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源于把握生成

2013-04-29 01:56张颖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棒正方体长方体

张颖

课堂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它是丰富多彩的,更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更追求一种真实、一种自然。只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愿出现任何偏差,以至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缺失了对学生真实想法的关注与尊重,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事实上,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师生“原汁原味”的思维生发与能力发展的精彩课堂。

把握生成,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活动的过程性目标定位为“经历、体验、探索”。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在进行数学探究的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都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注。实际上,当学生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想法或做法时,他们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是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作为教师,就是要引发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去积极体验,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且引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如在探究11—20各数的组成时,教师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并想办法让大家一眼看出正好是12根。学生们有的用1捆小棒和2根小棒表示出12;有的左边摆出10根小棒,右边摆出2根小棒示意12,这些都是教师意料之中的。但也有几种摆法是教师备课时始料未及的。如左边摆1捆小棒,右边用2根小棒一横一竖摆个“加号”,后面又竖着摆出了2根小棒,最后用2根小棒横着摆个“等号”。这种摆法不难看出是对数的组成的一个深化和升华,“加号”表示合起来,把1个十与2个一合并起来正是12。用算式体现组成,再用小棒表示出来,这不正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吗?还有一个学生工整地将12根小棒竖着排成一排,为了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2,特意在下面摆了张数卡“12”。用一张数卡解决了“一眼看出是12”的问题,这不正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好方法吗?

面对生成的两个鲜活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只是一带而过或者稍加肯定,或者“巧妙”否定,学生课堂学习中独特的体验成果就会不经意地被老师忽略和漠视了。其实,学生的这两种独特的摆法,正是学生的一种独特学习体验。

动态生成的课堂,答案是不确定的,结果也是不能完全预测的,但正是这样的课堂,才顺应学生需求,体现尊重差异的理念。

引导生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是不够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生成,在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面对“求两个棱长5cm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题时,学生们都非常认同用常规思路解题的几种方法,但对于“5×5×5×2=250(㎡)”这种解法,很多学生都明确质疑,提出反对意见,只看到“5×5×5”就片面认为是在求正方体的体积,而不是求拼好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时教师及时加以引导:“这个算式正好也得250,是计算结果的巧合还是一种必然呢?”教师机智的引导,激发了学生急于探求答案的强烈欲望。经过充分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将两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后都只剩下5个面,“5×5”表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再乘5则表示一个正方体5个面的表面积,而并非是在求正方体的体积,最后再乘2就可以求出两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多样的解法,使学生在求异中倍享发散性思维带来的成功与乐趣。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就是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內驱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求异思维作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引导,引发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和深度思考,引导学生自觉的、日渐发展的求异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精彩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思维活跃,而不是把学生引向教材和统一的答案,要敢于“暴露”课堂教学设计意料之外的东西,要睿智捕捉课堂生成,尊重差异,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在精彩的课堂中得到积极、可持续的发展。■

□ 编辑 王宇华

猜你喜欢
小棒正方体长方体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数小正方体
一起数小棒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