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茂利
摘 要:在“发现式”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展示不容忽视。只有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并适时加以引导,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突破。
关键词:发现;个性;展示;品味
“发现式”教学法又称“五重发现”法。在我校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实验,无论是课堂的活动、学生的预习、小组的合作,还是问题的发现、及时的反馈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笔者曾经有幸以执教“五重发现”法参加了全市的优质课评选并获得一等奖。现在谈一谈对这一教学法的一些浅陋的看法。
“五重发现”的教学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依托学案,深入自学→小组合作,真诚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归纳方法,总结规律→拓展视野,提升能力。这五个步骤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特征是“在对话中不断发现”,最核心的环节是“展示学习成果”。
具体来说,“五重发现”的第一重是“自学发现”。这一环节,由学生课前自读文本,梳理字词、文学文化常识、最初的感受等基础性的知识和感觉。那么,哪些字词是这个学生所不认识的,哪些字词是那个学生没有掌握的,初读后的感受等,都是个人的初步体验,这些东西都应该由学生自行在自学中发现。
在这一环节中,要避免的是,老师把自己觉得重要的、比较难的东西端给学生,然后由学生去填空,填空之后去回答,然后再领着大家读一遍儿。之后,又在学案上给加上一条小尾巴——“你还有哪些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后写在下边”。其实,这样的教学环节总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样的设计不是学生的自主发现,说到底仍然是老师的发现。
第二个环节是“交流发现”。这个环节要求把每个班级的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展开合作、交流,小组之间展开互动、交流、探讨。在这个环节中,仍然要遵循以学生的个性发现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相互提问、取长补短、自由发挥、求同存异。
在第四个环节“总结发现”中,由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积累,无意识的(当然得有一个由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过程,关键靠教师的长期引导)自主完成方法的归纳、规律的总结。最忌讳的是教师把自己认为或是教学参考上的重难点强加给学生,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和见解,教师要做的就是适时的鼓励和引导,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
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发现”,由教师适时地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题目,以便达到及时巩固拓展的目的。教师的拓展绝不能是事先准备好的题目,是由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每个小组的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最多可能是事先准备的多个题目当中的一个。
笔者认为,在这诸多环节中,最重要也是课堂上最需要展示的是第三个环节“展示发现”,也就是每个学习小组由发言人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包括学习的收获和提出的问题(问题可以是本小组解决不了的,也可以是已经解决但该小组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中,“收获”包括知识的积累和对文本的感悟体验,目的是与其他小组分享学习成果;“问题”包括设问和疑问,目的是引发其他小组对问题的探究。
纵观整个学习流程,最重要的是三个关键词:“个性”“展示”“品味”。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是在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而非讲授者。
当然,對教师个体来讲,在教学中可能也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甚至有一大部分教师感觉课堂的驾驭比以前难度加大了。这当然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这种教法大大提高了教师课前的备课要求,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会五花八门、千差万别,这无疑给教师的备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还有一点,也是笔者最想说的。“五重发现”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这毋庸置疑。学生在自学、展示、探究、总结、拓展中发现,目的是要发现文本中的重要知识、通过感悟提高个人的学习和情感能力。那么,我们常说教师和教学是杯水和桶水的关系,在我们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发现的同时,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是不是也该有着个人的发现呢?我想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教师个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决定着一节课的高度。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会做课堂上的旁观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解读,更应该进行自我解读。只有这样,在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或是旁逸斜出的时候,我们的引导才会更有力、更适时。
所以,语文的教学必须要有个性的发现和解读,当我们被学案上的对错号拘束的时候,我们那颗语文之心,也许就会被对错号编织的网给罩住了。
(作者单位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