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天龙 马力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文章基于西安地区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调研基础上,分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的问题所在,结合实际提出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6—0034—04
一 引言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并引发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美国发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技能认证并开展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PT3项目,并先后四次修订了《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英国在其职前教师培训的国家课程中设有ICT课程并制定了《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新加坡从1997年起,实施了教育信息化MPl,3期规划项目。澳大利亚AEU-ACT分会意识到信息技术包含广阔的应用领域,因而在职前教师教育培养中必须学习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然而,国内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伴随新课改的推进倾向中小学教师,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相继开展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校校通、农远工程等系列项目。这些标准的制定及项目的开展对国内高校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反观高等教育现状,同样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问题。高校教师普遍缺乏信息化教学素养与能力己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大“瓶颈”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在2012年4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作为高校生力军的青年教师,需要快速面对这种挑战,适应新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能力反映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核心体现为信息化教学意识和态度、信息化教学知识及能力等,具体反映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等。
二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
为了有效掌握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表征以及青年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意见及建议等。笔者分别随机选取西安市三所高校的40岁以下教师24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02份,回收率84.17%,其中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79.21%。
此次调查问卷着重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和态度,信息化教学知识及能力,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学校重视程度以及对原因及措施的明晰等方面。
1 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
意识体现人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应。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发挥着调节、控制和指导等作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进行调查,便于了解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偶尔使用和经常使用信息技术的青年教师占81%,不太使用的13%,不使用的6%,说明大多教师愿意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在高校青年教师中的普及运用率还是很高的,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的调查显示青年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内容形象生动、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占97%。这说明绝大多数的教师是比较认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巨大作用的。但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却只占3%。也反映出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中还停留在浅层次基础应用,没能深入研究和挖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受学科专业影响较大,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源动力不足。
2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些基本的理论与技术是保证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技术,更需要有优秀的理论素养去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协助课堂信息化教学实践,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此针对青年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与软件知识情况进行了解,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大部分青年教师还是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但深入调查发现对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又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有60%的青年教师认为对知识与技能应该进行系统训练与提升;对选择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环节及课件来源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率较高,课程引入、讲授及资源开发时的应用占89%;而教学监控与管理及学业成绩的考核评价方面所占比重偏低,只占10%,这也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低层次浅问题;同时自己制作课件的教师占59%,但深入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教师选择使用最基本的PPT课件类型,课件形式简单而单一;网络下载占38%,可见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对教师教学带来的便利性;而开发的校本资源及付费购买的却只占3%左右。说明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
3 信息化教学资源及环境建设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及环境的建设对师生认知发展和情感价值的形成有着潜在的影响,不仅包括信息资源和认知工具、设施设备等物质资源;也包括学校管理、学术与教学氛围等非物质资源。对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调研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学校教学活动过程维持的情况与条件的满足程度及保障条件等。因而问卷分别对软硬件环境的满足程度进行调查发现针对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和发展规划没有和不清楚的高达84.5%,可见,高校对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不是很重视。而与此相对应的是87.5%的学校授课教室都安装有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由此可知,高校的信息化教学条件和设施设备是不错的,但却没能针对是否充分有效利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良好的制度来保障设备的有效利用。
4 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困境所在
在以上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问卷设计了可能出现的原因及问题解决的措施建议等,旨在从一线教师角度和自身需求出发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教师随着学历的提升,未能掌握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自身思想观念不认可的比重较低。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不会制作课件和使用设备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也很低。而阻碍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学校缺乏信息化教学研究氛围、没有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及职称评审不考虑,政策不支持和学校不激励等方面,这也反映出高校轻教学重科研的现实情况。
青年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获得发展的最好方式依次为学校考核评价机制占56%,合作研讨占54%,集中培训占50%,实践中自学占48%。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方式,青年教师认识上还有一定偏差。
三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以及青年教师自身学科教学水平、职业技能、科研水平薄弱等一系列挑战。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有以下问题:
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与保障机制的缺失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是加紧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美、英等国均从国家政策层面给予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且相继发布面向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规范。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然而针对高校的教师发展重视程度却相对不足。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职前培养要由高校来完成,两者间的供求关系未能得到有效的衔接和系统发展,势必影响基础教育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在政策保障、激励方面,还是经费投入等方面,我国都与西方一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国家也应该从相关政策上鼓励支持。
