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到达”类动词的框架语义对比研究

2013-04-29 17:32刘姐李天贤
现代语文 2013年11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

刘姐 李天贤

摘 要:英汉语言“到达”类动词使用率颇高,本文从框架语义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运用北大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逐一分析英汉四组“到达”类动词中各框架元素及其组成成分。

关键词:框架语义 英汉对比 “到达”类动词 框架元素

一、引言

“到达”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释义为:“到了(某一地点、某一阶段)”。本文研究的“到达”表示地点上的运动,对其表示时间上的运动暂不作说明。“到达”着重强调的是运动的终点的完成性。英语中的“arrive”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释义共有四项:reach (a place), esp. at the end of journey;(of an event in time) come; (infml.)become well-known or successful; reach sth.本文将运用语料库技术搜集二词的语料,并运用框架语义学对英汉语中“到达”类动词进行分析对比。对比时只选取动词中表示地点上的运动的释义,其他释义暂不讨论。

二、框架语义学理论

框架语义学是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语言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描写词项(lexical item)意义及语法句式(grammatical construction)的方法。框架语义学认为,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为词在语言及言语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背景和动因,这个概念结构就是语义框架[1]。框架是框架语义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本质是原型和视角[6](P120)。Fillmore认为框架并不是真实世界中存在的实体,而是一种原型。框架原型可以解释词语使用和真实情景之间适应程度的复杂性,并受社会活动背景的影响[2](P111)。

框架语义学中涉及几个重要概念,在此逐一说明。

首先是“框架”概念。框架可以是任何一个概念体系。其中的概念之间相互关联,要理解这一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整个概念体系。介绍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激活所有其他概念[7]。

其次是“视角”概念。语义框架中的视角是指说话人看问题的角度。同一框架中,不同的词汇和句子,其视角可能不同[6](P120)。我们说出的每一个句子或每一段话语都有一个特定的视角,而进入我们视角的成分则成为句子的核心成分[7]。

“原型”概念在框架语义学中非常重要,“范畴”“语境”和“背景”这些概念都是通过原型来理解的。通常,定义和理解的意义所依靠的框架或背景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背景就被称为“原型”[1]。

“侧显”(profile)这个术语借自Langacker(1987, 1991),指词语所象征的、被凸显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以语音形式或文字形式显示的概念。有了“侧显”这个概念,“框架”可重新定义为:被侧显的概念所预设的知识结构或概念结构,包括各种具有结构的背景信息。侧显和框架不可分割,因为“一个表达式的语义值既不单独属于基体,也不单独属于侧显,而是属于二者的结合”[3]。这里的基体就是框架。

三、“到达”框架

从人类认知和我们的知识、经验形成的全局来看,“到达”框架属于运动框架的子框架。“运动框架”,就是某个实体(主题)从某地(来源)出发,在另一地(目标)结束,并且覆盖了两点之间(路线)的空间。其子框架有目标框架(到达,抵达)、来源框架(离开,出发)、路线框架(横贯,穿过)或者运动的方式(跑、跳)、所涉及之地形状——属性的假设等等。

既然“到达”框架是运动框架的子框架,根据“继承所有”原则,“到达”框架就应该继承了运动框架的所有框架元素以及框架结构,包括:主题、来源、目标、路线。到达框架属于运动框架的一个子框架,我们可从运动框架图(Maria Cristobal,2001:20)推出到达框架结构(如下图):

下面通过一些例句中来分析各框架元素:

[主题]:[她朋友]刚刚到达这里。

[目标]:他们两点就到达[北京]了。

[路线]:大家[沿着小河]到那儿的。

[来源]:这家伙[从西藏]到东北的。

[方式]: 他们[安全地]到达了。

[方法]: 同学们[乘坐大巴车]来到这所学校。

从词汇实现的角度来看,这些框架元素从不同的角度构成句子的某部分意义。这些元素并不需要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每个元素在句子中的重要性也不一样。另外,在某些句子中,有些元素事实上存在,却没有出现在句子中,这样的情况叫作空实例。本文根据Frame Net工程将这类情况划分为以下三类:

构式空实例(Constructional Null Instantiation):这种空实例的出现是由语言的语法规则导致的,如祈使句中主语的缺失,被动句中施事的缺失。此时,我们就用构式空实例这个符号来指代这种缺失(以下简称CNI)。

不定空实例(Indefinite Null Instantiation):这种情况下,缺失的元素是一种一般的存在或者可以给出一种非限定的解释,如某些普遍动词的宾语未被提及:吃、喝、穿(如“你吃了吗?”),此时我们便以不定空实例代指这种缺失(以下简称INI)。

确定空实例(Definite Null Instantiation):缺失的元素可以从语境中得到暗示,如“有人会吗?”此句说话和听话双方都知道会的应该是什么。此种情况即称为确定空实例(以下简称DNI)。

四、“arrive”和“到达”的框架元素对比分析

本文中英语语料均来自英国国家语料库(BNC),汉语语料则都来自北京大学语料库(CCL)。

(一)arrive

词条:arrive

框架:到达框架

COD(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下省)定义:reach a destination

arrive基于语料库的配价模式分析

框架元素:主题(THEME)

语法功能:外部论元/名词短语(NP)

(1)Cheques (THEME) have to arrive (TARGET) at the registrars (GOAL) by Thursday 10 September […] (BNC)

框架元素:目标(GOAL)

句法功能:补语/{in,at,to,on}-介词短语(PP)

(2)Before you (THEME) arrive (TARGET) at the university (GOAL)[…](BNC)

语法功能:补语/副词(here,home, there)

(3)After she (THEME) arrived (TARGET) home (GOAL)[…](BNC).

