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语中普遍存在詈骂现象,但又长期为研究者所忽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詈词詈语的研究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本文总结了二十多年来詈骂语中詈词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并从本体研究、历时研究、修辞及艺术表达角度研究、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应用语言学角度研究和中英比较研究六个方面分别论述。
关键词:汉语詈词 詈语 综述
《说文解字》对“詈”的解释是“詈,骂也。”因而詈词通俗的讲法就是“骂人的词语”。“詈词”是汉语中长期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自古有之。然而由于其内容和含义的特殊性,一直被有意无意忽略。但是语言学研究的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一切语言现象,不应当存有偏见,所以詈词的研究也应当纳入语言学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和学术视野的拓展,关于詈词詈语的研究也逐渐产生,并不断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詈词詈语在学术界的定义十分混乱,专门针对詈词的研究则更为稀少。本文综述中很多文章或内容并非只是关于“詈词”,很多是将“詈词”“詈语”“詈骂语”以及“骂人话”的内容综合或混用,因此本文的一些论述和引用也无法避免。但本文试图将关于詈词的内容抽取并展示出来。
从研究形式上看,关于汉语詈词詈语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是在通论型著作或教材中单篇讲述汉语詈词詈语,例如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199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以及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2003)。曹炜的著作中有专门对詈词的讲解。第二是关于汉语詈词詈语的研究专著,主要有文孟君《骂詈语》(1998)、江结宝《骂詈语言研究》(2005)和刘福根《汉语詈词研究——汉语詈骂小史》(2008)等。文孟君主要讨论了詈词的各种差异、类别、常用修辞方式、功能及文化积淀;刘福根则对汉语詈词作了纵向的历史全貌研究。第三是关于汉语詈词的论文,较早的有陈伟武《骂誉行为与汉语詈词探论》(1992)、刘福根《汉语詈词浅议》(1997),之后还有从具体的文学作品或方言出发研究一定范围内詈词的论文,如黄德烈《<红楼梦>詈词描写的审美价值》(1994)、张仪良《汉语疾病詈词初探》(2008)和胡丽霞《大同方言中的“货”缀詈词浅析》(2010)等。
从研究角度来看,对于汉语詈词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本体研究;2.源流和发展变化;3.修辞及艺术表达角度研究;4.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5.应用语言学角度研究;6.中英比较研究。下面分别从这六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汉语詈词的本体研究
“詈词”的定义是詈词研究中争议较大的部分。很多文章都忽略了这一基本内容,将詈词詈语混为一谈,只是引用较早时刘福根(1997)的说法:“所谓詈词,指的是粗野或恶意地侮辱人的话”。①(P44)刘福根《“詈词”标注及其他》(1999)统计了12册的《汉语大词典》,共查到注明“詈词”“詈语”“詈人之词”“詈辞”“詈称”“骂人语”“骂人话”“骂人的话”“骂人之词”“骂人之语”“骂人的粗话”“辱骂之词”“责骂的话”等条目共397个,叫法13种。实际上,它们所指的都是詈词。②(P40)但刘福根的这种定义本身就存在问题,詈词的“词”和“……的话”前后并不一致,但限于研究有限,大部分文章仍然接受了这一定义。其实在这之前,王希杰就对“骂人话”有了更为准确的定义:“骂人话是一种语言词汇系统的构成材料之一,它主要指一些词和词组,有时也包括一些现成的短句。它的功能是用于侮辱人。”③(P47)这个定义已经将骂人话内部分出了不同的语言单位,但对于“话”“词语”等仍未厘清。
真正将詈词研究独立出来的是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2003)。他认为,詈词不是一种什么“话”,而是一种词汇现象,是一种特殊词语,是成句的骂詈言辞的最常见、最重要的构成要素、造句单位,“詈言”或“詈语”等“骂人话”绝大部分以“詈词”作为核心构成。在他看来,“詈词的科学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詈词是人们在詈骂他人时所使用的一种词语,是构成骂詈话语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单位。”④(P26)
