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体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3-04-21 02:14田福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34期
关键词:步态步行偏瘫

李 旗,田福玲

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功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首要康复目标[1-2],大量的临床报道中已经证实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肢运动功能,但诸多文献以主观评定量表的方式说明,就其客观定量上并没有明确说明,这样评定差异较大,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准确评价。本研究利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定系统对头-体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进行评定,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和门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 60例,严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0岁;病程15~31 d;病灶右侧11例,左侧19例。对照组男 17 例,女13例;年龄58~71 岁;病程18~33 d;病灶右侧13例,左侧1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灶部位间具有均衡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3],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4],急性期经颅脑 CT或 MRI证实为脑梗死者;(2)年龄在50~70岁,病程2周~6个月;(3)为首次发病的颈内动脉系统一侧大脑半球病变;(4)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配合治疗;(5)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6)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1)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合并心、肝、肺、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3)其他原因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及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者;(4)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5)存在其他限制活动的合并症者。

1.3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扩血管类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银杏达莫注射液,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2020032,每天10~25 ml,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东北制药总厂生产,国药准字H10950217,每天20 mg,静脉滴注),治疗28 d。常规康复疗法:(1)桥式运动;(2)坐位平衡;(3)肢体活动手法;(4)上下楼梯训练方法;(5)中频治疗方法;(6)步行训练;(7)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每周 3 次,每次1个小时,共治疗8周。

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疗法基础上行头-体针法。头皮针:患肢对侧顶颞前斜线。体针: 患肢侧髀关、血海、粱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丰隆、昆仑、太溪、太冲。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电针采用连续波,连接髀关、血海、足三里、丰隆,输出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 次/d,治疗8 周。

对照组:仅应用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疗法。

1.4 疗效评定方法 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对患者进行效果的评价。使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定系统方法,其详细描述及参数调节见参考文献[5]。10 min步行耐力测试:在患者的心肺等功能正常和能耐受的情况下测量以免发生意外。每次测试前应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进行试验性行走10~15 min ,1~2次,以让患者适应Lokomat系统,24 h充分休息后进行测试。每次测试时,医生予患者相同的鼓励,指导患者双下肢尽最大努力以直线步行10 min,记录全部步行距离。测试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测试,此次测试失败。评定指标包括:髋关节能量(hip energy)、膝关节能量(knee energy)、髋关节支撑力矩(support moment of hip)、髋关节摆动力矩(shaking moment of hip)、膝关节支撑力矩(support moment of knee)、膝关节摆动力矩(shaking moment of knee)。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髋、膝关节能量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髋、膝关节能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8周后试验组髋关节能量和治疗8周后膝关节能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支撑力矩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髋、膝关节支撑力矩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后及8周后髋关节支撑力矩和治疗8周后膝关节支撑力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摆动力矩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髋、膝关节摆动力矩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后及8周后髋、膝关节摆动力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髋、膝关节能量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支撑力矩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摆动力矩比较

3 讨论

步行是全身多关节和肌群的周期性和协调性运动,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定义为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可分为支撑相、摆动相。支撑相是指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一般占一个完整步态周期的60%左右;单支撑相是指在行走时肢体对侧足尖离地到对侧足跟再次着地所占的比重,约占一个完整周期的40%;摆动相是指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肢体的足跟着地的过程,大约占整个步态周期的40%左右[6-9]。正常步态主要由骨盆侧向移动、骨盆旋转、髋屈伸、膝屈伸、踝屈伸等关节活动组成[10-11]。其中髋-膝关节的运动在下肢行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髋-膝关节屈伸运动耦合机制的分析可知,在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内,髋关节对人体前行起到了主要作用,而膝关节主要是起到控制身体重心前移,减小地面对身体冲击力的作用[12]。相反的,膝、髋关节屈曲受限和摆动及支撑的力量不足都会引起脑卒中偏瘫步态[10-11]。

本研究利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定系统对头-体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异常模式的作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后、8周后髋关节能量、支撑力矩、摆动力矩,治疗8周后膝关节能量、支撑力矩、摆动力矩,治疗4周膝关节摆动力矩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方法可以增大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过程中髋、膝关节支撑与摆动力矩及力。

研究显示,应用Lokomat步态分析系统能客观、准确、可信地分析针灸提高中风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作用,使针灸医生可根据患者偏瘫步态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时修改治疗方案,减少其治疗的盲目性,可进一步提高偏瘫步态患者的步行功能,从而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步态标准化提供理论基础。

1 陈静.阳和汤加味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40.

2 李军涛,于进洪,赵现等.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模式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 2011,33(1):82.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49(6):379-38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5 郭素梅,李建民,吴庆文,等.Lokomat全日动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3):94-96.

6 赵国如.基于多刚体逆向运动学原理的人体运动测试技术及运动耦合特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7 KM 范德赫拉夫,R 沃德里斯.人体解剖与生理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 卢德明,王云德,严波涛.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9 Braune W,Fischer O.The human gait[M].Berlin:SpringerVerlag,1987.

10 王彤,宋凡,万里,等.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 22(1): 12-14.

11 王卫强,荣湘江,任晓玲,等.偏瘫患者健侧下肢与正常下肢的运动学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 19(1):28-29.

12 李文渊.偏瘫步态代偿行走功能生物耦合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65.

猜你喜欢
步态步行偏瘫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魔方小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步行回家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步态识人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