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张琴琴
【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国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学生从学生时代走向社会应该接受的高等教育应该是系统的、全面的。当素质教育大范围推行后,高校就更加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体育教学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科目出现在了各大高校之中。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思维,本文主要探讨了体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 全面发展 体质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10-01
作为衔接学校与社会教育桥梁的高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近年来,国家政策明确强调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方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全球一体化模式日益明显,无疑人类已经迈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纪元。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以计算机技术让整个人类对未来社会的认识增添了几分色彩,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对大自然的认识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放眼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信息化已经不可阻挡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从许多年前的劳动密集型社会已经转变成技术密集型时代。
一、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1.高校体育教育缺乏创新的改革方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固守成规,只有积极创新才有可能适应新的形势与环境,稳固发展。人类社会的变革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所致,高校体育教育也需要变革,具体如何深化改革方向是要根据当前的形式,当前所面临的教育难题所决定,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认清楚当前的教育形式,深度剖析目前体育教育上存在的盲点,传统认为体育教育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完全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与高校设置体育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许多学生内心期待体育教育,但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理解体育教育的精神,甚至一些高校体育老师也未曾从较高的境界理解大学体育教学的精髓[2]。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思想认识不足
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就是认识不足,认识不准确,对体育教学的执行出发点偏离教学目的,作为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应该认识到从古老的生产方式到新型生活形态的深刻变革,更应该理解社会深层次的变革,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所接受的教育和自身的体制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形态,大学接受的体育教育观念无疑能够影响一生的体制训练思路,高校体育教育中所涉及的训练方法将直接决定走向社会的体魄,甚至作为一种思想会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从而影响好几代人的观念,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问题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入手,深化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把高校体育教育当做人生经历中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把对自己体制的锻炼作为一种责任去看待,树立永久健康理念[3]。
3.当代社会环境对体育教育的负面影响
随着当代网络技术的进步,大多青年学生习惯久宅室内,成天面对的就是电脑,把大多时间花在了冲浪、聊天上,完全忽略了身体需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大部分学生只注重理论课知识的学习,课下经常是吃饱后倒头就睡,又习惯于熬夜,没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生活习惯很不规律。
新时期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另一现状就是学校对体育教学的管理认识不足,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学校总是一味的强调“技术锻炼”,难得一次的体育课一尘不变,多少年来高校体育课的设置项目固定重复,单调乏味,从来没有考虑到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生理特点,学生是教育的主题,脱离主体的教育注定是没有意义可言。科技飞速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厌烦,体育教育的改革要从本质到形式上协调一致,保证体育教育的娱乐性,也不能用“一棒子”方式对待所有的学生,应该因人而异,考虑心理、生理特点的大学体育教学才是新时期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二、体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改革措施
新时期的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思想认识事物,相同的道理对研究教育制度的创新改革和知识综合发展的方向时,应该放眼未来,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的技术水平,大学体育教育的设施不管是从软件还是硬件上都应该与时俱进[6]。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极力推进科学技术所创造的信息化综合化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如果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充分领会国家对体育教育改革的思想,应该适当调整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多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让学生对身体的锻炼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让学生在完成体育锻炼的同时了解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效用,尽可能的以自动化,网络化,多元化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体育教育模式发展当代体育教育理念。
最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校对体育教育的管理尤其重要,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体育教育更加科学化,力争在国际上时刻处在教育领域的前沿。因此,高校对体育的教育应该侧重于在源头上的理念管理,同时注重体育教育中的硬件措施,培养老师们对体育教育的深层理解,结合体育教育的自身特点,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三、结语
新时期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对人的要求更加综合化也多元化,作为“桥梁”阶段的大学体育教学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尽快走出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大力倡导科学教学,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李振斌,李艳茹,黄瑛.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 《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第01期.
[2]蔡军平.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3]李柯莉.对当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1).
[4]曾庆涛,胡明道.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冷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
[5]张荣伟.《新中国教育改革》.2010年.天津教育出版.
[6]焦建军.陕西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第24卷.
作者简介:
王晓东:出生于1982年01月; 男;汉族; 籍贯:甘肃渭源; 学历:大学本科(硕士在读)。
张琴琴:出生于1982年01月;女;汉族; 籍贯:甘肃白银;学历:大学本科(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