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为姣 张卓
摘要 约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流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抛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原则,运用幽默和讽刺的笔法将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现实、闹剧与正经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海勒的黑色幽默三部曲着眼于讽刺整个美国社会,用辛辣的笔锋对美国社会虚伪的人权、民权及价值体系进行无情的鞭挞,让读者品味和思索的同时,彻底看清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及官僚机构的疯狂、荒诞和不可理喻。
关键词:反战文化 反主流文化 多元文化 《第二十二条军规》 《出了毛病》 《最后一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政治文化在文学作品中一直具有深刻的意义。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是在社会上各种不同政治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中形成的。约瑟夫·海勒的三部黑色幽默巨著——《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及《最后一幕》——正是美国战后多元性文化的结晶。海勒以锋利的笔触卷起了一股黑色幽默的潮流,猛烈地抨击了战后美国社会的各种弊端。海勒因此成为黑色幽默小说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成为美国文坛上一颗令万众瞩目的明星。
一 《第二十二条军规》与美国的反战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得以极大提高。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基本没有蔓延美国的家园,因此,靠贩卖军火起家的美国逐渐发展为超级强国。美国军国主义迅速膨胀,50年代初,美國出兵侵略朝鲜,60年代又出兵越南。美国民众的反战斗争也随之高涨。面对原子弹、冷战、无休止的越南战场,面对军国主义带来的各种动荡和暴乱,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反战行列。这一反战运动成为二战以后美国政治文化的主体,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以二战为名,矛头直指二战以后的美国混乱的局面,进而揭露了整个美国军国主义势力——五角大楼里的军事与政治野心家群体。
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凡是精神不健全的人可以离开军队。可长官认为以此作为根据开小差的人都是神智健全者,不在清除之列。这一本身自相矛盾的军规使主人公尤索林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尤索林是一个悲剧式人物。他千方百计地装疯卖傻而不想去执行轰炸任务,想利用第二十二条军规逃离军队,但他处处碰壁、屡屡失败。尤索林亲眼目睹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常常感到自己仿佛被扔进可怕的深渊,逃不脱,跑不掉,整日整夜的在恐惧不安中苟延残喘。尤索林是一个懦夫,但又是一个有理智的人。他力图在这个非理智的世界上不被杀死,同时也不去杀人,乃至于用不理智的行为去求生存。海勒以幽默的笔调、诙谐的双关语,把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尤索林展现得活灵活现,使人们透过尤索林看清军国主义给人们带来的折磨与灾难。同时,海勒以怪诞的方式将许多不合情理的事件置于现实生活中,从而说明主宰美国社会的官僚体系的荒谬性。由于尤索林的许多战友都死于战场,战争的勋章自然地落在了尤索林的头上。在授勋仪式上,尤索林竟然脱掉全部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授勋行列中,把授勋仪式搅得一塌糊涂,最终狼狈地草草收兵。这是尤索林在向社会抗争,在向社会上的官僚抗争。海勒匠心独特,用充满魔力的语言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以荒诞不经的幽默去挖苦制度化了的社会疯狂。作者以严肃的态度,难以言传的滑稽,时而抨击、时而诙谐、时而委婉、时而快言快语,将主人公尤索林置于一个生与死之间的超现实的世界中去。在海勒看来,美国政府就是一个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军事官僚集团,它对国内民众及海外士兵都进行了严密的控制,任何人也摆脱不了那似乎充满了魔力的军规的约束。但作者没有将反战斗争直接体现在作品之中,而是留出极大的空间让主人公去品味,让读者去思索。
二 《出了毛病》与美国的反主流文化
60年代期间,美国兴起一股强大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其主力军来自于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他们向美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发起挑战,生活放荡、我行我素、不拘言谈、蓄留长发。他们认为美国社会的行为准则已经崩溃。美国对越南的狂轰滥炸,美国士兵死亡人数急剧增加,美国多位政界首脑人物遭到暗杀……这一切使他们对自己生存的境况深感忧虑。共和党领袖福特当时曾指出:美国人民对待政治,尤其是党派政治生活的态度变了。战争的岁月(指越战),三次重大暗杀事件(指刺杀肯尼迪兄弟和马丁·路德·金),官场上的尔虞我诈,美国国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迅速而惊人的变化导致原先的观点被放弃了……人们开始对政党和政治活动持怀疑态度。危险的征兆贯穿于美国社会的一切领域。文化和文学领域也受到了这种冲击。在这种政治文化氛围中,各种反常现象俯拾皆是:人们流浪街头、服用麻醉剂、暴力事件频发、犯罪率飙升、种族歧视及人权问题等等。美国社会正如海勒所揭示的那样:出了毛病。
海勒于197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出了毛病》,仍然用他特有的辛辣的讽刺对美国的人权、民权及通过种种非法手段巧取豪夺的各级首领人物进行了不遗余力的鞭挞。书中以苦恼的笑料来表现真正出了毛病的是这个社会,通过荒诞、畸形的描写来达到讽刺现实、影射政治的目的。