在这之后,一些学者对詈词的定义开始变得更为准确。刁晏斌在《“文革语言”中的“詈词”辞格》(2007)中将詈词放在“词”和“句”两个范畴内研究;李淑珍(2010)则直接给詈词作了定义:“詈词,就是骂人的词,是以侮辱、伤害、贬斥他人为目的的。”⑤(P26)
一些论文试图将詈词与其他语言成分进行对比和区分。王琴《<红楼梦>骂詈语研究》(2006)区分了詈词(文中叫“詈骂语”但实际上论述的对象是词汇)和贬义词,认为二者的差别主要在对象、角度、语言单位和使用的语言环境四个方面。王俊杰《网络骂詈语研究》(2010)更为详细地论述了詈骂语和脏话、下流话、贬义词、禁忌语、粗话等的区别和联系。
综上所述,“詈词”的定义在少数人中开始得到重视,但普遍来说詈词仍被笼统地看作“骂人话”,这种不够严谨的态度不利于詈词乃至詈骂语的研究,因而在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加以仔细定位。
二、詈词的历时研究
关于具体某一詈词的源流考据的文章数量较多,大都是对某一具体詈词,从文献可考的最早出处一直研究到它目前的含义用法。例如周江峰《“兔崽子”考》(2004)、曹翔《“鬼子”释义考辨》(2007)、高玉蕾《女性詈语“蹄子”小探》(2011)等等。此外还有王浩垒的《常用词“詈”“诟”“骂”的历史演变》(2008)对“詈”“骂”等词(或字)本身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据,这类研究对于詈词的本体研究也有一定帮助和参考作用。关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詈词的研究,有刁晏斌的《“文革语言”中的“詈词”辞格》(2007),他将文革时期的詈词作为一种辞格进行了描述分析,并总结出了“适用范围狭窄”和“使用频率高”两个特点。此外还有上文提及的刘福根的专著《汉语詈词研究——汉语詈骂小史》。
姜明秀《汉语詈骂语研究》(2006)分出单独章节全面探讨詈词的演变发展,包括历时演变,共时地域之间的差异、词汇自身的自我扩展功能,以及同义詈词色彩上的差异,并且总结了汉语詈骂语的发展趋势:形式上,“文骂”代替“武骂”;内容上,詈骂内容多样化;色彩上,詈骂意味在淡化。
还有一些论文对詈词和非詈词之间的转换进行了分析,石鸣和王开文的《雅辞詈化及其机制》(2008)从历时角度对中性词转化为詈词的状况做案例分析,并对詈化机制进行语言、社会、认知的多维思考,认为詈词的形成机制有三:1.贬义的基础——事物的社会价值;2.贬义的由来——隐喻与转喻;3.贬义的固定——葛氏定律。在语言领域所谓的“葛氏定律”是指“如果一个词同时兼有褒贬两个不同的义项,那么褒义的义项会因为很少人使用而退出交际,而贬义的义项则会使用频繁,最终占据词的所有使用场合。”⑥(P61)此外,曹德和的《詈辞雅化例说》(2001)则用具体例子分析与说明与“雅辞詈化”相反的现象。另外,全美香《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考察》(2011)虽全文使用术语“詈语”,但实际内容则是讲述在父母子女朋友及夫妻之间的詈词转化为表示亲密情感的词语的内容。
还有一类文章讨论了詈骂语的词汇化现象。张谊生在《试论骂詈语的词汇化、标记化与构式化——兼论演化中的骂詈语在当代汉语中的表达功用》(2002)中认为,骂詈语句因节略使用与保留特定成分而逐渐词汇化;词汇化的骂詈语因充当插入语而叹词化;因插入语词内而标记化;因定型类推而构式化。张爱玲的《面子理论视角下詈词“(他)妈的”的词汇化研究》(2010)讨论了“(他)妈的”如何从句子逐渐词汇化的过程,并从“面子理论”的角度对诱发这种演变的动因作出了解释。
利用这些詈词的演化和发展规律,研究者可以研究如何降低粗野詈词的出现率、引导詈词朝着相对健康的方向转变。
三、詈词的修辞以及艺术表达角度研究
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2000)认为詈骂语有“析字、藏词、夸张、比喻、借代”等五种修辞方式。大西博子的《谈谈吴语詈词》(1999)分析吴语詈词的主要修辞方式有比喻、借代和藏词,主要作用是一针见血、诙谐幽默、委婉含蓄,并且能够很好地体现骂詈者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要表达的不同语义。赵子阳《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的修辞分析》(2007)以内蒙古西部区的方言为语料,探讨了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委婉、对比、反问等修辞格在詈词中的使用情况及其表达效果。王俊杰和刘海艳《浅议网络詈语》(2009)认为网络詈语表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谐音、比喻、夸张和节缩等。
