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燕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写作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评定和修改能力。作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评兴趣,激发自评热情;其次要教给学生自评方法,掌握自改要领。只有做到上述两点,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不但会写,而且会改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培养兴趣 掌握方法 作与改
作文过程是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过程,而这两方面反映在“作”和“改”中,才算是完整的过程。因此,“改”的过程既是完善“作”的过程,又是对生活的深化的过程。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们着力培学生的自改能力,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知“作”不知“改”的弊端,使学生不但会写,而且会改。
一、培养兴趣,激发自评热情。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因此,培养兴趣,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先决条件。
(一)学习榜样,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能使文章益臻完善,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将学生分成几个作文修改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换阅读作文,互提意见,并选择一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从思想内容、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符号诸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写出简要批语,再把这些文章贴出来,让大家品头论足,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可结合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己作文的信心。
(二)弹性评价,诱发兴趣。
对学生作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成为兴趣的催化剂,能更好地诱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所以,我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大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评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是仅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打不同的分数。我一般都不打不及格分,如果发现比较差的同学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会恰当地把分数提高一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数看到自己的进步。
(三)示范修改,引发兴趣。
学生自评,教师不是撒手不管,而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可用中上水平学生的作文为本,通过示范修改,传授学生修改方法和要领,让学生在示范中发现问题,领悟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要怎么改。同时,通过教师入手、入眼、入理地评改,克服学生自评的畏难情绪,引发自评兴趣,提高自评作文的自觉性。教师在精心批阅有代表性的习作过程中,要做到“精批”。
二、领悟方法,掌握自改要领。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地传授自改方法和要领,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改文,可尝试指导如下几种修改方法:
(一)修改提纲法
成文前,学生都按要求编好了作文提纲。修改提纲,主要是对照要求,从大处入手进行修改。具体地说:一是校正主题。即改正错误的、模糊的、杂乱的主题,使主题变为正确、鲜明、有中心。二是疏导思路。即把离题的加以矫正,把段落不合理的加以调整,注意调整详写和略写的内容。
(二)总体浏览法
这是成文后修改的第一步。主要是看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否是自己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目睹的事,叙述的顺序是否恰当,事情交代是否完整,是否围绕中心展开叙述,应是与中心紧密相联系的材料详写,与中心有关的但不是重要的材料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写。
(三)精雕细刻法
这是成文后修改的第二步。主要解决语言文字、词句通顺问题。一是用词要恰当,把错字、别字、用词不当的地方改正过来。二是句子要通顺。要改正病句、不合理的修辞等,并加以润色。三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通过认真细致的逐句修改,使文章变得表达正确,语句通顺,生动形象,并且有亮点。教师指导学生自评时,要让学生掌握修改要领。一是“删”:删去多余的不必要的成分。文章写完了,要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把它读一遍,是否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要边读边想边修改;二是“增”:增补欠缺部分,把内容写具体,进一步修饰润色;三是“换”:换掉不恰当的地方,或前后互换。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改文训练,可采用精选面批、师批生改、互批互改、独立自改等形式。在评改中,让学生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掌握改文知识和本领,提高自评作文的能力。训练是手段,掌握是目的。学生自评习惯的养成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必须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强调训练意识,教法上要变灌输为点拨,不断探索指导学生自改文章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紫金县九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