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璇
法国文化政策下的法国电影业研究
王 璇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各国文化出现交流及融合之势。美国凭借其在全球范围中的经济扩张与霸权地位,使得经济全球化伴随着美国现代流行文化的全球化。法国是传统文化大国,由于经济、军事力量不断削弱,为保护其在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地位,采取积极的文化政策大力向世界出口和推广法国文化。法国电影业是法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支柱之一,是对外推广法国文化的重要工具。基于此,笔者分析法国文化政策下的法国电影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法国文化政策 文化产业 法国电影业
[Résumé] Avec l’accélération de la globalisation économique au XXIesiècle, les cultures des différents pays ont plus d’échanges et illustrent une tendance de fusion. Grâce à l’hégémonie des Etats-Unis dans le monde entier, la globalisation de la culture américaine accompagne sa globalisation économique. En tant que puissance culturelle traditionnelle, la France a toujours l’intention de préserver ses privilèges et de diffuser sa culture au moyen des politiques culturelles très dynamiques. Le cinéma constitue une partie importante dans la structure de l’économie moderne de France, c’est aussi un outil important pour diffuser la culture vers l’extérieur. Sur la base de cela, l’auteur analyse la situation actuelle du cinéma français sous l’agnle des politiques culturelles.
2013年5月13日,时值欧盟与美国进行欧美自由贸易谈判,欧盟十四国文化部长在法国文化部长倡议及引领下共同签名致信欧盟当值主席,明确表达了欧盟应维护其“文化例外”立场来应对强势的美国视听产业,即“把视听领域排除在自由贸易谈判之外……不仅仅限制在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范围,还应扩展到数字世界领域……这事关欧洲的整体利益”。在随后5月20日戛纳电影节举办期间,法国文化部在电影节会议宫组织研讨会,围绕“加强文化例外,对于明日欧洲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世界目光又一次因为法国而聚焦民族文化保护问题。
“文化例外”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密特朗总统时期提出,其内涵为“文化产品例外”,主要目的是加强文化保护措施,保持民族文化独立。当时法国传统优势产业电影业面临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在1994年的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与加拿大提出“文化例外”的主张,“即把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化产品排除在自由贸易之外”。法国政府对文化事务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进行交流并出现融合趋势,尤其是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霸权地位。美国现代流行文化极大地冲击了世界各国传统民族文化,经济全球化伴随着美国文化的全球化。目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突显文化的重要性,各国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既具有一般产业的经济性,还具有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性。例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已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工业,占其国内总值的 25%,并成为世界最大的文化出口国。面对极具实力的美国文化产业,老牌文化大国法国力求通过种种措施来保持法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保护并发展本国文化产业。法国的文化政策极具历史底蕴,其治理模式为典型的国家主导型,由政府监管、市场运行,使大众更容易享受到文化活动的成果:
