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2013-04-29 09:27:45刘洪涛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指导自主学习评价

刘洪涛

摘要: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模式的微观操作策略方面要求以彰显学生的内在动力为出发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达到自身的价值生成和意义建构;通过自主学习意识、能力、品质的形成,使学生最终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这种教学的成效,突出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上。应当说,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才能实现自主学习的最优化。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这种指导性是与非指导性相结合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 指导 评价

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呢?从其内在与外在条件来分析,主要有四点:“首先,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要‘能学;其次,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也就是要‘想学;第三,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保障,也就是要‘会学;第四,自主学习还必须以意志控制为条件,也就是要能够‘坚持学。”这一论述阐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条件以及教育指导等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具有决定性,是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基本著力点;而外部条件则具有主导性作用,是学生内部条件得以提升的因素。外部条件的优化便是教师教学策略的着力点。

一、学案导学策略

“学案导学”策略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是最主要的教学实施策略。学案的组成部分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设计“导学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科能力,指导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二、自学辅导策略

自学辅导策略的内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自学辅导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也是贯穿始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因为:“自主学习有别于各种形式的他主学习,它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这种自觉从事学习活动,自我调控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能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依赖于教师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当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内部条件及其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其中,外因需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内因是最直接的因素,探讨学生的内部动因才是最为关键的。一般认为,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五个方面:(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学生个体的独特的需要和认知事物的方式反映在学习动机上,就存在认知和求知需要的不同以及动机强度和水平的不同;同时,可以看到不同的目标对于促成学生的动机方面也存在着影响。(2)成熟与年龄特点。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观点,小孩子过分关注生理安全,而大孩子的社会性动机逐渐增加。(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5)学生的焦虑程度。调查表明,学生的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对学习都是不利的,中等程度的焦虑才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在自学辅导策略中,关注动机激发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状态。

而构成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主要有家庭环境、社会舆论和教师的榜样作用。因而,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应当关注学生的内在差异和动机形成的特点,依赖坚持不懈的外在影响,打通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联系,来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应当肯定的事,虽然水平和强度有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学习动机。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在课堂教学框架之内直接完成的,但是,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激发学习动机,就是通过一定的外在诱因,使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心理学研究者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动机激发的策略,即:(1)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5)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6)注意个别差异。这是具有一般性的动机激发策略,立足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组织教学行为。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为微观、直接,特别是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激发,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活动建构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应从两个方面来实施。

一是兴趣的引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当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往往不再需要过多的外在刺激,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起学生对于学习的持续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必要环节。单就课堂教学来讲,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引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许多可操作性的切入点。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首要条件。应当明确的是,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一致,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有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伴随着另一个教学活动或者教学内容的展开而很快地过去。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要着力于学生的客观实际,不能想当然的以教师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教学的作用;同时,还要将兴趣的激发贯穿到每一次教学的活动中去,而不是以一代之。

一旦学生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上将会大大提升,也将有利于学生真实的自主学习活动的展开。

二是评价的激励。自学辅导的两大要素是“自学”与“辅导”,而“辅导”的过程始终伴随着评价而进行。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合理的评价与适当的表扬、批评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三、指导性与非指导性互补策略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指导性教学与非指导性教学的结合,以此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化。那么,究竟什么是指导性教学与非指导性教学呢?顾名思义,指导性教学就是在教师认真、细致的指导下,学生严格按照所指定的程序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指导性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增进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指导性教学如果单独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来使用,而不融入其他教学理念,则势必会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主宰下的“授——受”式学习过程,这也正是基于创新教育的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所极力要改变的教学状况。非指导性教学则是在教师设定的教学情境的影响下,学生自己发现和确定问题,然后自行讨论、整合,以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非指导性教学几乎没有外在组织形式,而是一种随意性较强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反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流行的无导向教育,即是非指导性教学的一种反映。在无导向教育中,完全以学生的自我发现为主体,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而不去进行是非判断,最终是失败的,它造成了学生极端的的自我中心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盛行。非指导性教学无疑是一种全开放的教学形式,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倡导“自我”,张扬“自我”,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绝对的张扬。

猜你喜欢
指导自主学习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构建现行体制下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的要素研究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6:22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