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强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用名为陶知行,到底是先行后知还是先知后行,陶先生用改名这一方式告诉众人先行后知,也就是实践的重要性.殊不知,他的这一思想在新课改大行其道的今天,是设计导学案的重要理论基础.导学案,顾名思义,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为师者高水准的引导.下面笔者就自己对导学案的设计方面谈几点认识.
一、 导学案上的设计理念
在新课改的感召下,新的课堂模式应为“先学后教,先生后师”,但这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换,而是教育思想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能够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并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积极地学习.导学案的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知识引领一种能力的形成.高效导学案的编制必须做到知识层次化、知识问题化、知识具体化,同时还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符合具体教学要求,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教师、学生、学习的内容实际.
同时,由于各班级学生参差不齐,而且中下水平的学生居多,故导学案的设计要立足于中下等基础的学生水平,不宜拔高难度.此外,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才能使教师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而且在基础知识的形成上,要有明确的引导,尽量在学生最近知识能力发展区设计问题.
二、 导学案的组成部分
1.学习目标
导学案是供学生完成的,因此,必须非常清楚明确的写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要达到什么程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尽量不用“掌握、理解、了解”等令学生一看就茫然的词语,要用具体的行为动词如,“记住、会画、会写、弄清、说出等”.如有必要,还要给学生画一个学习流程图,做好对导学案的备注说明及学法指导.
2.课前预习
课堂内容能否顺利进行,导学案在课堂上使用效果怎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预习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预习主要是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好的预习指导,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预习内容.因为学生只有通过预习才能深入发现自己是否掌握了我们所确立的目标,才能清楚这节课哪些内容容易,一看就会;哪些内容困难,需要上课重点讨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学生预习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合理有效的引导会使学生少走弯路.
3.合作探究
此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一节课的灵魂与核心.它充分地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块,先使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习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并对一些问题交流答疑,从而通过实验验证,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用铅笔对重点内容划杠,对不理解的内容划问号.同时,教师还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自学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归纳精神、课堂时间毕竟有限,组织引导学生高效地开展课堂活动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
4.答疑提升
为了更好地扫清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此过程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解决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还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是本课的重难点.因此,在这方面,可以让学生浅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适当引导,并找出其中理解的偏差,使学生能真正深刻透彻地理解其内涵,二是根据本课重点而设计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属于拓展性的知识,因此,可组织学生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接着让学生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点评,如有必要则可适当阐述.
5.当堂检测必不可少
“导学案”中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基础教学,避免学生只陶醉在美的享受中而收效甚微.因此,为巩固学生当堂所学,选择的习题一定要有代表性,不能难,不能多.一般三道五道即可,题型要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在解题后,要让学生进行解题反思.比如,如何审题,解题思路,结论评价等,从而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知识的同时,更能获取宝贵的技能,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三、高效使用导学案
从最初导学案作为一个新名词的出现,到现在,学生已不再对其保有最初的新鲜了.各科都有导学案,甚至每天都有导学案,也难免学生会对此产生审美疲劳.如何持久地吸引并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导学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是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新课改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有了导学案的今天真正地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活化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 甘肃省泾川县玉都中学 (74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