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富
我任教的是鄂西北偏远地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到初中,在岗教师102人,其中,男教师22人,仅占教师总数的两成多一点,而统计数据显示,5年前,男教师的比例虽然也不高,但还占到近四成。这期间,有10位青年男教师选择了“停薪留职”,另谋出路。而新进的6名教师中,男教师仅有1名。现在还在岗的男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不多的青年男教师面对琐碎繁忙的工作、微薄的工资、寒酸的处境,也“人心思动”。每到暑期,就有青年男教师外出应聘的消息。面对男教师队伍日益老化,数量日渐稀少,男女教师性别比例日益失衡,“阴盛阳衰”已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拿什么“拯救”你,男教师?
刘伟是2006年选择支教被分至我校的本科毕业生,由于小学教师紧缺,学校就让他带小学,当班主任。可一年后,他就选择离职。问及原因,他毫不掩饰地说,虽说支教生工资待遇好一点,比你们高一些,可是与那些一起毕业,在外谋职的大多数同学就没法比,反差太大,我能不受刺激?还待在这里恐怕连媳妇都娶不到,早离开早好。收入低,但工作忙,选择离去是必然。
类似于刘伟的例子在我校离职教师中占多数。应该说,他们不是不热爱教师职业,他们既然能选择支教,就说明他们有从教的愿望。但相比之下,工资待遇偏低,生活环境差,工作条件艰苦迫使他们选择离去。由此可见,中小学男教师的“流失”与收入密切相关。传统观念中,男性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是要“养家糊口”的,虽然教师岗位当前在我国也属于收入稳定的体面工作,但许多青年男性一般对自己的收入有更高的期待。
王军是2008年选择“停薪留职”,到南方一所公立学校打拼的优秀教师。不到40岁,已经是高级职称的他,对于自己的离去也真诚坦率地道出了自己的理由: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评上了高级,但突然发现,我在学校似乎就属于快要“养老”的人,失去发展提升的动力。学校领导也认为,我已经“功成名就”,干得再好也不用有什么奖励的,把机会让给其他老师吧。深深的失落感,对自己未来抱有的期望促使自己作出艰难抉择,毕竟已经有家庭,但不迈出这一步,自己今后就如同“行将就木”的人一样!
类似于王军的例子是少数,但他们的离去,其实是学校之“痛”。优秀师资的流失不仅是学校的一大损失,而且还会在教师队伍中产生波动。但他们的离去也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困难重重,但渴望突破自己,使自己获得更大发展,成就自己理想的动力促使他们选择离去。这就表明,越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男教师,在面对不理想的教育环境时,就越感到不可忍耐的痛苦,另择“高枝”实为必然。
刘义是去年选择离职,应聘私立学校的青年干部。对他的选择,很多同事觉得不解,认为待在这里也可以有一番事业的。但他本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已经历任过学校教育教学多个部门的主管,熟知公立学校的管理工作,但也深刻体会到公立学校管理中的羁绊和不得已,使自己的一些构想难以实现,教育理想总被现实和人情击得粉碎。换一个相对能够施展自己管理才能,实践自己教育思想的环境,自己会做得更有动力,也更有成就感。
类似于刘义的例子更是少数,他们的离去,不光有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考虑,更有追求理想与实现教育抱负的动力。他们对教育事业有自己的理解,而现实困境使得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换种活法”就成为一种理想的抉择。由此可见,男教师在中小学校园的流失,表面是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实际上是我国基础教育行业,尤其是公立学校吸引优秀人才不足的问题。
从以上三类男教师流失的典型实例可以得出,“拯救”男教师,就必须从两点入手:一是切实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使教师收入居于社会较高水平,当教师职业成为社会向往的领域时,不仅男性会选择做教师,而且优秀男教师也会留得住;二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能力发挥提供更科学、更有力的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满足专业发展的成就感,不断获得施展管理才能的空间,是留住有志教师的关键。
(作者单位: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