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专业教育中的耦合

2013-04-29 01:45梁耀东
理论观察 2013年9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耦合

梁耀东

[摘 要]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专业教育中相互依存,有耦合的关系。在专业教育中推进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复杂的学科背景知识。问题研究性、独立平等性和参与互动性是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共同内涵。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专业教育中耦合的手段主要包括PBL教学法、案例与情景讨论教学,以及课程论文讲评等。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内涵;耦合

[中图分类号]G6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38 — 02

大学的专业教育所包含知识不仅仅是教材上的内容,而还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综合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所以在专业教育中的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要取得理想的专业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育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与学应该是统一的,老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但是单纯强调课堂讲授仍然不够,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复杂的学科背景知识,甚至通过主动的学习活动掌握新的专业技能。

一、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分别代表了教与学的改革发展方向。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思考的客观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创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希腊先贤也已经在哲学研究中总结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思维在当今的中国根深蒂固,中学围绕升学率而产生的应试教育思维甚至影响到了大学教育。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启发式教学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教育机构和教师过分强调教材和教学模式的统一,从而忽视了启发式教育在因材施教和方面的作用。启发式教育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这也是当今教育需要重新利用的重要教育工具。

与教师的讲授相对应的是学生的学习,这两方面缺一不可,所以在重视启发式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推进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课程所涉及的专题知识或者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通过自己阅读文献、收集资料、科学分析并获取知识的主动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教科书知识的学习,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自己获取知识并获得实践能力。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更了解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去自己获取知识。

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都要求教师和学生相互配,才能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无论是启发行为还是研究活动,它们都不是单方面的行动,而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行动。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构建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可以促进二者形成耦合。

二、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共同内涵

虽然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教与学是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但是启发式教育和研究性教学两者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1〕。专业教育中的教和学不可分离,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学相长,首先必须把握启发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共同内涵。

1. 问题研究性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指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为学习途径,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要主动地使用各种学习手段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和方法,在进行基于问题学习的过程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2〕。

无论是启发式教学还是研究性学习,都要首先提出供学生思考或研究的问题。只有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思考怎样去解决问题,老师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更有效地启发学生。也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让学生找到需要研究的东西,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所以在启发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中提出问题是前提条件,而问题本身是研究的核心。在研究和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开始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所以必然会去主动搜索更多资料。在阅读和处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对问题的研究中需要用到很多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高质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而在分析问题的环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思考,平等地交流,形成一种轻松、友好、良性互动的氛围。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主要是倾听学生的思考和结论,鼓励学生并给与恰当的评价。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 独立平等性

学习的过程是要达到学习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学习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其过程也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如果学生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不经过独立思考、质疑和判断就直接选择了接受,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这种教学过程,当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也就不愿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学生在思考和辩论阶段应该是独立的,至少应该有思维的独立性。在专业教学中需要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和辩论,让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碰撞和辩论,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更能被理解和巩固。在组织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需要营造轻松、友好、平等讨论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而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是观点的差别,而学生要选择哪一种观点完全处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其实在讨论和选择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会接受更科学和更符合逻辑的结论。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也适中要保持开方的姿态,不过多、过早地给出评价,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讨论氛围,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构造一个学生主动拓展思维的空间。

3. 参与互动性

不仅启发式教学是双向的,研究性学习也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将身心投入其中,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课堂讨论中进行充分互动。参与性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传统的课堂讲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场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知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专业教育中的耦合

1. 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被译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医学和管理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实际上其不应仅仅局限于这些学科,其他的专业学科教育都可以借鉴PBL教学法。此方法与传统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在PBL教学法中以问题及其解决为导向,注重教师和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而沟通和互动,共同推动学习的进程。

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层层思考,重新组织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作为教育工作者, 无论是成人教育, 还是其他教育, 都应当把启发式这一教学指导思想真正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要善于启发诱导, 开启学生的心智,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2. 案例与情景讨论教学

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在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当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用案例引入问题或者通过营造某种情景来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通常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景的创设一般要求图文并茂,尽量应用多媒体的功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当然单纯地通过语言来构造情景也是可行的,但是有多媒体手段,如音乐或者相关问题的视频作为辅助则效果更佳。案例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情景教学,只是这个情景被一个案例所替代,案例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特别是事件背后所折射的理论问题是通过案例中的具体情景讲述给学生的。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借助课本和教师等提供的材料信息,围绕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结论与概念〔4〕。

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在给定的情境中进行思考,能够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的讨论是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各抒己见,各种思想观点直接交锋,使学生互相得到启发。教师设置的案例必须有代表性,而且一定要能够体现教学目标中的核心问题。在案例教学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精心的组织,教师也要随时掌握讨论的进程,不失时机和恰当地启发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或者研究的问题,不一定要当堂给出结论。可以通过课堂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后自己去研究和探索。并与下一次课程联系起来,让学生就自己研究的结论做presentation。

3. 课程论文讲评

大部分的课程论文都是作为期末考查成绩或者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有的教师甚至把课程论文放在寒假或暑假期间,学生只要在下个学期交出一篇课程论文就可以给学分。这种做法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并不是效果最好的。如果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对课程论文进行讲评。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课程论文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要写好课程论文,学生就必须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为了完成课程论文学生必须要去查阅资料,梳理文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做好文献综述。在确定框架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怎样打好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研究构架。然而最后的点评是对学生一系列研究活动的总评价,让学生看到他们在哪些地方还有不足,是不是对问题的把握不准确,论文结构缺乏逻辑性,数据分析方法有错误还是其他问题。如果发现了问题还可以启发学生再进行改正,或者在调整以后进行重新研究。这样一来就不是单纯地通过论文给成绩,而是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探索能力了。

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专业教育中相互依存,有耦合的关系。推进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符合我国创新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共同成长,实现教学相长。

〔参 考 文 献〕

〔1〕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6,(02): 24-34.

〔2〕龙路英,韦素琦,何朝峰,黄国芬.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之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0,(45): 221.

〔3〕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04): 139-140.

〔4〕冯新瑞. 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05): 11-15.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启发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