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伟
摘 要:中学体育教师的学习动机、培训内容或课程、教育方式、培训时间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在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要转变观念,改革培训模式、培训课程或内容,提高专业技能,促使学科更新。
关键词:初中体育;继续教育;问题;对策
作为我国体育工作最大的一个组织实施群体,中学体育教师,为胜任未来社会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就要不断的学习,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中学体育教师再教育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转变思想,改变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包括中学体育教师在内的,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追求的一个目标,研究中学体育教师观念转变的方法,从继续教育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上探讨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从而适应新时期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
一、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对继续教育的重视
(1)初中体育教师忽视继续教育。目前,相当比例的初中体育教师未能认识到继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大多数一线初中体育教师是在主管部门的明令要求下进行继续教育,对参加继续教育缺乏较高的积极主动性。而在继续教育中,陈旧化、单纯技能化的教学也相当普遍,导致教师进修培训主观意识不强、被动应付,浪费了难得的继续教育时间。调查发现,有62%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为了评职称、职务晋级。
(2)教育主管机关導向定位陈旧模糊。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继续教育来说,起着上传下达、监督、实施等各种职能。目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有关继续教育的政策措施没能及时有效地实施。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在认识上存在同样的错误。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的教育部门只侧重体育教师的教学,而忽视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因此,持续发展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被陈旧的继续教育观念束缚着。
2.继续教育机构不完善
美国教师培训机构各式各样,有专供教师培训的教师训练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员研究院、在职教师培训和提高中心等。各类高校也通过举办夜大班、函授部等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还有各种各样的讲习班、进修班、研讨会等,许多民间教育团体也参与教师培训事务。在英国向中小学教师提供进修的是大学教育学院,这种机构主要是在职进修专业和业余进修班。在日本,教师进修机构有大学和师范教育机构。专门的研究机构是教师研修的主要机构;教师专业团体,主要进行教师研究会和讲习会;广播电视函授教育机构;教师所在学校,主要是进行校本的研究。
我国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函授、电大、职大、夜大,省级教育学院、地市级教育学院,自己学校,普通高校,自考等。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机构设置还只是在继续教育学院、各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的范围之内,缺少继续教育的市场机制。由此看出,我国不是缺乏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条件,而是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没有被充分地运用。
二、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1.继续教育培训内容
拓宽中学体育教师的知识面,把专业基础理论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充分整合,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提供课件制作等合作交流的平台;要以精、实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删减那些脱离中学体育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
2.强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理念
继续教育是师范院校毕业以后的延续再教育。目前,知识信息的不断更新使得初中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也是社会发展对初中体育教师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发展对于初中教师接受培训指导的必然趋势。广大初中体育教师要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师德修养,及时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学习现代科技和与体育学科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增强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战能力,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技能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但仅仅达到这样的要求还是不够的,因为知识的更新、现代理论的运用及技能的掌握,需要良好的智力开发做基础,只有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才能更有创造性地学习、运用知识,激发潜在的创新欲望。
3.拓展继续教育基地,建立多元立体化的继续教育网络体系
我国的地域性决定了初中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点多面广的不集中性,更决定了继续教育模式的发展之路必须是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良好的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当以适当的时期地点、便捷的方式方法来满足城乡需求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层次中小学体育教师需求的多样性,从而使其都能够获取完备、健全的知识技能。目前,我国师范教师进修院校基本承担着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社会办学力量应广泛参与,要建立和完善由各类综合性大专院校和电教网络等其他有实力的继续教育机构共同构建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真正让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沿着良性轨道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旗.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09):41-43.
[2]王韶峰.实施素质教育与体育继续教育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0,(0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