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3-04-29 00:44童屹立
课外语文·下 2013年9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语文教学

童屹立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新的角色和学生观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分析,提出了教师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强化学生主体;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负责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资料,而学习任务的完成还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的目标更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定位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知识的接受和实践的体验中进行学习。

一、强化角色定位,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严谨的知识传授,还在于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迪和引导,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现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角色摇摆和教学观念不能够有效转变,因而学生学习效果不很理想,知识掌握不很到位,导致教学氛围不浓郁,学生缺乏兴趣的触发点,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清晰角色定位,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业追求,而在现代的教学观中,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发展状态,尊重学生的特点和独立人格,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孔雀东南飞》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前布置阅读和资料收集的任务,让学生对这一时代的封建制度进行大致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文章进行导入,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之后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划分出文章的整体结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对封建制度下的男女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总结,并类比之前学过的《陌上桑》和《木兰辞》中也曾使用过的同类手法,达成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教师要转变角色并修正陈旧的教学观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往往表现为教是对主体学习者的引导,学是主体在教的引导下的认知的形成和内化过程。其中就明确指出了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真正实现了教学和学习的有机结合和良好契合,才能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二、把握课堂核心知识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保证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质量,除了把握核心知识教学外,还要强调新的学生观下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角色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才能凸显学习中的知识目标和学习的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例如,在散文《荷塘月色》的学习中,不应当偏重将作者在散步时内心的感受作为重点进行讲解,而应该抓住散文这一特点对文章进行分析,了解文章中作者对于景色的描写方法,同时将《荷塘月色》和《我的母亲》这两篇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比较,使学生重点掌握表现手法的不同引发情感特征的各异,这样才能抓住该课文学习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

再如进行古文《赤壁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对作者苏轼的资料和作品进行收集,在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特点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从作者所写的词句中品味作者所描写的壮观景色,从景色描写中倾听作者的心声,感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出文章中所要描绘的景色,使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感悟人生哲理,体会作者的豁达乐观的精神,真正达成解悟“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教学目标。

三、激励学生进行质疑和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贵有疑”,学生只有产生了疑问,才能进行在不断思考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需要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再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和分析。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才能够积极思考,并通過讨论的形式发表自身的看法和见解。例如,在教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学生对于作者在地坛中思考问题的内容产生疑问,而在之后的阅读中,作者思考的内容渐渐呈现出来,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是对自己现存价值和如何抉择生死的方式思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深体会到作者的迷茫和痛苦的心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母亲对于作者的关怀和爱护,并经过分析,找出地坛和作者母亲之间的共性。在文中,作者写到在母亲离世后,自己在园中一呆就是一天,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作者最终的选择和母亲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质疑和讨论的过程中,为提高讨论的时效性,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发言的机会,最后再由小组中的代表进行总结,教师在学生发言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总体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性的理解。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利用自身的感悟和理解实现知识的掌握和情感的陶冶,同时在课堂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地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问题的预设,使学生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发言。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转变自身的角色,创造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高效地学习,进而改善语文学习的课堂生态和思维生态,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崇耀红.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才智,2010(23).

[2]谭健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教学基本要点[J].教育战线,2007(6).

[3]吕晓珍.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单元组织的探究[J].中学教育科学,2008(1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语文教学
革故鼎新优化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