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
【摘 要】 本病是指虹膜、睫状体与脉络膜的炎性病变。根据炎症部位的不同,而有前、后与全葡萄膜炎之分。前葡萄膜炎即系虹膜睫状体炎,后葡萄膜炎则为脉络膜炎。前葡萄膜炎的病变反映在瞳孔上,出现瞳孔缺曲不圆与缩小的症状,称为“瞳神干缺”与“瞳神缩小”症[1]。鉴于脉络膜炎发病时能影响视力,严重的可引起失明,因而可归并在“青盲”范畴。
【关键词】 眼睛;葡萄膜炎;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R246.82 【文献标识码】 B
1 临床症象
本病出现症状为虹膜睫状体炎与脉络膜炎。前者主要表现在角膜后沉着,前房混浊、虹膜纹理不清、后粘连与瞳孔缺曲不圆等,后者则表现视网膜、脉络膜水肿、渗出与玻璃体混浊等。由于虹膜、睫状体与脉络膜三者同属一个组织,所以其病有时表现虹膜睫状体炎症,有时表现脉络膜炎症,有时则二者同时存在。在脉络膜炎症方面,病变可在脉络膜周边部、前部、后极部或整个脉络膜组织。同时由于脉络膜与视网膜在解剖上关系密切,因而当脉络膜发生病变时,每波及视网膜而出现视网膜脉络膜炎症。本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可转化为慢性,慢性又可反复发作变为急性。
1.1 虹膜睫状体炎 (1)睫状体充血,严重时呈混合性充血,有时出现小出血点。(2)角膜后面出现灰白色点状沉淀物。有的点状细小而弥漫成片;亦有点状较大,排列呈三角形状,其基底向下分布在角膜下方。(3)房水混浊,轻的需要在角膜显微镜下才能见到。严重的由于渗出物较多,前房内出现大量白色云雾状物;亦有发生前房积脓或出血[2]。(4)虹膜充血,纹理不清,色泽较深而缺乏光彩,其中亦可出现结节。(5)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由于渗出物增多,使瞳孔缘与晶状体粘着,形成虹膜后粘连。病情继续发展,可发生环状粘连,形成瞳孔闭锁。并因渗出物遮盖、机化,而发生瞳孔膜闭,继而由于房水通路受阻,虹膜膨隆,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但亦有因睫状体分泌减少,睫状体坏死形成等因素,而致眼球萎缩[3]。(6)自觉眼痛、头痛、流泪、怕光、视力减退。
1.2 葡萄膜炎 (1)睫状体出血。(2)房水混浊。(3)角膜后沉着。(4)虹膜后粘连。(5)玻璃体混浊:混浊可发生在前部,后部与整个玻璃体组织,形态如尘埃样,丝状、点状、块状,局部性或者弥漫一片。其色泽一般为灰白色、白色;如因出血引起则为棕黄色。(6)眼底:视网膜透明度减退,出现青色、青灰色或者灰白色的混浊水肿。随后发现青灰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的点状、块状与不规则的渗出斑点或斑块,同时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变粗。亦有由于血管壁渗透改变而发生出血,但比较少见。(7)后期由于病变发展,在虹膜睫状体炎方面可出现瞳孔闭锁、膜闭等症状;在脉络膜视网膜炎症方面可出现组织萎缩、变性,或引起视网膜脱离,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等不良后果。根据病情轻重有不同程度的眼痛、怕光、流泪与视力障碍等。严重病例,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2 病因病机
由于风湿热邪上扰或酒色劳役引起。其发病机制与肝肾二经有关。
3 辨证施治
对虹膜睫状体炎治疗用药,根据临床所见,主要可归纳以下几方面:(1)肝经实火:多见于虹膜睫状体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眼睑红肿胀硬,结膜充血淤滞较甚,眼痛、灼热、流泪、视糊,伴小便短赤,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而燥,脉弦大、弦数。治以清肝散热、凉血行滞,用芍药清肝散、瞳缺泻肝汤。(2)肝经风热:多见于急性炎症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肿胀,多泪而痛,头痛多在巅顶或二侧,或兼鼻塞流涕,发热恶风,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以辛凉透解,用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如疼痛剧烈,大便不畅,当发表攻里,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散。(3)热毒上攻:亦见于急性炎症。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混合性充血剧烈,瞳孔缺曲,房水混浊,甚而出现前房积脓、眼痛、头痛、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洪大、弦数。治以清热解毒,大便秘结者加生黄、元明粉。(4)风湿上扰:可见于急性或慢性病例。多伴头重疼痛,骨节疼烦牵痛,脉浮缓,舌苔白腻。治以驱风胜湿,可予神消散。(5)湿热上扰:症见舌苔黄腻,脉滑数,小便不利,口疮、湿疮,治以清利湿热,如小便淋痛短涩,用八正散;如巩膜发黄,或见前房积脓者,用合甘露消毒丹。(6)梅疮结毒:眼部症状较剧烈,疼痛较甚,先天梅毒多伴塌鼻、上颌二个门牙尖端缺损与重听或耳聋等,试验阳性。治以解毒活血,用解毒活血汤。(7)虚损引起:病多慢性持续发作,结膜充血较轻,多泪,怕光,睁开乏力,舌苔薄白,脉虚细,应太阳痛者为血虚生风,治以养血祛风,用加减地黄汤,如头痛如焚,虚烦不眠,舌红,脉虚细数,为心肾不交、虚火上炎。舌白,脉沉细而迟者,属于虚寒,治以扶阳壮水、引火归元,用济生肾气汤。(8)不发作阶段的陈旧病例:如无特殊体征,以补益肝肾精血为主,用杞菊地黄汤、二甲复脉汤等[4]。
4 局部用药
虹膜睫状体炎为防止虹膜后粘连,可用西药阿托品眼药水来扩大瞳孔;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眼药水滴眼亦可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都可以配合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培增,李绍珍.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6-89.
[2] 杨培增.葡萄膜炎的诊断及相关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50-253.
[3] 李志杰,彭少华.自身免疫葡萄膜炎的免疫学机制[J].中华眼底 病杂志,2001,17(3).
[4] 付志慧.葡萄膜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