除了以上从整体语言或某种方言或社区语言角度分析修辞和表达效果外,关于詈词的艺术表达效果,大量文章集中在对某一部文学作品或一位作家的作品作出具体分析。其中又以《红楼梦》和《金瓶梅》为对象的文章数量最多,研究也最详实。黄德烈《<红楼梦>詈词描写的审美价值》(1994)从人物性格的刻画、艺术氛围的渲染和人物的心理刻画三方面分析了詈词的艺术表达效果。潘攀《<金瓶梅>骂语的艺术功能》(1997)认为骂语的艺术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揭示人物间的关系状态,二是反映当时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三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黄森学《<金瓶梅词话>骂语詈词裸露人欲的艺术价值》(2003)从詈词角度,通过对裸露人的钱欲、性欲、权欲三个主要方面的描述来探讨其艺术价值。除此之外,对于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詈词的修辞和艺术表达进行探讨的文章有张礼、郭祖彬的《从王朔的小说看丰富多彩的詈语世界》(2003)等。
关于詈词的修辞和艺术表达是詈词研究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在进入文学领域之后,詈词研究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完全是糟粕的意味,而是“当作家将其铭铸进作品中, 就具有了审美价值。”⑦(P111)
四、詈词的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詈词詈语,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詈词詈语的文化蕴涵、社会心理和方言角度的研究三个方面。
早在1992年,陈伟武在《骂詈行为与汉语詈词探论》中就开始探讨詈词和詈骂语的文化蕴涵。在他看来骂詈行为应该归纳为“人本观念、种族意识和尊卑贵贱”三方面。在此基础上,李朵《古代汉语詈语中的文化蕴含》(1999)从古代汉语中一些常见的詈语入手,剖析其文化精神,揭示四个方面的文化蕴涵:人本、宗族、尊卑等级、生死观念。周荣(2000)全面研究了詈骂语的文化透视,包括人本观念、种族观念、伦理道德、等级观念和审美观念等等。孟昭水《汉语詈语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内涵》(2006)认为汉语詈语按致詈方式大致可分为“诅咒、禁忌、贬损、歧视和违背伦理道德”五类,并同时分析了这五类方式背后的文化蕴涵。米敏《“死亡”类詈语》(2005)从死亡的时间、方式、命运,分析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人们的生死观念。张仪良《汉语疾病詈词初探》(2008)总结了汉语疾病詈词的五个特点和六个目的,并从中归纳出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模式、价值观念、文化理想等。
陈伟武(1992)分析了骂詈行为的心理机制,认为愤怒、憎恨、恐惧和戏谑都是詈词詈语产生的心理机制。李娜《从詈语的使用看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2010)根据詈语的使用特点,纵向分析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规范伦理的阶段、摆脱束缚的阶段、冲破禁忌的阶段与走向文明的阶段。
方言方面的詈词研究文章也不断出现:胡丽霞《大同方言中的“货”缀詈词浅析》分析人们认为“货”是“物”,将人比成“非人”的“物”就是对人格的一种贬低和侮辱,从而分析出当地人“万物以人为贵”的思想观念和崇尚理想人格的审美观。相关文章还有温珍琴《赣南客家詈语研究》(2007),赵子阳《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的心理解析》(2008),《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与民俗文化》(2008)等等。
詈词和詈语可以从反面表现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中国的“俗文化”。“俗文化尚真,尚质,少文饰,少扭捏作态,直接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直接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念。汉语詈词相当发达,为我们研究俗文化提供了大量真确而生动的材料。”⑧(P122)
