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暗示法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可分为准备、呈现和运用三个阶段。三国中有一段“望梅止渴”的故事, 梅子是酸的,人们一提到“酸”,或一想到“酸”,自然会大量分泌唾液,可暂时解渴。曹操巧妙地利用了暗示效应。
关键词:地理教学;暗示教学法;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11-01
前言
人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而在人的无意识活动中同样存在着动机的激发问题。洛扎诺夫认为:“在人的每一思想、感情、知觉或心理活动中,除有一个清晰而居于中心的经验总和外,总有一个居于背后的、模糊的而外围着的经验系列与之平行。”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既存在有意识的经验总和,还存在着无意识的经验总和。
1.准备阶段:
教师要做好学前动员。学前动员就是在开始学习新教学内容之前,利用语言、动作和艺术的力量动员起学习者的可接受性。动员方式是通过分配角色,使每个学习者都面临具体的任务,从而自觉地进入学习情境。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积极的教学气氛,要以满怀激情、期待的姿态的讲话,向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唤醒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地理教学中,也可用大量的地理背景材料、优美的风景图片或教学幻灯片,引起学生注意,提前进入教学内容之中。在这个学习情境中,每个学习者都是学习集体的一员,任何人都无须矜持个人的尊严和社会地位,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人应有的学习潜能。
上课开始可以先唱艺术性的教学歌曲,把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起联结的作用。对上堂课内容做快速的复习巩固,教师用与上堂课不同的语调讲解。
2.呈现阶段(即实质性暗示阶段)
教师以丰富的语调,动作,讲解新课要传授的地理知识。并不时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发讨论。对学生的称呼为他们自己选择的角色名字,而不是他们的真名。这样更有利于暗示技巧的落实,这阶段包括主动性暗示(或称主动音乐课)和被动性暗示(虚拟音乐课或被动音乐课)。
(1)主动性暗示
在复习区域地理时,老师可以把地理课设计成一台戏。采用以情境活动带课堂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方法,设计巧妙的课堂情境活动,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领悟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如教材中东问题的活动课,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先让一些同学扮演各国官员,老师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这个地区战争不断、除石油之外,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海湾战争的背景是什么?有关日本问题的活动课:日本发展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的地理条件?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让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找到问题答案,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活动情境除了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外,教师可根据不同活动内容,巧妙构思、合理安排。
(2)被动性暗示
在上课时,利用轻音乐作背景,教师尽可能放松,等所有的学生坐好安静后,播放音乐,直到教师认为学生已经进入上课心理状态,并且在音乐的熏陶下呈放松的状态。在音乐背景下,学生可以闭上眼睛,回忆联想所学习的地理内容及其背景,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土人情等等。然后教师讲解当堂的教学内容,声调的变化可随着音乐的变化,引起学生注意。这样学生在睡觉之前,在大脑中可能掠过白天学过的内容情景,教师也要求他们对白天学习的东西“过电影”。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法要求地理教师教学语言幽默,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恰到好处地暗示学生,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偶尔用上几句非常幽默的暗示语言,采用被动性暗示,如伏季休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吸引违纪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维持了课堂纪律,间接地纠正了学生的错误,
3.练习阶段
教师复述当堂课地理内容之后,进行一些问答、讨论活动或游戏活动,播放假消极的舒缓音乐,让学生在放松身心的情况下,做习题或回忆课的内容。课堂巩固练习是做书后练习,或填填充图,或做老师拟编的题,尽量要求在课堂上完成。课堂练习,是知识的迁移,也是学生信息的提取,是能力的初现,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在布置完问题后,要提出具体要求,为速度快一些,可适当地暗示,如该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容易出现那些错误等等,然后检查学生是否都按要求做了。带暗示或答案太简单的习题不宜多用,例如,“(某洲)跨的纬度大不大?”这类问题往往意义不大,且学生随口就答,多不动脑子,所以不宜过多使用,以免使学生养成不愿思考的坏习惯。教师要注意调控课堂练习的进度,若学生基础差,或暗示教学法刚实施,学生不适应,或问题难度大一些,老师可用多种暗示形式提示問题的答案;若学生基础好,或暗示教学法实施有一段时间,学生比较适应,或问题简单一些,可让学生多用解答和全答。在讲解练习时,老师和学生应穿插交错解答,形成一种共同探讨的场面和气氛。在师生共同解答问题时,教师可要灵活地运用地图、仪器、模型、幻灯等各种教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然后校对答案,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答案。最后教师总结及布置作业。
暗示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暗示教学法是将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策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以“构建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规律的运用,充分调动学习个体的大脑和身体,使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挖学习个体的内在学习潜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暗示教学法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舒适、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各种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最终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4、结束语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就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潜力的开发,超常地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激活自我内在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