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民
大学都毕业很久了,我对技术与科学、知识与文化这两组概念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当时觉得没必要思考。
很久之后,突然觉得这两组概念弄不清楚,就没资格当老师,最起码成不了一个合格的老师。因为前者牵连教书,后者关乎育人。
可惜明白这个道理时,我做老师已有不少时日。
颇有些恼羞成怒!
说实话,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老师做得不合格,更因为自己本身的发展也出了问题。我恼怒自己的愚钝之外,也迁怒于我的老师。
对中学老师这个群体,我向来存有偏见。当然,我也承认,中学老师中也有一些佼佼者(比如教师发展学校的老师们都比我优秀得多),但总觉着,从事这个职业的很大一部分人,不是选拔出来的,而是淘汰出来的。情商平平,很难因为职业崇高而选择教育;智力平平,很难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不选择教育。上了师范院校,善钻营者,矮子里拔将军者,皆转行或考研。勉强进入中学的,不多几年也转行的转行,提拔的提拔,留下来的不就是淘汰的结果吗?至于因为理科太差而被迫选择了文科,文化课太差不得不选择了艺术和体育的某些老师就更多了几轮淘汰。可惜,这些人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一辈子都在井底,还往往自鸣得意。
中国的教育就这样掉到了井底。我们的命运早已注定。
恼怒化作无声叹息、一丝苦笑、两鬓华发、三缕抬头纹……
年轻时,我是一个民族自大狂。听说,李约瑟写了一部《中国科技史》,把“四大发明”吹到了世界,很是得意。忽有一天,听说这书名出了问题,人家写的是《中国技术史》,同胞译者妙手点染成了“科技史”。其实,李约瑟还是在批评中国人重技术,轻科学的。这时才想起,改革开放之初,报刊上常可见海外华人学者屡屡提醒国人要多一些科学精神。再一细研,可不,中国人还真是存在师带徒、父传子、传男不传女、门户森严等等教育弊端,也的确存在轻实践探究和规律总结,重坐以论道、闭门造车等等问题。怪不得,勾股定理在世界上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人家斩了百牛庆贺,生怕人不知道;我们藏着掖着,不交流、不沟通,何谈总结。
西方的基础教育,非常注重科学实证和归纳总结。小小的孩子就懂得在实验室、图书室去寻求答案。而我们的教育却只停留在经验、知识的灌输。就语文教学,受西方影响的新加坡就和我们差距很大。老师把“论积贮疏”、“论贵粟疏”……同类文体的文章让学生比较阅读,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寻求规律,然后自己写出一篇“疏”来。暑假里,我在冶力关农家乐住了几天,偶遇一位维也纳大学的访问学者,他对河州花儿很是痴迷,我们相谈甚欢。我发现他对本国历史,欧洲历史,甚至希特勒都很模糊。他告诉我,他们的教育轻知识传授,重自主探究,因而选择性很强。
我终于明白科学重规律、技术贵经验。也终于明白什么是重道轻术,教书要科学地教,教科学,要授人以渔。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又可细分为多个部分,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校园环境文化、师生文化、课堂文化、课程文化,理念的文化、物质的文化、行动的文化等等。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最有决定权的是那40分钟的三尺讲台。就中国教育的现状来说,最有影响力的也是一线教师的40分钟的三尺讲台。因而,我对构建课堂文化做了一点粗略的思考。
课堂文化首先是平等的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纵观东西方各种各样的革新运动(包括宗教革命),无论前面冠以怎样的定语(如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都有一个不变的永恒主题——民主、自由、平等。可见,这是整个人类的共同理想(绝不能以种族、历史、文化背景、生存环境等为独裁、专制、剥削和压迫找借口)。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首先要蹲下身子,把自己和孩子放齐。用平等的人格来主导课堂,为主体服务。
课堂文化还是合作的文化。这其实也是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特征的另一种平等。更是发挥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因而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还是培养孩子们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提高合作能力的一种手段。在今天,面对独生子女一代,面对“宅男宅女”,谁能说这不重要、不迫在眉睫呢!
课堂文化是和谐的文化。个体和谐、团队和谐、社会和谐乃至整个地球和宇宙都要和谐,这也是今天人类共同的追求。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每一个孩子都感到愉悦,每一个孩子都在健康发展,当然老师成功的愉悦也自然在和谐中产生。
課堂文化是集体文化。注重每一个个体的同时,必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合作与和谐促进整个集体的进步。
归根结底,课堂文化是爱的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发自肺腑的师生之爱和对课堂教学、对课堂学习的热爱。
当然,以上几点只是构建课堂文化的框架。不同的教学人员、独特的教学风格都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文化。值得大家穷尽职业生涯去探索。
逝者长已矣,在应试教育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我们正在渐渐老去。愿我们用科学教书、文化育人的素质教育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