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以来历届中共中央全会的议题、任务和历史作用

2013-04-29 00:44孙道同郭秋琴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3年9期
关键词: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会全会

孙道同 郭秋琴

[摘 要]本文将七大以来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会的产生,中共中央全会间隔时间以及历届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任务和历史作用等进行梳理并作简要评述。

七大以来;历届中共中央全会;议题、任务;历史作用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09-0018-04

根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之二、之三和廖盖隆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等著作和资料,笔者对七大以来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会的产生、全会间隔时间以及历届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任务和历史作用等进行梳理并作简要评述。

一、七大以来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会的产生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中央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它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从1945年党的七大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这67年期间,我们党先后召开了12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12届中共中央委员会。每一届党的中央委员会均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两部分人组成。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全国党员人数的发展壮大,出席党的代表大会的人数和党的中央委员会成员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比如,党的七大,出席大会的代表选举出由44名中央委员、33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七届中央委员会,当时全国的党员人数是121万;党的八大,选举出由97名中央委员、33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八届中央委员会,那时全党党员是1073万人。而到了党的十六大,选举出中央委员198人、候补中央委员158人组成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那时全党党员是6600多万,中央委员是七大中央委员的4.5倍,候补中央委员是七大候补中央委员的4.78倍。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选举出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人数又增加了。党的十八大,选举出由205名中央委员和171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成员,即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必须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在我国也有特例,即由党的中央全会通过协商和无记名投票增补党的中央委员,然后再由下一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追认。比如1979年9月25日至2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协商和无记名投票,增补王鹤寿、刘澜涛、安子文、李昌、杨尚昆、周扬、陆定一、洪学智、彭真、蒋南翔和薄一波为中央委员,准备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请求对这一增补手续予以追认。

二、七大以来历届中共中央全会开会的间隔时间

《中国共产党章程》对于中共中央全会多长时间开一次,是有明确规定的。七大党章规定中央全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八大党章规定,中央全会“每年至少两次”。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党章,对中央全会多少时间开一次未作规定。党的十二大至十八大通过的党章,则规定中共中央全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然而资料显示,由于党的历届中央委员会任期的时间长短不一,最长的八届中央委员会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69年党的九大,近13年时间,任期是最长的,在其任期内,先后开了12次中央全会,这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全会开得最多。从1945年党的七大到1956年党的八大,七届中央委员会任期是11年,但由于处于战争环境下,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都分散在各个解放区内,不便于召开中央全会,所以只开了7次中央全会,平均一年半才开一次中央全会。从1945年6月的七届一中全会到1949年3月的二中全会近4年时间才开了一次中央全会。一般来说,较为正常的是每一届中央委员会召开6次或7次中央全会。比如,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和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全会都开了7次。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全会开了9次。

党的七大以来历届中央委员会共召开中央全会74次,差不多每年至少要开一次中央全会。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加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担负着繁重的任务,特别是当出现重大的党内斗争或发生错误倾向,或者要解决党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的情况下,需要召开中央全会讨论决策时,有时就要连续召开党的中央全会。据统计,有10个年头一年内开了两次中央全会。那就是1956年9月28日开了八届一中全会,紧接着11月10日至15日又开了八届二中全会;1959年4月2日至5日在上海开了八届七中全会,8月2日至16日又在江西庐山开了八届八中全会,两次全会之间只隔了4个月;1978年2月18日至23日开了十一届二中全会,12月18日至22日又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1985年9月16日开了十二届四中全会,紧接着9月24日又开了十二届五中全会,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个月内而且相隔只有8天,连续开了两次中央全会,可见当时解决问题的急迫,这在我们党历史上是很少有的;1988年3月15日至19日开了十三届二中全会,半年后的9月26日至30日又开了十三届三中全会;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4个多月后的11月6日至9日又开了十三届五中全会;1990年3月9日至12日开了十三届六中全会,12月25日至30日又开了十三届七中全会;1993年3月5日至7日开了十四届二中全会,11月11日至14日又开了十四届三中全会;1998年2月25日至26日开了十五届二中全会,10月10日至14日又开了十五届三中全会;2008年2月25日至27日开了十七届二中全会,10月9日至12日又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有甚者,一年之内开了三次党的中央全会,那是1958年5月8日开了八届四中全会,5月25日开了八届五中全会,11月28日至12月10日又开了八届六中全会。