2 高校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与激励措施的偏颇
随着近几年高校办学层次提升的强烈需求使得高校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与激励措施偏向科研而轻视教学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超六成高校青年教师坦言“教学质量不会影响晋升,做课题比给学生上课更重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滑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2012年3月26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而,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与激励措施应当兼顾教学考核。以教学促发展,教学带科研的形式逐层推进。
3 高校普遍存在信息化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问题
当前,网络资源服务系统琳琅满目,但真正专门服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资源却比较稀缺。同时,现有的资源服务和网络教学平台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大学生学习、辅助教师进行课业管理等工作。而关于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真正起到帮助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高质量、内容丰富的资源服务支持系统却很少。青年教师实质担任两种角色,他不仅仅是教师,更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学习方式、自主性、时间分配和资源选取方面不同于普通在校学生,因而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支持体系就是要迎合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实现有限时间内教师专业发展效果的最大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把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也体现了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资源环境建设的重视。
4 青年教师发展信念与内在动力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教师信念、态度、行为和兴趣等各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教育信念是教师自身对教育思考后形成的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判断和坚信不疑的认识,是教师作为“师”之思想的体现。教育信念对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起到统摄与支配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在因素。缺乏教育信念指导的教师发展将成为简单的知识积累与重复利用的过程,长此以往,教师成为以教师职业为生的人,而难以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生力军,只有当青年教师以有思想的人的身份出现,带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参与到教师专业发展中时,才能达到外在约束与内在追求的统一,成为教师所需的、为教师的以及教师自为的活动,真正体现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和驾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以及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青年教师要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洞悉教育发展走向,不断追求卓越。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应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专家引领等有效途径中,务实求发展。
四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策提出
1 制度建设与教学改革激发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动力
国家教育政策与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相结合,建构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校领导应将教育信息化应用作为增强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尽可能提供青年教师可利用的资源、时间、奖励等各种支持措施。改变单纯地以教师督导、教学工作量等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学校可以适当增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课时比重的规定,把信息化教学实施等作为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师年度考核的相应内容,形成信息化教学常规化的管理评价长效机制。同时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教学改革方式带动教学——科研的共同发展。便于形成教学中科研促学习和提升的良好局面。
2 创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积极支持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人数相对较多,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发展,成为关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是整个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软硬件资源不完善势必导致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积极性。所以软硬件环境的建设、管理与维护是青年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性条件。调研中的西安某高校目前有一个教学资源中心,软件资源大多为购买硬件设备时附带赠送或是从各类电视台录制的视频节目,而本校教师自主研发的资源相对较少。适当展开校本培训,促进校本教研与自主研发方式结合,构建适合学校、教师教学实际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
3 激发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的主体意识,强化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的“学习者”角色
高校青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既是面向学生的教育者又是促进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学习者,要充分重视他的主体地位,围绕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展开各项支持活动,以学习者的教学活动为出发点,重点关注教学实践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活动之一。职业生涯规划是有效利用学校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潜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鼓励青年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充分重视其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激发青年教师的高层次需要。
青年教师的“双主体地位”是青年教师在学校、学生发展和自身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方面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学生发展的引领者;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扮演学习者角色,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4 增强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大学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岗位集中培训模式、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展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在实践中反思等形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突出特点是针对教学的需要,让青年教师有效地在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校本培训则要求注重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课件与资源制作的基本技术,教学媒体、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以及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有效的协作、探究教学活动等。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一方面要依靠校本培训支持,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要从教学实践中学习。
五 结语
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在未来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着主力军作用,高校教师能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决定了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高校青年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尤其要善于跟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便适应未来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整个教育大系统的协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