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燕 安,赵媛媛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此次调查对象是河北省某高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总计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得到有效问卷819份,占发放问卷的81.9%。在有效问卷中男生为39.8%,女生为60.2%;低年级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3.99%,高年级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6.01%。具体分布见表1。
表1:调查对象人数的分布
调查的方法是将学生安排在教室,统一发放问卷,在规定的时间(学生上完课之后)内答完后统一收回试卷。
调查得知,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占36.87%,所占比例最高,其中男生占34.05%,女生占38.74%;有30.77%的大学生在初中接受过性教育;20.88%是在大学接受过性教育。具体结果见表2。由此可见,国家教育制度有待完善,“虽然中国是一个保守的国家,但是学校里还是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性教育,健全学生的心理。”[1]
调查中另有7.08%的学生在小学就接受过性教育,时间是否过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2:大学生在何时接受过性教育(多选题)
大学生无论是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根据周围人的谈论、网络、书刊、电视,或者其他途径,都不同程度上接受过性教育。
调查中发现所占比例最多(48.96%)的是通过网络和书刊来接受性教育的,男生所占比例(53.68%)显著高于女生(45.84%),从而可知,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么严重,根据性别的不同,受网络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有35.41%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教育接受性教育的,42.49%是通过周围人的谈论。具体结果见表3。“因此,为了健全学生的性教育理念,迫切希望学校对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性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对性知识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
还有9.4%的大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接受过性教育,具体什么方式尚不可知。
表3:大学生接触过性教育的方式(多选题)
调查得知,有51.16%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加强性教育,其中男生所占比例(57.36%)显著高于女生(47.06%),具体结果见表4。数据表明:学生自身对性教育保持积极的态度,想要加强自己的性观念,这是很值得提倡的。
有9.52%的大学生不想学校加强性教育;对是否想要学校加强性教育持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中,低年级所占比例(42.41%)显著高于高年级(30.52%)。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对性教育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此可见,尚有很多学生对待性教育很不严肃,对性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念,没有正确认识性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加强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表4:大学生是否想要学校加强性教育
大学生认为性知识贫乏的原因排位顺序如下:第一位是性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佳(60.2%),居第二位的是学校不重视(55.07%),居第三位的是教师性知识匮乏(15.51%),居第四位的是其他原因,比如:不开放,传统观念约束,国家制度问题等等。具体结果见表5。
有60.2%的大学生认为性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佳是造成大学生性知识贫乏的原因,这是相较其他原因所占比例最多的选项。由此可见,造成大学生性知识贫乏的原因并不全在学生,即使不能客观的改变性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学校可以进行一些主观上的改变,比如采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性知识的讲解。有些人“谈性色变”,其实,只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对待性教育,就可以屏蔽性教育不健康的方面。
学校的不重视这个原因所占比重也很大(55.07%)。“因此,学校加强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3]
表5:造成大学生性知识贫乏的原因(多选题)
总体来说大学生认为更容易接受的性教育形式排位顺序如下:第一位是知识手册(51.89%),第二位是学校开设选修课(32.48%),第三位是专家讲座(30.65%),第四位是性知识咨询(26.25%),第五位是学校开设必修课(24.42%)。具体结果见表6。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喜欢一种自由的、不受约束的方式来接受性教育。“但是,无论是从学生自身出发,还是学校方面,性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要让学生正视它,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接纳它。”[4]
表6:大学生认为更容易接受性教育的形式(多选)
通过本次调查与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从大学生接受过性教育的时间来看,大学生还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性方面过分放纵或过分压抑都会给其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我国现阶段的性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5]因此,各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使大学生对性教育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高校人才众多,在充分整合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应扬各家所长,通过各种报告会、学术讲座等引导学生对高层次精神层面的追求,并且开展性伦理学和性心理学等相关讲座,规范大学生的交友礼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成长环境决定着他的性格取向,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心态。在学习方面更是如此。父母需要了解与性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在子女受教育过程中及时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子女能够接受到正确的性教育。即使有一些家长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给孩子解释关于性方面的知识,但在有关保护自身安全方面要做到尽职尽责,尤其对女孩子而言更为重要。另外父母要配合学校,随时了解子女的行为变化。
从学生自身来说,对性内容要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积极向上的方面要多加学习,对于不好的方面要拒之门外,提高自制能力。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享有自我选择行为的权力,而且也需要对自己选择的行为负责任。责任意识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体现。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不乏缺少责任意识的人,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力量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使大学生能够谨慎地选择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大学生要从正确的渠道接受性教育,逐渐形成健康的性心理,知道自己在面对“性”的时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步入大学的校门,就意味着是成年人了,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再加上学校宽松的氛围,有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做到自我约束。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尤其是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诱惑,以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能够对一些关于“性”的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对于不健康的内容,如果不能够及时屏蔽,最后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无论是由于学校或者家庭方面的原因,还是社会或者自身方面的原因,在性教育这个问题上,要做到独善其身。
参考文献:
[1]莫爱新.权力思维下的大学生性教育[J].中国性科学,2011,(6).
[2]余峰彬,杨静,魏小庆,王立平.攀枝花市大学生性教育、性行为、性观念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1,(7).
[3]温斌,杨润涛,张东枚,陈诗敏,胡小眉,詹庆颖.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特点的定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7).
[4]陈启红,郭芳,罗秋凤,莫金雪,蒋丽丽,周华媛,王圆.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病认知调查与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4).
[5]黄艺娜,张铭清,江剑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性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