1.法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及稳定的公共文化政策。法国政府首脑重视文化事务的传统由古至今。弗朗索瓦一世曾立法确立法语的合法地位;路易十三保护法语的合法性与纯洁性;路易十四在位期间兴建了闻名于世的凡尔赛宫,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建筑及雕塑水平,并通过大力资助艺术家,对文学及艺术创造大力资助,其在位期间不仅为法国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也成功领导了当时的欧洲思潮,奠定了法国世界文化大国地位。旧王朝制度以来,尤其在法国大革命基础上,法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文化保护政策。1958年第五共和国创建法国文化部,时任文化部长马尔罗实施以文化民主化为核心的文化政策,之后继任政府也很好地延续了这一思想理念,政府创办各类音乐节、电影节、博物馆节及图书展,通过种种措施让法国普通民众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果实。密特朗总统在任期间不仅在文化领域方面增加投资,还资助众多公共文化活动,承认漫画、爵士乐及摇滚乐等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希拉克总统在位期间把文化预算上调至国家预算 1%以上。萨科齐总统在位期间立志重振法国文化、巩固法国文化强国地位。他强调文化与政治的价值新观念,重建爱国主义和公民责任感,通过提高文化素质及扩展文化事务来发展国家经济,他在任期间,文化部预算上升了3.2%,达到每年110亿欧元,而2005年仅为38500万美元。
2.法国政府重视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及艺术资源,采取多项措施如限制美国文化产品、补贴本国文化产品等来发展本国文化及对外传播法国文化。法国政府将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业列为重要工业部门,除增加政府拨款资助及政府贷款外,还设立了文化工业信贷制度,鼓励银行及财政机构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另外法国文化部设有专项预算,如“资助剧作家”等津贴,政府还对一些国家文化机构、团体每年发放固定补贴,保证及促进这些文化机构不断进行艺术创作。法国政府对电影电视实行配额制,对外商投资文化产业进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法国文化在本土的主体地位。法国新闻、文学、艺术、电影、电视、音乐等行业均得到政府资助。如法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公司均可获得政府的资助;各层次的文化部门也可得到政府资助。这些资助包括政府经济资助、地方以及欧盟的资助,还有私人或企业赞助。外部资金有两种渠道,一是由政府特惠税收制度,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以鼓励文化的发展;二是通过一些基金,如作者版权基金,资助导演基金、资助电影视听艺术基金及国家图书基金。在法国,地方政府均参与文化的建设,这也是法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然而法国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与市场主导型的美国文化产业相比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并不强。2007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以封面《法国文化已死》一文,报道了法国文化软实力衰落的现状,文章提到“法国新浪潮电影曾令法国电影达到巅峰,但特吕弗、戈达尔已成为过去。现在每年出道的200部电影多为针对国内市场的廉价货色,占据全国票房一半的都是好莱坞电影。”文章作者分析说道:“法国文化死亡的深层原因,是过度发达的文化保护政策。”
电影艺术的发明者就是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作为电影艺术的诞生国度,电影是法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项调查结果都充分证明法国人非常喜爱观看电影:法国人均每年进3次电影院;即便在处于经济危机中的2009年,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法国人仍超过了2亿人次,比头一年增长了5%,达到近30年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法国政府高度重视法国电影产业,资助民族电影的发展,大力支持电影出口,参与国际竞争。除实行电影审查、确保电影商业化制度外,还制定一些法律及严格制度来规范电影业,所有的政策及规章都尊重一个原则,那就是发展法国电影,增加其竞争力。同时,电影制造商及发行商也十分关注高科技。目前法国在电影制造、放映以及服务方面均位于世界一流水平。著名的法国电影 Futuroscope中心也成为世界上仅有的电影高新技术展览中心。由于对电影高科技的关注,法国电影业的发展保持着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投资环境也十分有利。当今法国电影业具有三大特点:
1.拥有较强的资金保证。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对法国电影业的影响,法国政府自1948年以来对电影业提供特别的财政资助,即设立专门资助帐户,其资金来自对某些行业收入征收税的形式提取,对如电影征收TSA税、电视税、录制税等,以及国家预算补贴及其它税收。此外,政府建立票房与津贴合同相结合的制度。这项体制运行非常透明,使得票房收入与电视播放权能够受到监督。除此之外,政府采取众多措施严惩非法盗版DVD以保护电影业。在法国,新电影的DVD只能在电影首映6个月后才能进入市场。DVD的价格一般是电影票价的3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非常有效地保护了电影市场,使得非法DVD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
