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雪 许杰 王蕾
【摘 要】本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干部年轻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发挥干部年轻化政策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干部年轻化;实施原则;路径选择
干部年轻化是20世纪80年代作为干部“四化”要求而提出来的,现阶段实施干部年轻化,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更是为了合理配置领导班子,优化干部队伍,确保党的领导事业后继有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干部年轻化的内涵和作用
(一)干部年轻化的涵义
干部年轻化的含义不是绝对的,会随着国家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丰富的,结合当前国内形势和发展状况。本文认为,领导干部年轻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领导机关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大力推行以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后继有人为目的,以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结构为核心,以提拔4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为显著标志,从而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权力结构优化的一种干部制度。
(二)干部年轻化的作用
干部年轻化的提出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但这一提法之所以直到今天仍然被反复强调,是因为干部年轻化在促进党的事业发展、促进政府管理中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保证了干部晋升的公平性
干部年轻化打破了传统的“排资论辈”的晋升规则,体现了“唯才是举”的思想,给予那些有能力、有才华但是年轻的干部平等的晋升机会,有利于量才适用,也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维护了国家机关的稳定和和谐。
2.增强了国家机关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社情和舆情,考验着干部的执政能力,年轻人在精力体力方面更有优势,思路也更加灵活,适应力强,能够迅速的对问题做出反应和解决,可以确保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确保我们党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89%的国家都在着手进行电子化政府的建设,我国也不例外,电子化政府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干部的技能要求很高,实行干部年轻化,提高干部队伍的技能水平,可以提高我国政府管理的电子化水平,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我国实施干部年轻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实施干部年轻化的现状
干部年轻化政策是特殊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的产物,实施30来以来,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也产生了良好地社会效应,随着干部年轻化政策的实施,我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配备年轻干部的数量明显增加,年轻干部的知识层次高、视野开阔,增强了部门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创造了基础条件;干部年轻化的贯彻为我国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干部素质,推动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逐步废除,增强了我国干部队伍进而政治体制的生机与活力。
(二)我国实施干部年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上:错误的以为“年轻化”就是“低龄化”
目前我国干部年轻化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种错误的思想,即将干部“年轻化”简单的看作干部“低龄化”,唯年龄是从,形成了一些不合理的硬性规定,如有些地方在选拔干部时候规定,年龄超过35岁不能再提拔为科级干部,年龄超过40岁不能再提拔为县处级干部,年龄超过45岁就不能再提拔为市局厅级干部,这种错误的观点和做法,一方面损害了国家机关中“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另一方面也损害了大龄干部的积极性,产生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1)导致青年干部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政绩工程
受干部“低龄化”思想的影响,年轻干部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了早日得到提拔,他们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不是从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实现个人利益角度出发,致力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2)剥夺了大龄干部的晋升机会损害其工作积极性
干部“低龄化”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损害了国家机关干部晋升的公平性,导致一些思想进步、能力过硬、经验丰富但年龄稍大的干部没有机会获得晋升,损害了其工作积极性,本来在正常的晋升制度下,他们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的服务人民,而现在却变得消极懈怠,得过且过,不但造成了人才的闲置与浪费,也降低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2.实践中: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产生了新问题
(1)在任职年限上投机取巧规避任期制的约束
为了客观认定领导干部的德才素质,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我国坚持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但在干部年轻化的实践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却在任职年限上投机取巧,把人才问题搁置不谈,优先考虑年轻的问题,规避了任期制的约束,影响了领导干部的管理效果,造成了管理的混乱。
(2)干部年轻化导致了“腐败年轻化”
在干部年轻化实施过程中,一些年轻干部未经过考察和锻炼就担任了重要职位,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很容易迷失在权力当中,引起腐败现象的发生,导致我国职务犯罪表现出了低龄化现象,由以前的“59岁现象”发展到了现在的“39岁现象”、“35岁现象”。
三、我国实施干部年轻化的路径选择
(一)变干部年轻化为年龄结构合理化
干部年轻化的提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在干部晋升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小晋升的几率就越大,也会给一些领导者提供排斥异己的机会,应该综合考虑干部年轻化的内涵,干部年轻化主要强调打破“排资论辈”的晋升规则,给予那些思想先进、能力过硬、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机会,实现干部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可以变“干部年轻化”为“干部年龄结构合理化”,这一概念可以清晰的表明政策的内涵和目的。
(二)构建科学的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的调控机制,注意任用时机调控,在干部的最佳年龄段、才干的最佳发挥期对其进行重用,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合理配备领导班子,使其个人能力同任职层级保持平衡;构建破格任用机制,打破传统的逐级晋升的思想,以免延长培养周期、错失晋升机会、阻碍年轻人成长,及时将那些能力突出、精力充沛的年轻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建立干部年轻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从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干部队伍的气质结构、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是否合乎科学发展要求三个方面来对干部年轻化进行考核与评价。
(三)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监督
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是对其进行晋升的前提,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在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在培养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通过到艰苦地区的挂职锻炼和定期的交流轮岗,丰富年轻干部的阅历,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在加强培养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针对目前年轻干部中存在的问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运用制度和伦理的监督,使年轻干部不能、不愿也不敢腐败。
【参考文献】
[1]楊兴林.干部年轻化实践误区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新思考[J].实事求是,2010 (02):25-28.
[2]孙韡.干部年轻化弊端与干部选拔法制化[J].学术论坛,2008(09):64-68.
[3]楚国良.干部年轻化的底线在哪里——由“湘潭神女”现象引发的思考[J].领导科学,2012(05):10-12.
[4]吴长春,褚玉清,王凌云.关于如何理解和把握干部年轻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0(05):42-47.
[5]朱春奎.防止干部年轻化异变[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01):43.
[6]雷楷明.湖南省领导干部年轻化进程分析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