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四十分钟要成绩

2013-04-29 00:44:03牛耀增
教育界·上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课堂氛围

牛耀增

【摘 要】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好课是成功的基础,营造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关键词】教学民主 主体意识 课堂氛围

10年来,我一直在小学讲台上耕耘着。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除了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举止文雅、平易近人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上好每一节课。

要上好一节课,就要付出代价,要下苦功备好课。备好课的关键是钻研教材。我钻研教材,一是“钻”进去,二是“钻”出来。

“钻”进去是指钻研教材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把握作者写文章的目的,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揣摩作品的用词等。因此,为了熟悉一篇文章,我不知翻来覆去读多少遍,有的甚至背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詹天佑》等长文章也能记住各自然段的意思,做到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施教方案。

所谓“钻”出来,就是要以评价者的身份,去评价作品的优劣,或褒或贬,不过大多是欣赏和赞美。诚然,要“钻”出来,必须先得“钻”得深,不然是体会不到作品的妙处,也更不能发现其败笔了。

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板书内容等。

备好课是“成功”的基础,上好课是“成功”的关键,怎样上好课,我体会是:

第一,目的明确。只有明确教学目的,才能通盘考虑行之有效的施教方案,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和引导学生。教学是师生双方的活动,所以教师必须把教学目的告诉学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与老师配合,学有所得。

第二,课堂活跃。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创造在教师。活跃的课堂取决于学生思维的活跃,而学生的“思维机器”得由教师去“启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授之以“最有价值的知识”——读书法。我一般采取口授式引导学生去读书思索,点、画、批,一步步进入教材,就像导演带领演员进入角色一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读书方法,提高了能力。

课堂活跃,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的感情、语言、态度等。我要求自己上课时精神抖擞,给学生以力量;感情充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简练、态度亲切、教学民主,使学生视师为友,不拘束,敢发言,以创造师生配合默契,互相呼应的愉悦、和谐的气氛。

第三,大容量,快节奏。这样上课有吸引力,思想不偷懒,不打瞌睡。

我上课,总想让学生多学点东西,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能力,不论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能各得其所。但要循序渐进,绝不能将课堂塞得满满的,不给学生留思考、讨论的时间。

要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听、读、说、写、想。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时空,把握教材,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由于节奏的不断变换,或粗或精读、或讨论争辩、或展开想象……使学生总感到学习新鲜不乏味,始终保持最佳思维状态,提高教学效率。我经常在讲课中穿插讲故事、猜谜语、编诗歌、画图画等,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

既然要在语文课堂上提高质量,能够轻松的接受知识,笔者还认为有以下方法。

一、营造课堂氛围,方便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需要勇气。他们有各种心态:我提出问题过于简单,同学们会不会笑我?我回答问题说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我干嘛要当“出头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方便学生畅所欲言。比如,当学生提出问题有一定深度、难度时,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或偏离教学需求时,教师不能责怪提问的学生,要懂得宽容;对于不善于提问题的学生更要加以鼓励,表扬他们敢于提问题的行为,增强他们举手提问或回答的勇气。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内容,创造性地采用问答竞赛,互问互答,抢答等灵活的方式,随时调整课堂提问的形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为学生的举手积极创设条件。

二、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是因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诚心诚意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三、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参与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育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喜欢教师,才会喜欢学习教师所教的学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把课堂教学作为面向学生的主渠道,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取知识,尝到学习的乐趣。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了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收获,我的语文教学成绩连续几年在全学区统考中名列前茅。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为了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我将继续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课堂氛围
联姻网络,让语文课堂精彩飞扬
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兴趣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1:33:12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2:02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18:50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8:45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2:44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