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祥书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糖尿病是一种内科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从而导致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紊乱,慢性血糖升高,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睛、肾脏、神经、心血管及周围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器官衰竭,自身免疫功能障碍。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总结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所发挥的作用,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病因分型
确诊糖尿病后为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是充分防治各类型糖尿病的前提。
1.1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为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炎症,破坏胰岛β-细胞,使β-细胞损伤,引起绝对的胰岛素缺乏或分泌不足,或血液中可测到自身抗体。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30岁前较多,多发生在儿童或青少年。发病较急、病势严重。血液中可检测到不同种类针对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因素,多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症状,易出现全身大血管病变,血糖显著升高,经常反复出现酮症酸中毒,血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数值偏低甚至测不出,患者胰岛功能基本丧失。需要终生应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来维持命。
1.2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群体的大部分,是分类中定义最不明确的一个类型,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已有多年,患者多数无需依赖胰岛素而达到代谢控制或赖以生存,但诱因下可发生酮症。患者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配异常,常有家族史。
1.3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糖尿病患者中也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它只是在妊娠中显现而已。
2 护理目标
2.1 合理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代谢紊乱症状,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导致的机体症状。
2.2 防治酮症酸中毒等导致机体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及神经系统等病变,延长患者寿命,减少死亡率。
2.3 肥胖患者根据病情应积极合理的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素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维持成年患者正常劳动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3 护理措施
3.1 对于糖尿病病人 一方面通过正规治疗,控制血糖,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树立正确的预防意识,掌握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为了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运动中要注意防止足部受伤,皮肤干燥者,每次泡脚时间不要太长,鼓励病人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2 关心体贴病人 使患者增强对治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糖尿病合并足部病变使足部不适及严重的足部溃疡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明显下降,而且治疗时间较长,对患者和家人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糖尿病足,帮助他们解除思想包袱,树立信心,同时先要取得家人的支持和配合,家人的态度往往可以左右病人的意志力和信心,所以,应该与家人沟通好,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过多的忧虑感和自卑感,放下包袱,面对现实。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防止不良情绪对糖尿病病人血糖、血压造成影响,加重病情。
3.3 协助制定健康计划 确立正确合理的目标,提高生活质量,这需要根据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让病人从一个新的方向看到自己的位置,摆脱疾病所带来的悲观绝望的情绪,勇敢的面对生活。增强自我生活的能力,教会病人自行吃饭、吃药,尽快适应生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
4 饮食疗法
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防止营养失调,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应该是平衡膳食,所含营养成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当,数量要充足,提高足够的营养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和疾病的消耗。但也不能为了降低血糖而一味的控制饮食,忽略了营养平衡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如何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合理配餐。然后再根据劳动强度不同,所需热量的不同,算出每日总热量。热量分配方法为早餐占五分之一,午餐、晚餐各占五分之二,同时应向患者强调控制饮食不只是控制主食,而是控制每日摄入的总量,饮食宜清淡,进食高纤维饮食,食物要多样化,有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少饮酒、少吸烟。
5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指糖尿病患者长期规律的运动而言,主要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效果更佳。运动能提高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糖耐量,并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运动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指征,如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所特有的微循环障碍、心脑、下肢的动脉硬化。一般活动要从短时间开始,随着体质不断增强而逐步加大活动量延长活动时间,不能过度劳累。如步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但要做到持之以恒,同时注意生命安全,备少量糖果,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6 降糖药物的应用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各异、优势不同,在选药上宜根据糖尿病的分型、体重、肥胖、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药物敏感性或抗药性、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作用机制和特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6.1 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包括普通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按作用起始时间和维持时间可分为超时、速效、半慢效、中效、慢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分快速、慢速类胰岛素类似物。
6.2 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降糖药为最早发现和应用的口服降糖药,非磺酰脲类降糖药主要有苯丙氨酸和氨甲酰甲基苯甲酸衍生物。包括那格列奈、瑞格列奈、米格列奈。
6.3 抗糖尿病药
6.3.1 胰岛素增敏剂,代表药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环格列酮,主要适用于:(1)Ⅰ型糖尿病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功能缺陷。(2)Ⅱ型糖尿病发生以下情况:①合并感染、创伤、大手术。②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急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③糖尿病肾病。④显著消瘦的病人。⑤同时患者需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垂体前叶激素治疗的疾病。但不能用于心功能不全、水肿、严重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反应,由于剂量过大、进食过少、运动量大、饮酒、肝肾功能不全、慢性腹泻等。过敏反应和胰岛素抗体产生、胰岛素水肿和屈光不正。
6.3.2 双胍类 二甲双胍,可作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它的优点是不增加体重,还有轻度降体重的作用,可与磺酰脲类、格列酮等药物联合应用。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不良反应、乳酸性酸中毒、皮肤过敏等。
总而言之,只要合理选用糖尿病药物,同时给予正确的指导,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加之饮食的调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会得到满意控制,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