2.推行完善的电影分类制度。1990年法国政府停止原有电影审查制度,推行新的电影分类制度,以促进电影业的发展。通过这项政策,同样保护了青少年和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推行该制度,法国成立了电影作品分类专门委员会,其成员不仅来自电影业的专家、代表,还包括社会代表,从而确保了电影分类制度的公正性及完善性。
3.重视电影放映前的市场营销。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演出市场,吸引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不光是电影本身,还有高质量放映场地、设施、音响效果以及电影放映前后的方便服务设施。由于法国电影观众非常注重这些因素,所以法国十分重视建造多种功能的大型电影院,其数量占了电影院总量的一半,对法国电影院及法国国产电影的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大型电影院一般修建在大型商业中心,均使用最新技术,如数字音响效果、超大屏幕以及阶梯状放映厅,可放映所有类型的电影。此外,法国的电影票价格相对工资收入来说十分低廉,一般在6.9至11欧元,使得看电影成为普通民众日常消费行为。在世界电影市场大部分被好莱坞电影占领的今天,法国电影成功限制了美国的电影份额(46%),成功保护了本国市场占有额。根据法国联合电影公司统计,2011年法国电影在国外实现7430万欧元的票房,比2010年增加了23.6%。电影窗口售票收入增加了28.8%,达到了43710万欧元。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法国电影业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
2003至2011年,法国电影出口收入平均每年增幅达到3%。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法国是美国之外最活跃的电影出口国之一,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法国影片。欧洲是法国影片的传统市场,特别是西欧和欧洲法语国家对法国影片的旺盛需求始终不减。亚洲的日本和韩国逐渐成为法国影片越来越重要的买家。尽管非洲法语国家购买能力低下,但却是法国影片最忠实的倾销地。北美是法国影片最具开发价值和最值得冒险的市场。虽然美国电影市场排外现象严重,但是一些法国影片总能成功磕开美国市场大门。电影出口在法国已成为一项重要产业经济,在政治上顺应了法国政府一贯倡导的传播法国文化、扩大法国影响的对外工作方针,在文化上促进了法国与世界各国的电影交流,在经济上为法国劳动力市场创造了就业机会,特别是通过举办电影节、电影市场等一些重要的电影推广活动,活跃了一方经济、刺激了消费需求、增加了政府税收。法国影片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影片抗衡的原因主要分析如下:
首先,法国政府部门重点扶持电影业。作为具有传统优势的文化产业,法国电影业担当了对外传播法兰西文化的重任,历来得到法国政府的重点资金扶持。法国文化部设立“法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专门组织和支持法国电影的出口,该协会联合所有法国影片版权所有者和法国影片出口商,通过种种得力措施,为法国电影出口商提供服务。此外,法国外交部还设有一个电影事务办公室,用于组织、领导和协调法国驻外使领馆在国外举办的各类法国电影活动,费用全部由外交部承担。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设有专门的影片出口资助金,资助制片人或者出口商,鼓励他们将法国影片输往世界各地,其中资助的条件是输出的影片必须用法语拍摄并必须拥有法国国家电影中心颁发的许可证。出口商在把法国影片输往外国电视台时,可向国家电影中心提出给输出的影片打字幕或进行译制的资助申请。法国政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对外经援助时,常常附带一些有利于输出法国文化的条件,例如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购买一些法国影片的版权和拷贝,然后无偿赠送给受援国,达到推广本国电影的目的。
其次,法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发挥了重大作用。该协会会员均为电影行业如制片人、导演、演员及出口商。协会创办了刊物和网站用来宣传和推广法国影片,定期向会员传递海外电影市场信息及法国影片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同时也向外国买家通报法国影片的生产及在国内的发行情况及重要商业数据。法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拥有首屈一指的影院票房收入和电视收视率监测手段,一部法国影片从被推荐参加国际影展、到这部影片在国外影院或电视台同观众见面的各个阶段,法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始终给予特别关注,并以负责的态度向制片人或出口商提供大力协助。协会每年举办多种国际活动、召集法国出口商参加重大国际电影节并为入选影片的导演和演员参加电影节提供展台、宣传、酒会招待等服务,每年还在世界重要城市举办法国影展,以壮大法国影片的声势,协助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从事商业性销售活动。协会还注重帮助外国发行商发行法国影片,针对一些贫穷国,采取免费提供拷贝、字幕、译制、宣传等措施促进法国影片对这些国家的输出。
