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情感体验 创设有效课堂

2013-04-29 07:13:46苏岚
新课程·下旬 2013年1期
关键词:蚕宝宝美术情感

苏岚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小学美术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情感教育则是指以塑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为内容的教育。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引愉快的情绪体验,则会产生积极共鸣,从而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进步或发展,让美术教学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情感教学中的师与生

1.教师情感的融入

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要具有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的能力。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加强理论方面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2.学生情感的投入

人的情感对人具有能动作用,美术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的情感投入有很大关系。美术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是贯彻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行动。在现代学习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情感的交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方法上灵活性大,学习兴趣强烈和广泛,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让他们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并把感情融入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中,让他们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接受情感教育。

3.师生情感的交融

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以心相通,构建好师生间愉快交流的学习氛围,改变陈旧的“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自己放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参与讨论、学习。如:浙美版第三册《手指玩偶》,课中与同学编排玩偶剧《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学生喜爱的玩偶角色中,其乐融融。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体验到玩偶制作与表演的美。

二、培养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大自然中的情感熏陶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这给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好原有的课程资源,还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加以有效整合、灵活运用。如在教学《娇艳的鲜花》时,教师让学生到校园里去看墙角里的小野菊、操场边静静开放的三角梅……处处开满鲜花的校园环境能让学生流连忘返,真切感受。充分利用了校园文化资源,在真实鲜活的情景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2.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1)创设美的情境,诱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情感的情境性特点启示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优美的情境里,激发和深化情感。在教学《地下的故事》时,利用多媒体由鼹鼠带领学生一起参观了地下王国,认识许多地下生活的动物,同时一起展开想象,地下动物们如何生活,有的说他们开车到处穿行,有点说他们住着五星级宾馆,甚至还有的说天上生活的鸟儿在地下生活了一天闹出不少的笑话……通过想象,同学们仿佛都到地下过起了快乐的生活。整堂课中,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地下王国的情境之中。

(2)利用生活体验,培养情感

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不仅增加了美术教学的丰富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还使学生增加了生活经验,获得了情感体验。如在封面设计的教学中,让学生为自己的日记本起个书名,从里到外设计一套封面,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童年保留一份美好的回忆。

通过美术教学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交流中获得情感交流和体验。再如教学《蚕宝宝》一课,尝试第一课时中学生枯燥回忆蚕宝宝并绘画,结果单调、乏味且不形象生动的蚕宝宝充斥整個课堂。第二课时中让学生上课带上蚕宝宝,制作蚕宝宝之家,边观察边感受蚕宝宝的可爱,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后引导想象,学生的创作激情澎湃。《蚕宝宝的梦》、《一百分》、《时尚蚕宝宝》等优秀作品油然而生。利用生活体验,培养情感的课堂显而易见是有效的课堂,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课堂。

(3)欣赏优秀作品,激发情感

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是作品的生命力。好的作品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一位学生在欣赏评述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时说:“我看这幅画上的女人像一个妈妈,她一定是丢失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才哭得这么伤心,她的内心一定很痛苦。”这样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让欣赏的作品更有生命力。

(4)精心创作,表达情感

创作出一件美术作品并不是美术创作活动,也不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过作品表达、体验情感才是创作的真趣所在。教师切实以人为本,采取活化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等多种积极策略,让教材“站起来”、“动起来”、“唱起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创作、表现内心情感的兴趣。如教《鱼儿游游》、《太空里的植物》等内容时,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作线形的深入,又作点上的泛化,把一课内容分成有共同主题统领的几课时完成,又注重美术与音乐、语文、科学等学科的有机整合。在连续展开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采取说一说、比一比等灵活的手段激发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热情,加深对美术符号的特定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并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将内心体验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泥塑或工艺制作等不同的方式加以表现。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把内心情感外化为显性的物质作品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巩固并强化了自己已获得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5)传递鼓励信息,激发情感

美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爱是行动源泉,爱可以推动人去进行他所从事的任何事业。”

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让学生在情意浓浓的教学过程中去看、去感受、去创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品进行评价时,要尽量注意以表扬鼓励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如“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小朋友!”、“你画的苹果真甜啊!”在传递鼓励信息的过程中,这个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赏识和表扬,自信心加强了,积极性高了,更促成了有效的课堂。

新课改不仅需要师生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师与生情感的投入和深切体验。一旦学生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学就成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我想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

猜你喜欢
蚕宝宝美术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创意美术
蚕宝宝养成记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