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与建议

2013-04-29 00:44王暖刘媛媛
考试周刊 2013年91期
关键词:外语专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王暖 刘媛媛

摘 要: 文章针对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学科专业性、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评估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反思,综合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背后所隐藏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外语专业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自上世纪末扩招以来开始逐步大众化,而外语专业在大幅度发展之后渐渐陷入困境,在毕业生就业难的表象下潜藏的本质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1],英语专业尤其突出。笔者综合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提出见解。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科专业性缺失。

当前,一是各类外语培训机构数量惊人,尽管它们多数是针对出国或求职的短期培训,然而由于其针对性强、培训的学生口语水平比较高,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促进了外语教育的普及。二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大力发展,使一定数量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具备了较好的语言技能。三是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很多世界级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全民学外语的热潮。以上三个方面共同推动了我国外语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高校外语教育由此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外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的语言技能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专业特色逐步淡化,使得高校外语专业陷入“专业性缺失”的困境[1]。

2.教学模式滞后。

一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占据“首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还未转变,学校和教师在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方面虽有进步但缺乏明显改观,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陈旧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此外,因地区教育资源和水平的差异,拉大了学生的能力差距,高校扩招使得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得以进入高校,在这种情况下,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大框架下学生得到锻炼的仍然是应试能力,而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了学生的“高分低能”。二是照搬国外教学理论和方法,忽视自身国情。现下我们一谈到创新,就会想到学习国外经验,“师夷长技”本无可厚非,但往往在引进经验的时候,对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考虑不够,更忽略了外语在国外只是方言的问题,导致经验的严重“水土不服”。

3.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是课程设置欠缺专业特色。多数高校的外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还不够合理,具体表现在:重实践的不多,重理论的不少;拓宽学生视野的不多,过于偏执不贴实际的不少;学生可自由选择的不多,“硬性摊派”的不少,等等。二是课程设置缺乏职业导向。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外语专业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而人才培养模式未能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反而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大学”口号的提出,各大高校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在扩大招生规模和科研项目上,忽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得外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专业”无“技能”,学生整体素质并未完全达到社会发展的期望值,学校仅仅保证了教育时间,未能保障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学生难就业与企业难招工的矛盾。

4.教学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国家对学校教学效果的衡量主要是通过五年一次的教学评估,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等7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教学效果评估的目的是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评估的内容看比较全面,但还存在一些高校在展示教学效果时弄虚作假的现象,个别学校甚至为提高外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采用硬性方式要求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推迟考试。另外,当前教学效果评估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而未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考查评估,教与学是一个同步双向过程,严教而轻学,使学生在学习上身无压力轻飘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原因分析

1.理念落后,培养模式与时代发展脱节。

我国教育传统历史悠久,从孔子开堂讲学至今已几千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然而,在全世界的高校排名中,诸如北大、清华这等国内一流的大学却进不了百名内;近200年来,诸如发动机、电脑、手机等影响世界的发明,没有一个出自我国;再有,“留学潮”不断热化,更有甚者,小学阶段就开始往国外送,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落后了,而影响教育落后的,教育理念首当其冲[2]。究竟要“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我们是清楚的,但是就“授之以渔”而言,我们或是重视不够,或是方法不多,或是与国情结合不够,更重要的是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结果就是心里想给“渔”实际却给了“鱼”,甚至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对学识能力的基本需要。

2.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高校连年扩招的今天,我国高校数量居高不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流高校,主要以科研为主,培养顶尖人才,面向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型大学,主要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一种是高校扩招带动,二流高校或原地拔高(学院变大学)的一类,其主要任务应该是为国家培养基础性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岗位的需求,以教学为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名牌大学因历史悠久,学科专业较为齐全,而且经济社会发展对其进行专业改变的需求也不大。教学类大学,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学科专业设定不够全面,不论培养模式还是课程设置,往往都向一流高校学习,部分高校之间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几乎完全一样,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忽视了社会需求,尤其是本地区的人才需求,而且它们起步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调和地方人才紧缺的矛盾局面。

3.基础不牢,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

整个社会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理解的偏失,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自恢复高考以来,高校为我国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高考平台进入大学获得高学历,毕业时找到一份人人称羡的工作,一时间成为莘莘学子的梦想,也成为每一对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然而几十年来形成的竞争模式并未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而有所改变,中学阶段的“高度竞争”和大学阶段的“严进宽出”政策所产生的巨大反差,对于学生、家长甚至于整个社会而言,形成了“高考”成为学生唯一任务的假象,认为通过了高考就相当于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反而忽视了高等教育本身对学生的重要性。这种社会范围内对高等教育本身的漠视态度,严重制约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尽管“减负”、“素质教育”等口号提出那么多年,但是人们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准仍然是“成绩”的高低,而把“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责任交给高校。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将来多数会从事外事方面的工作,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从小抓起贯穿始终,正可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4.主体受限,政策制定与政策落实脱节。