五、詈词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张廷兴(1994)指出,“作为交际语言的一部分, 詈语有着独特的交际功能, 它能够更有力量地表达在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情绪。”⑨(P30)因而,交际方面的研究是关于詈词詈语的一个重要方面。吴恩锋、全晓云《詈语的语用认知价值探讨》(2007)进一步指出,詈语的交际功能主要是在非正式场合实现的;詈语的实际意义往往趋于淡化甚至完全虚化,具有不可解释性,往往不是靠实际意义去参与交际,而主要以随便、自由、有力量地宣泄特定情绪来实现其交际功能。此外,他们还认为詈语还具有平衡心理的作用。陈岩《汉语詈骂语的非詈骂交际功能和交际原则研究》(2008)运用交际语言学、语用学等各学科理论,探究了“詈骂语”在言语交际中所起到的积极的交际作用,及其在交际中所体现出来的交际原则。在他看来,骂语有时候可以不含有骂意,说话者可以利用骂语表达喜欢、疼爱、希望之情。这一观点比较独特,但类似观点实际上早在1999年江结宝的《詈骂的动机和作用》中就有过论述。江结宝将詈词詈语的动机和作用分为“伸张正义、指引正道、伤人生非、宣泄情绪、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兴奋取乐、口头禅、无意生骂、特殊原因”等十种,这其中就包括詈词詈语在交际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周荣(2000)明确指出, 骂詈语有工具功能、情感功能、协调功能、强化社会规范的功能和文学描写功能。王雪梅《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詈语探析》(2005)指出, 内蒙古西部地区方言中詈语的主要功能是攻击对方,功能延续是宣泄情绪,功能异化是交际口语。
综上所述,詈词及詈语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全面而不乏新意。虽然詈词在生活中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但至少这种观点的提出使詈词詈语应用研究的思维方式更加全面,拓宽了整个领域研究的思路。
六、詈词汉英对比研究
詈词的汉英对比研究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且集中在从词汇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张谊民《汉英詈语的语音特征分析》(2011)标题为“詈语”,但通篇都是在对比和分析汉英詈词的语音特征。“从微观的语音特征来分析汉语普通话和英语的常见詈语词汇,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启发更多思考。”j(P70)张谊民总结了汉英詈语词的相同点:声母或首字母多为爆破音、摩擦音和塞擦音,仅有几个不圆唇的元音也可如此;及不同点:英语中有几个辅音不能作为声母构成詈词。最后,他又从上述差异中分析出汉语的詈词词汇的丰富程度要胜过英语的。程昕《英汉詈词对比分析》(2011)则从更宏观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詈词,发现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四个相似点:性和排泄系统有关的詈词;与人的生理、智力缺陷有关的詈词;与人的种族、生活区域有关的詈词;以物名骂人,视人非人的詈词;和三个不同点:西方有与上帝、宗教有关的词语;中国有与氏族血缘有关的词;中国有与“脸面”有关的詈词。同时也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对詈词的影响。
总之,这一研究角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汉语和各种语言以及汉语方言之间都可以对比,并且对比的内容也可以涉及词汇学甚至语言学其他角度,因而应受到重视。
詈词是一种语言糟粕,它的产生是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以及人类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不可分割,所以说詈词也承载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观念,从反面表现中国人的生活理想,以及中国的俗文化。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人们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价值观念也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不断改变,对待詈词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詈词将继续存在,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语言逐渐趋于洁净,詈词詈语也正朝着更加文雅、含蓄的方向转变。当然,我们也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骂詈行为不可肆意施行,詈词不妨随心研究。”k(P122)
引用注释:
①刘福根.汉语詈词浅议[J].汉语学习,1997,(3).
②刘福根.“詈词”标注及其他[J].辞书研究,1999,(2).
