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真 陈润 邢妙莉
【摘 要】 胺碘酮为典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能特异性抑制整流性钾电流,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激动,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不同程度静脉炎,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影响了用药依从性。因此,在静脉应用胺碘酮时应积极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若已发生,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1 原因分析
1.1 药物刺激性较强 血液正常pH值为7.4,胺碘酮本身PH值偏酸性,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可能引起静脉炎症。
1.2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静脉穿刺前未彻底清洁皮肤,消毒范围未达要求。
1.3 穿刺血管选择不合理 (1)选择的静脉过于细小:胺碘酮对细小的血管刺激性较大,易引发静脉炎。(2)选择下肢静脉输液:因为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药物在下肢停留时间比上肢长,易形成静脉炎。(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1.4 药液外渗 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年龄因素: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发生药液外渗未及时发现和处理。(2)疾病因素:如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3)操作不当: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可造成药液外渗。输液过程中针头移位,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致使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外,造成药液外渗。
进针时针尖有药液残留,拔针时输液器开关没完全关闭。
1.5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巡视患者时未及时发现问题,未注意聆听患者的主诉,患者穿刺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未及时发现和处理。
1.6 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1.7 选用的留置针型号过大,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1.8 选用外周静脉,未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2 结果
2.1 预防静脉炎发生 提高穿刺成功率禁止试探性穿刺,选用22-24G的留置针。合理选择静脉注射部位,血管的选择以中心静脉导管为主,若来不及可选择走行直、血管粗、弹性好的,容易固定且便于观察部位的外周静脉进行穿刺。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注意聆听病人主诉,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根据医嘱严格掌握合理的用药剂量,若有局部疼痛,发红等症状时,即使无药液外渗,也应重新更换注射部位。
2.2 发生静脉炎的处理
2.2.1 一般处理 如属一般留置针应拔除,更换穿刺部位,发炎部位可给予热敷,症状应在3天内改善,若无改善迹象应通知医师评估是否细菌感染。若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静脉炎,可先热敷,若属于机械或化学性静脉炎,症状应可缓解,若症状持续,并无改善迹象,才需拔除。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血管,发炎血管须等到症状完全复原,恢复弹性方可使用。
2.2.2 可采用的处理方法 (1)若进行湿热敷、可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20分钟,一天4次。(2)碘伏涂沫方法:5%碘伏涂沫患处,每日2次或3次,涂抹范围应大于损伤范围的2-3cm,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能迅速减少创面的分泌物,并在创面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达到修复、收敛、消炎的作用。(3)冰片酒精外敷方法:冰片1克加75%酒精100ml浸湿纱布外敷,纱布敷贴于病变部位,面积大于病变部位的1-2cm,然后用保险膜包裹,最后用胶布固定。每日3-4次。连用3-7天。酒精具有消肿活血的作用,所以用酒精浸泡冰片外敷可加强药效。(4)硫酸镁预防性湿热敷:对于局部红肿有硬结的部位可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根据热的原理作用,持续局部湿热敷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快新陈代谢,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损伤组织修复。(5)新鲜马铃薯切片或捣碎外敷:马铃薯具有散瘀、消肿、止痛、消炎、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从而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3 小结
胺碘酮经外周静脉输注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工作责任心,掌握丰富的药理学知识,了解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程度,首选中心静脉输入,不宜使用高浓度胺碘酮外周静脉泵入,对病人做好宣教及使用过程中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静脉炎的发生,从而提高用药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