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主体都是学校,被培养人——学生和人才需求者——企业基本不参与培养模式的制定,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起到有效的协调作用。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成部分,教师与社会的接触面较小,对社会需求难以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因而受限。近年来,高校积极推行“校企联合”,但仍因单方倡导力度不够,受限较大显得“力不从心”。学生虽有自己的理想和个性,但对于学校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对自己未来的影响知之甚少,一些外语专业的学生就业之前由于没有企业的实践经验,在参加工作之后发现对相关领域了解甚少,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有偏差,企业又少有培养人才的意识,即使有也仅限于对已招聘员工进行储备培养,未能深入高校对所需人才进行提前培养和选拔,他们对应聘学生有“选择权”却没有“培养权”,只是希望毕业生一进入企业就能胜任工作,多数学生只能“现学现卖”。政府相关部门把这些就业率的问题压给高校,不能为企业和学校“牵线搭桥”,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通道,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如此,高校、学生、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这种不协调严重制约了外语专业的发展。

四、改革建议

1.创新理念,重新定位外语专业。

当前,外语专业的培养理念急需改革和创新。既不能单方面强调“人文教育”忽视“职业教育”,使学生因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而“被考研”;又不能单方面追求“职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让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却没有职业操守,尤其是从事外事机率较大的外语专业学生,他们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都代表着、影响着国人形象,因而我们应该把“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另外,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区和学校特色。专业设置涉及面要更加广泛,在课程设置上,提倡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方法和模式,树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课程学习要专业化、实用化,让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化的思维模式,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掌握基本国情,适当裁剪不必要的科目,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提供平台鼓励他们跨专业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社会的外语类“高、精、专”人才。

2.开拓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教师的人文素养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尽可能为一线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支持,为外语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出国深造的机会。其次,对外语专业教师的培养不能盲目要求学历和科研,要给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深入社会的机会,只有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另外,还应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估体系[3],不应盲目重科研、轻教学,毕竟所有高校都发展成研究型高校是不合时宜的,教师都发展成研究型教师也是不现实的。高校要为自己准确定位,国家也应为教师准确定位,对各专业教师的评估实行同一标准,进行“一刀切”是不合理的,这样只能限制教师的发展,抹杀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贡献,比如现在部分教师为了评职称而“被进修”、“被科研”的例子数不胜数,长此以往,高等教育就被蒙上了“急功近利”的色彩,对其发展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高等教育能否成功,不仅仅在于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更在于能否培养出优秀的“教育家”。

3.转变观念,逐步改革义务教育。

要改革教育,就要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引导大众对各教育阶段的认识,要突出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而不是共性,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教育理念,并与国情结合起来,创办适合我国的教育模式[4]。另外,高等教育是连接义务教育和社会的桥梁,而义务教育阶段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关系着高等教育培养的起点,因而改革高等教育必然要改革义务教育。现阶段,我们必须探索一种更适合国情的学生评估制度,逐步改革高考制度,改变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人才输入输出方式,更加重视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并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精力培养兴趣、完善性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不仅对外语专业更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4.服务高校,积极转化政府职能。

在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政府要转化职能,让高校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办学权”,并为高校外语专业和企业搭建桥梁,使二者密切联系:一方面鼓励外语专业面向社会,聘用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为学生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帮助外语专业与企业及相关协会建立紧密具体的合作关系,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平台;鼓励高校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合作,积极探索“外语+X”办学模式[5],创办下属企业,将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借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生产。另一方面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到外语专业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鼓励企业主动参与课程设置的制定,并适当根据其需求做出调整,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这样培养的学生必然受到企业欢迎;在研发与就业方面,鼓励企业引领学生深入其实际问题的课题研究,使学生提早接触将来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或创业机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6],为学生在就业方向和选择上提供便利,借此拓展高校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促进真正意义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实现。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需要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各部门联合动作、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外语专业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培养模式,使当代大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于兰.关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思考——英语专业“复合型”学科特征解读[J].渤海大学学报,2010(3).

[2]任新红,张长玲.高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

[3]卢乃桂,李琳琳,黎万红.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学术工作的分层与分割[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4]金英.试论学习型社会视阈下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5]王俊菊.“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8):28.

[6]赵世奎,文东茅.30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回顾与现行制度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