③王希杰.论骂人话[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4).
④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⑤李淑珍.山西方言体词性三字格詈词的归属及认知解读[J].忻州
师范学院学报,2010,(6).
⑥石鸣,王开文.雅辞詈化及其机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
⑦黄德烈.《红楼梦》詈词描写的审美价值[J].学术交流,1994,(2).
⑧陈伟武.骂誉行为与汉语誉词探论[J].中山大学学报,1992,(4).
⑨张廷兴.民间詈词詈语初探[J].民俗研究,1994,(3).
j张宜民.汉英詈语的语音特征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3).
k陈伟武.骂誉行为与汉语誉词探论[J].中山大学学报,1992,(4).
参考文献:
[1]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文孟君.骂詈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江结宝.骂詈语言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6]刘福根.汉语詈词研究——汉语詈骂小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
版社,2008.
[7]刘福根.“詈词”标注及其他[J].辞书研究,1999,(2).
[8]刁晏斌.“文革语言”中的“詈词”辞格[J].邯郸学院学报,
2007,(2).
[9]王希杰.论骂人话[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4).
[10]李淑珍.山西方言体词性三字格詈词的归属及认知解读[J].忻州
师范学院学报,2010,(6).
[11]王琴.《红楼梦》骂詈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6.
[12]王俊杰.网络骂詈语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
[13]周江峰.“兔崽子”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
[14]曹翔.“鬼子”释义考辨[J].语言研究,2007,(4).
[15]高玉蕾.女性詈语“蹄子”小探[J].语文学刊,2011,(2).
[16]王浩垒.常用词“詈”“诟”“骂”的历史演变[J].周口师范
学院学报,2008,(1).
[17]姜明秀.汉语詈骂语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
[18]石鸣,王开文.雅辞詈化及其机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
[19]曹德和.詈辞雅化例说[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1,(1).
[20]全美香.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考察[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1,(3).
[21]张谊生.试论骂詈语的词汇化、标记化与构式化—兼论演化中
的骂詈语在当代汉语中的表达功用[J].当代修辞学,2010,(4).
[22]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
[23]大西博子.谈谈吴语詈词[J].修辞学习,1999,(6).
[24]赵子阳.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的修辞分析[J].语文学刊,
2007,(12).
[25]王俊杰,刘海艳.浅议网络詈语[J].语文学刊,2009,(5).
[26]黄德烈.《红楼梦》詈词描写的审美价值[J].学术交流,
1994,(2).
[27]潘攀.《金瓶梅》骂语的艺术功能[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1997,(2).
[28]黄森学.《金瓶梅词话》骂语詈词裸露人欲的艺术价值[J].黄石
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9]张礼,郭祖彬.从王朔的小说看丰富多彩的詈语世界[J].淮南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30]李朵.古代汉语詈语中的文化蕴含[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
1999,(2).
[31]孟昭水.汉语詈语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内涵[J].齐鲁学刊,
2006,(4).
[32]米敏.“死亡”类詈语[J].滨州学院学报,2005,(2).
[33]张仪良.汉语疾病詈词初探[J].毕节学院学报,2008,(1).
[34]李娜.从詈语的使用看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J].求索,2010,(1).
[35]胡丽霞.大同方言中的“货”缀詈词浅析[J].语文学刊,2010,(6).
[36]温珍琴.赣南客家詈语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8).
[37]郭荣芳,七十三,赵子阳.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的心理解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
[38]赵子阳.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与民俗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39]张廷兴.民间詈词詈语初探[J].民俗研究,1994,(3).
[40]吴恩锋,全晓云.詈语的语用认知价值探讨[J].术语标准化与
信息技术,2007,(2).
[41]陈岩.汉语詈骂语的非詈骂交际功能和交际原则研究[D].中国
传媒大学,2008.
[42]王雪梅.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詈语探析[J].语文学刊,2005,(9).
[43]张宜民.汉英詈语的语音特征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3).
[44]程昕.英汉詈词对比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2).
(周洋 山东济南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