第三,法国影片出口公司推行卓越有效的务实经营。在电影对外传播协会的帮助下,各个法国电影出口公司务实经营,借鉴了美国方式,不断加大打造巨片的力度来应对世界市场上的美国影片的巨大竞争。近年来,法国监制的大片大多巨资运作,请好莱坞大腕主演,题材丰富独特,通过出口大片的成功,也同时带动了一批普通法国影片的顺利输出。事实证明,法国制片人采取的这一策略是有效而成功的。法国出口商非常重视在国际电影节等重要活动中展映影片,认为国际影展是影片出口的最佳场所,在法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的协助下,法国片商积极送片参加各种影展。当今世界,除美国以外,法国是最主要的电影出口国,它拥有传统的海外市场、销售渠道及独特的经营方式。尽管法国人也会把一些影片委托给美国人去销售,把自己的难点市场委托美国人去开发,但不少欧洲、亚洲、拉美甚至非洲一些国家片商也非常青睐法国出口商,把自己的影片委托法国出口商销售。
最后,采取与外国合作制片的方法。这样做不仅有机会得到政府的资助,更重要的是合作双方共同投资拍出的影片会自然进入对方国家的市场,并相互借助对方的输出渠道,使影片进入更多的国家,这是输出法国影片的一条天然捷径。在与别国合作中,用英语拍片已成为许多法国制片人和导演的共识,因为它更加有利于法国影片在北美地区的发行。尽管法国人一向以说法语为荣,但为了推广法国文化,用英语拍摄正宗的法国影片也能得到政府的允许和资助。
长期以来,在法国政府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和电影对外传播协会的积极推动之下,法国大批电影出口商务实经营,三者各各尽所能又相得益彰,既繁荣了法国的电影经济,又输出了法国文化,创造出社会效益和对外宣传效益,这也正是法国电影出口工作中的独特经验所在。
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好莱坞商业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出文化影响的最有力的工具。美国总统胡佛曾说过:“电影既作为直接的商品贸易出口,也代表一般美国商品和美国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力。”电影产业同样是现代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支柱之一,具有极高的附加值,并且电影贸易也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对电影产业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全球化既带来竞争也带来机遇。竞争表现在好莱坞电影冲击全球各国电影业,而机遇则体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合作,这在电影融资和电影制作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在电影制作方面,演员以及技术方面的跨国合作越来越多,这些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影片的质量和票房的成功。法国自2010年第4季度正式启动“文化数字化”工程,加强对法文电影的修复和数字化处理,建立汇集 1929至1989年期间拍摄的三千多部法文电影的视频点播平台,创建包括所有免费及收费数字影视资源的门户网站,并为用户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服务。在传统观影的市场瓶颈下,第1届“法国电影在线”电影节在 2011年正式举办。这种立足于互联网这一新媒介的电影节可以大大拓宽法国电影在全球的观众群,同时也可以刺激国内的新生代电影人。多样性是法国电影的出路,电影是法国最大的文化出口产品,不断积极开垦海外市场是法国电影业未来的趋势。对于法国而言,它的海外市场上还有一个基本上还是未开垦之地,那就是中国。在2012年,中国票房收入跃升30%,达到170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目前中国本土电影约占 50%的市场份额,美国影片占 40%-45%,其他国家分享余下的小份额。中国电影业受到严格审查,每年只允许进口 34部外国电影,进口协议按照“收益共享”的原则,十分抢手。法国电影业希望借新任总统奥朗德于 2013年4月25日访华之际能有助于拉开中国这个舞台的幕布。
法国电影业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天的中国已迈入“电影大国”行列。但“电影大国”和“电影强国”在内涵上有着巨大差别,“大”并不就等于“强”。法国较为成熟的电影业管理、电影分级制、电影市场比例分配等都值得我国学习。随着入世时间越来越长,中国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随之而来的有机遇,更多的是挑战。我国电影界人士要从市场角度出发,实现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提高电影品质,努力赢回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心,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进而打入国际市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亘)