确定空实例:Definite Null Instantiation(DNI)

(4)Perhaps the cavalry (THEME) will still arrive (TARGET) in time (DNI: GOAL). (BNC)

框架元素:来源(SOURCE)

语法功能:补语/from-介词短语(PP)

(5)‘Proof Jesus Fictional (THEME) could arrive (TARGET) from another PO box (SOURCE). (BNC)

框架元素:路线(PATH)

语法功能:补语/{through, via}-介词短语(PP)

(6)[…] they (THEME) have arrived (TARGET) (DNI: GOAL) via Oslo

(PATH)[…] (BNC)

框架元素:方法(MEANS)

语法功能:补语/{in, by}-介词短语(PP)

(7)[…] pupils (THEME) will arrive (TARGET) by commercial transport plane (MEANS)…(BNC)

框架元素:方式(MANNER)

语法功能:补语/副词

(8)[…] until we (THEME) arrived (TARGET) safely (MANNER) back in

Liverpool (GOAL)[…] (BNC)

(二)到达

词条:到达

框架:到达框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到了(某一地点、某一阶段)。”

到达基于语料库的配价模式分析

框架元素:主题(THEME)

语法功能:外部论元/名词短语(NP)

(9)张国焘(THEME)到达(TARGET)阿坝(GOAL)后[…](CCL)

确定空实例:Definite Null Instantiation(DNI)

(10)1936年7月到达(TARGET)甘孜(GOAL)与红四方面军会师。(CCL)

框架元素:目标(GOAL)

语法功能:状语/名词短语(NP)

(11)9月初,起义军(THEME)到达(TARGET)瑞金(GOAL),[…](CCL)

语法功能:状语/副词

(12)大约400年前,西班牙人(THEME)到达(TARGET)这里(GOAL)时,[…](CCL)

确定空实例:Definite Null Instantiation(DNI)

(13)[…]以便让我们(THEME)及时到达 (TARGET)。(CCL)

框架元素:来源(SOURCE)

语法功能:状语/{从,由,打}-介词短语(PP)

(14)[…]从上海(SOURCE)到达(TARGET)中央苏区(GOAL)。(CCL)

框架元素:路线(PATH)

语法功能:状语/{经过,通过,越,绕…}动词短语(VP)

(15)[…]绕过两边翼梢(PATH),到达(TARGET)上翼面(GOAL),[…](CCL)

框架元素:方法(MEANS)

语法功能:状语/{乘,搭,坐…}动词短语(VP)

(16)[…]现在乘坐汽车(MEANS)只需十几分钟就可到达(TARGET)对岸(GOAL)。(CCL)

框架元素:方式(MANNER)

语法功能:补语/副词

(17)但究竟谁(THEME)先(MANNER)到达(TARGET)终点(GOAL)[…](CCL)

(三)对比分析

经过上述对“arrive”和“到达”的框架元素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几个差别:

第一,汉语中“到达”的框架元素中没有任何一个框架元素是必须存在的,但又不能同时都不存在;而英语中“arrive”的框架元素中主题是必须存在的,其他框架元素则是可以不出现的。

第二,汉语中“到达”的框架元素中,路线和方法元素是由动词充当的,且和“到达”一词在句中的地位相当,为并列谓语。像例(15),从“……到达……”也相当于英文中的“from…to…”;此时,“从”与“到达”也可看做是同等地位的,这体现了汉语的块状性特征。而英语中所有的框架元素都是围绕“arrive”一词产生且服务于它的,这体现的是英语的延续性特征。

第三,汉语中“到达”的框架元素多由动词来充当,像例(15)中的“绕过”,例(16)中的“乘坐”;而英语中则多由介词等小品词充当,如例(6)中的“via”,例(7)中的“by”,例(5)中的“from”等。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两种语言的不同类型特点:汉语属于动态语言,英语是静态语言。汉语的动态性就体现在多使用动词,英语的静态性则体现在多使用名词及辅助介词等小品词。

参考文献:

[1]Fillmore,C.J.Frame Semantics[A].In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C].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1982:111~137.

[2]Johnson,C.,C.J.Fillmore,E.Wood,J.Ruppenhofer,M.Urban,

M.Petruck,and C.Baker.The FrameNet Project:Tools for Lexicon Building[A].ICSI Technical Report[R].Berkeley:ICS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2001.[www.icsi.berkeley.edu/~framenet]

[3]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Maria Cristobal. Arriving events in English and Spanish: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Frame Semantics[M].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 (ICSI),2001.

[6]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潘艳艳.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3,(5).

(刘姐 李天贤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
基于最简方案的英汉双宾语结构的研究
英汉网络聊天语言研究方向对比综述
英汉通感隐喻对比浅析
词汇衔接在英汉互译中的处理策略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从《论读书》原著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析英汉在词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英汉“左/右”空间方位词认知对比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火”之隐喻英汉对比的语料库研究的目标、方法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