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的不朽警句,这就是说,人性是有两面的,而两两相对的人性本质又是调和的。
晚上躺在床上,又开始回想少年派的剧情。越想越睡不着,一阵阵的后怕,最后怕到连脚都不敢伸直。看了好几天,但直到现在才渐渐反应过来,李安在诸多细节背后欲言又止的真相。这实在是一个极其黑暗残酷的故事。
李安就像是建造了一个无比魔幻美丽的大花园。让你在其中游玩,陶醉于各种人和动物的友谊啦,夜光大鲸鱼啊等等。但在你心满意足打算离开电影院的时候。他突然把你带到一扇小门前,告诉你,其实我想让你看的是这个。然后把钥匙塞进你手里,转身走了。如果你开进去,就会看到极其极其可怕,令你终生难忘的东西。
其实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才是真相。少年派和厨子、佛教徒、妈妈一起登上了救生艇。厨子先是杀掉了佛教徒,然后杀掉了妈妈,把她的头割下来扔到海里。派在目睹妈妈被杀死之后,他在愤怒中杀了厨子,独自在大海上漂流了7个多月,直至获救。他是靠什么活下来的?当然是那些死去人的尸体。最开始,他只是吃掉了厨子和佛教徒。在那场暴风雨之后,他昏迷了,觉得自己真的要死了,于是他最后吃掉了妈妈。
那场暴风雨,其实就是他内心经历的激烈斗争。暴风雨后他在昏迷中飘上一个岛,岛上有密密麻麻的狐獴。到了夜里东西都会腐烂,还有人的牙齿,其实那个岛就是妈妈的身体,所以在镜头中它时常显得很阴森,他最后的补给,就是妈妈腐烂了甚至已经长满了蛆虫的身体。因为事实实在太过残酷,少年派无法接受这一切,所以他发生了人格分裂。人格分裂通常是因为发生了一些当事人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他为了保护自己不会精神崩溃,就想象成是别人身上发生的。太过执迷相信想象中的人,常会不自觉的进入,扮演另一重人格。
老虎,就是少年派分裂出的另一重人格,并且派把所有可怕的事情都进行了重新包装。他把死去的人都想象成是各种动物。把自己吃人这件事推到老虎身上,想象是老虎吃掉了一些动物。妈妈的头喂鲨鱼这件事,被他想象成海底的鱼群变成妈妈的样子。吃掉妈妈的身体,被想象成是在一个岛上找到了补给。如此种种,才能支持他活下来。
到了夜里,关上灯,躺在床上想一想,少年在海上度过的那些时光。200多个夜晚,独自在看不到尽头的海上漂着,饥寒交迫、孤立无援。大海像一面黑色的镜子,冷酷无情,船舱里还有几具人的残尸,无头的,被切成一块块的,血流满地其中还有妈妈的尸体,只是想想就快要崩溃了。他却还要依靠这些活下来。于是他只好一直给自己编故事,一直对自己重复那个老虎的童话。无数遍的重复直到自己也相信了,其实他那时已经是个深度精神病患者了。到最后,他还顽强地生活下来了。他让老虎离开自己,头也不回的走进丛林,把最黑暗的东西永远埋在心里。因为活着,永远比死去更艰难。
想想李安的样子,永远带着和蔼的微笑,说话那么文雅温柔,慢条斯理,对一切都很友善。可是内心深处他一定是深深理解什么是残酷,断背山门后的那件衬衣,王佳芝最后嘴角的那个微笑,都是我看过的最最残酷的东西。
但是李安的可贵不在于他能够表现残酷,而是他能够用残酷来表现纯真。理查德·帕克,是历史上一起真实海难的牺牲者,一个17岁的男孩。他和其他三个人上了救生艇,最后被三个人合谋杀死吃掉。而在李安的故事中,却让他吃掉了其它的三个人。虽然他知道,在现实的世界里,最早死去的总是纯真。但在他电影的世界里,他让纯真的孩子战胜一切,活到了最后。
他说,他所有的电影都是在讲纯真的丧失,以及对它的怀念。
我想这部电影,他要告诉我们的是,只有纯真而勇敢的人,才是最强大的。
这样的人才能够穿越黑暗之海,抵达命中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