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有两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全会开的次数特别少:一是党的九届中央委员会,只开过两次中央全会,即1969年4月28日的九届一中全会和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二是党的十届中央委员会,只开过三次中央全会,即1973年8月30日的十届一中全会,1975年1月8日至10日的十届二中全会和1977年7月16日至21日的十届三中全会,显然全会的次数是少了一点。这两届中央委员会都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出现和破坏有关,当时大批高级领导干部(包括一些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在内)被迫害,尚未解放。

三、七大以来历届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任务及其历史作用

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和任务是和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战略任务紧密相联的。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看,问题千头万绪,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作为已经掌握全国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适时正确地解决当时最紧要最迫切的问题,这就需要召开中共中央全会讨论、研究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决策。这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从七届一中全会至十八届一中全会,党中央共召开74次中央全会,其议题和任务非常广泛。笔者将其梳理,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革命、建设、改革的推进,需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每一届中央委员会的一中全会均担负着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的重任,即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或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中央书记处的组成,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并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成。从七届一中全会直至十八届一中全会,共12届中央委员会一中全会的议题都是这样的。从而使我党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坚定的久经考验、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如果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发现反党分子、阴谋家或是犯严重错误不能继续履行其领导职务的同志,通过中央全会开展正确的斗争或者及时地予以调整或撤换,如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九届二中全会和十三届四中全会所做的那样。

(二)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国家政权机构(国家主席、国务院)推荐领导人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管干部(包括管高级领导干部)是一条重要原则。这就是说,当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时,产生新一届全国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国家军委主席、副主席,必须由党的中央全会研究、讨论和决定,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提出建议名单。比如,1978年2月18日至23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其任务就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和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完成必要的准备。全会一致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等文件;全会一致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政协全国委员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候选人名单,决定分别提请五届全国人大和五届全国政协会议讨论。

(三)当革命或建设处于重要历史转折关头,需要党的中央全会作出重要的决策或正确路线,必须适时地召开中共中央全会。七大以来有两次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是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会议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会议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党的建设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全会所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全国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讨论,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四)为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需要中共中央全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作出正确方针、决策。虽然在历届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加强党的建设都占有相当的篇幅,但这还不够。因为形势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是发展变化的,党内斗争也从未停止过,需要适时地采取正确的决策,制定正确的方针,把执政党建设好。中共中央全会就要担负这样的任务。比如:1954年2月6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的七届四中全会,揭露和批判了高岗和饶漱石在财经会议和组织工作会议及其前后的反党分裂活动,一致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又如,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党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撤销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关于刘少奇的错误决议,恢复刘少奇的名誉。1982年10月11日至12日,党在北京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确定从1983年冬季开始全面整党,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地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等项职务,对他的问题继续进行审查。全会提出,当前要特别注意抓好彻底制止动乱、坚决惩治腐败等四件大事。1990年3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4年9月25日至28日,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2001年9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五)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市场经济等方面制定出重要的方针政策。1961年召开的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并决定在农村深入贯彻《十二条》,进行整风整社。这次会议,对恢复党的实事求是传统作风,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是一个转折的关键。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要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回顾和讨论几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9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199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从现时起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六)审议提交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并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五年计划提出指标和方针政策的建议。比如,1956年召开的党的七届七中全会;1978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1985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1990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010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完成的都是与此相关的议题。

(七)为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党在建国以后的历史作出全面总结的重要决议。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党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出总结和评价。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和发布,纠正了当时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维护全党的团结、全国人民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八)为下一届党的代表大会作准备(包括政治报告、党章修改和组织领导方面的准备等)。1956年9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七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委员会准备向党的八大提出的政治报告、党章修改草案和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等。又如: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完全同意中央政治局关于提前召开党的十一大的决定;讨论并基本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和党章修改草案。1982年8月6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1987年10月20日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三大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1992年10月5日至9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九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四大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将这两个文件提请党的十四大审议。1997年9月6日至9日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总起来看,七大以来历届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会讨论的议题和作出的决定,对推进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这样说,我们党的正确领导,首先体现在组织保证上,这就是历届党的中央委员会一中全会所选举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以及中共中央建议提出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的领导机构,正是我们党和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有序地推进;其次,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从历届党的中央全会的重要方针、决策的制定和贯彻中体现出来。如果没有召开这么多的中共中央全会(共74次,这些会议,虽有几次全会的决定起过消极的作用,但绝大多数会议是开得好的,充分表明我们党政治上理论上组织上是非常成熟的);如果没有这么多完整、正确、逐步完善的重要方针、决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我国是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引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3]廖盖隆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之二、之三,分别刊于《人民日报》2011年7月22日、7月23日。

作者孙道同系第二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作者郭秋琴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袁志平

猜你喜欢
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会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走进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全会表情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中国文化背景下政治精英代际衍化研究
图说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