的写作,她也秉承这样的原则:要么不写,要么最好。渐渐地,她有了自己的闺蜜,开始享受依赖和被依赖的快乐,开始尝试原来被自己忽略掉的东西,尽情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清华的这四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己性格的矫正。宽容力忍耐力都在增强,守时性和严谨性也越来越好。虽然我与毕业典礼上的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对自己本身性格的完善还是很欣慰的,这四年,我成长了。”

《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既野心勃勃又随遇而安

22岁刚刚结束大学生活的蒋方舟,刚获得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国内畅销杂志《新周刊》的副主编,这是大多数同龄人做不到的。

《新周刊》的主编封新城说,早在2008年5月,他在《新周刊》总编访谈录栏目中采访蒋方舟时就开始留意她,当时蒋方舟还是华师一附中的高中生,“她有超出同龄人的思考,这是我采访时当面验证的”。当年高考后,蒋方舟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同年9月,《新周刊》便聘请她为特约记者,2010年4月,她升任该杂志主笔。封新城说,他早有意识把蒋方舟培养成该杂志的员工。收到《新周刊》的任命通知后,蒋方舟决定接受,但仍然保留自己的想法:“我还是希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四处游历,应该是有办法让二者相结合的,因为行走在路上仍然可以产生作品。”

蒋方舟的加入能为《新周刊》带来什么?面对再一次投来的复杂眼光和各种质疑,此时的蒋方舟已经能够淡然处之。她打了个比方:“我做什么事情都会先有一个化学反应,然后去观察结果,之后再一点一点地调整自己的配料,而不会一开始就非要一个爆炸性的开端。”

蒋方舟说:“我在职业理想上远没有世人揣度的那么野心勃勃。”她认为诸如要为杂志“带来什么”的问题非常傻。“我成名这些年,如果说从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不要相信外人给你贴的标签,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左右,不是进了清华就一定要怎样,进了《新周刊》就应该要怎样,要学会屏蔽掉外人对你的预期。”

从校园到职场,从学生到上班族,这毕竟是一次社会身份的大改变。蒋方舟直言自己也有过担心。“我之前只是对‘办公室政治‘职场厚黑学这类我最不擅长的东西有过顾虑。但后来我想通了,所谓职场江湖,说到底还是人的江湖,跟人交往我还是崇尚简单的原则:最大的善意,直接的表达。再就是诚实靠谱,不给别人添麻烦,把交给自己的工作做好。保留底线,其他东西就不再构成困扰。”

少年成名确实给蒋方舟带来很多荣誉,但也带来很多困扰,如果在荣誉与争议俱存的美少女作家与平平淡淡的普通女孩之间再重新选择一次,蒋方舟坦言自己选择哪一个都不甘心,因为做哪一种人都会有烦恼,人生的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现在的她成长的阵痛也都在逐一经历,也在渴望拥有温暖的爱情,但是她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排解,因为她不想打扰自己的写作情绪。但是如果做回普通的女孩,也许又在怨叹自己为什么不够出名。

“人生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要学会随遇而安,我从来都是既野心勃勃又随遇而安的。我的野心勃勃主要是针对作品而言,我还是希望写出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至于命运的安排或者个人自身我还是比较随遇而安的。”蒋方舟恬静淡然地说。

猜你喜欢
新周刊蒋方舟方舟
哲理漫画
隐秘的方舟
《方舟》
蒋方舟:天才的负重与前行
蒋方舟:逆风成长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新周刊》的盈利模式分析
《新周刊》的封面专题特点研究
杂 志 情 感 栏 目 的 美 学 思 考
——以《 新周刊》为例
梦想再可笑,也胜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