《出了毛病》的主人公鲍勃·斯洛柯姆是一个在病态社会中被怀疑和内心斗争所折磨的人。他是某公司的推销员,没有人知道他在“公司”里究竟做什么。尽管鲍勃曾幻想过做他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但由于完全受到公司的控制,他根本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他只知道谋求职位,挣更多的钱。鲍勃的上司格林声称,恐怖哲学是人类相互关系的基础。他只用惧怕他的人,要求雇员时刻记得谁是这里的老板。他露骨地说:“在我手下工作的人就要比我差,绝不能比我强。我可以随心所欲地、随时随地对你们发号施令,侮辱你们。”因此鲍勃和其他员工都终日感觉惶恐,彼此惧怕。海勒在小说中别出心裁地以表示颜色的词汇作为“公司头目的姓名”,如:格林、布朗、怀特等。作者的意图是这些上司都是一丘之貉,仅是外表特征不同而已。作者也没有明确公司的名称,其目的是想表达:这个“公司”就是美国社会。在这个“公司”中,人们放弃了个性,放弃了人的尊严。鲍勃对上司言听计从。为了向上爬,他一味地施展卑鄙伎俩,最终挤走了他的朋友卡格尔,夺取了“公司”的高位,沿着自我毁灭的道路滑下去。鲍勃终于赚取了大笔金钱,但却并未因此得到幸福,他的家庭生活也岌岌可危。妻子终日情绪低落,变得歇斯底里;曾经可爱、善良的女儿开始鄙视父亲,咒骂世间的一切,甚至希望父母俩双双出走,或者死掉;他唯一的儿子也被车撞伤,最后因窒息而死于他的怀抱。海勒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描写了二战后普通美国家庭的内部战火,而且还揭示了美国家庭命运的主宰者——出了毛病的美国社会。灯红酒绿背后原来隐藏着美国文明的重大危机。美国中产阶级因此丢失了安全感。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荒诞世界,受到一种神秘难测的邪恶势力摆布却又无法解脱。
三 《最后一幕》与美国的多元政治文化
进入80年代,美国政治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由熔炉文化转化为马赛克文化,即合众为一的“美国文化”变为多民族多元文化。熔炉文化说实际上在美国从未实现过。它仅仅是白人文化将黑人、西班牙人、亚裔、印第安人等的文化拒之门外的代名词罢了。然而近二十年来,大批新移民进入美国,非白人族裔的移民在改变着美国的社会结构,移民文化异军突起,主流文化地位开始下降。这种状况甚至复苏了白人种族主义,乃至出现了排斥其他种族和民族的行为和政策,许多作家的笔锋直接对准诸如种族歧视、人权、民权等问题。海勒的《最后一幕》就是代表作品。与其他作家不同,海勒将抨击对象直指美国社会的首脑人物。由于种族多元化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存在于美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就业、社会习俗及价值观念等诸多领域,使得黑人及其他少数族裔深受其苦,却又难以申诉。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把大笔资金耗费在军事、武器上的同时,却大幅压缩政府发给贫穷及失业者的救济金。里根的降低个人所得税、鼓励企业自由化的政策使得美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首脑人物丑闻不断;90年代初爆发海湾战争,这一切彻底击碎了美国民众心中的“美国梦”,人们反社会情绪愈加高涨。普通民众意识到既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殷实富足的生活,也无力改变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他们的感受是:被社会抛弃了,被社会捉弄了。虽然科技在高速发展,但在政治文化的潜意识中,人们普遍感到有种无以名状的困惑和恐惧,仿佛时刻都在担心总有一天要受到人类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的惩罚。海勒笔下的《最后一幕》生动体现了这样一种心态:美国人对自己的存在,对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持有一种怀疑和恐惧,感到无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海勒在《最后一幕》中将互不相干的情节连成一片,结构松散无序,章节也没有时空的联系,忽前忽后,忽上忽下。其实,这并不是作者构思凌乱,而是藉此表现当今美国社会现实的随意性、漂浮性及不可捉摸。主人公仍然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其他《军规》中的人物也都再次登场。尤索林对美国总统及政界人物的无耻、昏庸深恶痛绝。他大骂“庸才和利己主义充斥着政府部门”,并称总统为“小普里克”(流氓无赖之意),他甚至想“把所有的普里克从政府中统统踢出去”。小说中的尤索林其实是被击碎了“美国梦”的一个群体的代表。他们明明知道被社会捉弄了、抛弃了,但是根本无法逃脱美国社会中类似那条军规的种种制度的圈套,这种圈套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福利等各领域。尤索林们“不愿意让两党内只会吹牛皮的龟孙们有一分钟的得意,不想让他们以为我们喜欢看见他们为实现个人野心而取得的胜利”。他们发誓再也不参加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总统选举。尤索林的老朋友阿尔伯特·塔普曼是做士兵思想工作的随军牧师。但是,胆小、内向、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的塔普曼战后却遭到了更悲惨的命运,因为“尿里有重水”而受到了某政府部门的调查、拘留、审讯和软禁。“他们宣读了他的权利,然而又说他没有这些权利”,“他们没有搜查证,可还是把屋子搜了个遍”。可笑吗?荒谬吗?这正是海勒要说明的问题:在这个社会中根本没有人权、没有自由。对于种族问题,虽着墨不多却也入木三分。美国总统要宣誓就职,大法官却不愿主持仪式。该由谁来主持呢?“黑人是断然不能考虑的”,因为黑人主持总统就职仪式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可见美国的人权是虚伪的,平等是虚伪的。
四 结语
海勒始终密切关注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以犀利的笔锋对战争的荒谬和不道德以及美国社会的黑暗和罪恶进行无情的揭露,辛辣地讽刺了战后美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和传统势力。海勒通过超现实的、非理性的喜剧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幅幅荒谬、阴暗的战后美国的社会图景,让读者彻底看清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及官僚机构的疯狂、荒诞和不可理喻。
参考文献:
[1] 陆凡:《当代美国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郭继德:《黑色幽默与约瑟夫·海勒》,《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 陈世丹、孟昭富:《荒谬的社会现实与怪诞的小说世界——论海勒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最后一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 劉文军:《荒诞中的反讽——〈第二十二条军规〉解读》,《作家》(下半月),2009年第10期。
[6] 成梅:《小说与非小说:美国20世纪重要作家海勒研究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 王祖友:《后现代的怪诞:海勒小说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简介:
牟为姣,女,1973—,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张卓,女,1972—,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海外华人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